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关于中国学校职业指导的主要方式探析

关于中国学校职业指导的主要方式探析

日期: 2010-7-25 19:03:03 浏览: 11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佚名

[论文关键词]职业成熟度 职业心理测评 职业辅导 团体生涯辅导
   [论文摘要]随着社会发展,中国学生择业难、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日益凸现,中国各校纷纷应用不同的方式开始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按照适用对象职业成熟度的不同可以将之分成三种形式:课程和讲座、职业心理测评、职业生涯辅导,其中职业生涯辅导又有个体和团体之分。这几种职业指导方式推广至细、由浅及深、由理论到应用,各有不同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学校在应用的时候一定要结合学生职业成熟度予以针对性的、系统的指导。
   职业指导的理论根源于人的差异性,人的差异不仅限于生理特点,诸如身高、性别、肤色等等,在其他方面也是如此。我们的能力、优缺点,我们的行为方式,我们的好恶都是不同的。职业指导就是根据个人的这些内在特质和外在要求帮助人们选择并适应学业或职业的活动。职业成熟是衡量个体职业发展水平的量度标准。现代生涯发展理论认为每个年龄段都有自己独特的需要完成的职业任务,我们完成这个任务的程度就称为职业成熟度(Super, 1957)。中学和大学阶段属于青少年职业探索阶段(15—24岁),对处于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来说,职业成熟也就是做出适宜的职业决策的成功程度。由于个人、家庭、社会的影响,学生的职业成熟度不是同一的。由于学生职业成熟度的差异,目前各高校纷纷出台了各种措施,努力探索各种积极有效的职业指导形式,主要有开设职业课程和举办系列讲座,进行职业测评,开展职业咨询和团体职业辅导。每种方法的适用人群、对应内容、应用深度不同,所达到的效果也各不相同。
   一、课程系列讲座
   开设以课程、讲座形式的职业指导是学校中最为传统、也最经济有效的方式。一般由专业的心理学、管理学或者社会学教师担任。课程和讲座的内容一般可以分为这么几大专题:自我了解、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职业基本素质、面试与商务礼仪、就业形势与政策解析、大学生就业途径与技巧、面试与笔试技巧和求职简历制作。有时学校还邀请校内外人力资源专家授课,值得一提的是,企业的积极参与,带来了鲜活的实战经验,提供了更全方位、专业化、系统性的课程。但是这种形式的指导在各种学校的使用形式也不同。初高中一般只是将之开设为选修课,大多由班主任兼任。在高校也有选修和必修之分,这与国外的重视度还有很大的差异。
   这种以口授为主的指导形式以介绍知识为主,将各种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和管理学的知识有机的贯穿于其中,面向全体学生。但是这种需要依靠个人领悟力的方式对不同职业成熟度不同的学生效果也会有很大的差异。它对具备较高职业准备的学生有很好的启迪性,这一类学生只要一经指点就能自觉地进行职业探索;但是对于职业成熟度不高的学生而言就形同虚设了。
   二、职业心理测评
   职业心理测评是心理学家在长期观察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专业的方法,按照一定的标准化程序进行编制出来。好的职业心理测评问卷经过多年的探索与修订后而趋于成熟与完善,可以保证测验工具的科学性,测验结果的准确可信性。心理测验作为一种准确地了解人们的心理素质的科学手段,是职业指导中最常用和最主要的手段。
   职业心理测评以霍兰德的人职匹配理论为基础,他认为只有了解了自己的心理素质,才能根据自己的个性、能力和兴趣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规划职业生涯。职业心理测评主要包括职业兴趣测验、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职业人格测验,他主要适用于那些对自己缺乏了解和认识的人。目前国内外在最常用的霍兰德职业量表、斯特朗•坎贝尔兴趣调查表、爱德华个人爱好量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以及由美国劳工部编制的“一般能力倾向成套测验”。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科学家们将心理测验量表编入计算机程序,学校花费一定的资金引进,学生可以到相关机构进行测评,系统根据学生的作答情况自动生成一份8-12页的测评报告用于职业指导。
   好的职业心理测评具有良好的信、效度,且操作性强,一直受到业内人士的青睐。学校也比较乐于通过这种简单、科学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指导。但是职业心理测评也招致了一些质疑:首先,心理测评存在一个本土化问题,目前国内的几乎所有职业心理测评问卷都是在西方问卷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由于众所周知中西方的文化、社会的差距,我们不得不对问卷的适用性有所保留;其次,在西方已经普遍采用动态、发展的职业指导观的时候,我们也开始怀疑这种静态的、一次性完成的职业测评的准确性。在不同的情绪和态度下,人对自我和事物的认知也是会变化的。因此这种通过一次测验就下判断的方式未免有些草率。
   三、职业生涯辅导
   职业生涯辅导是建立在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西方兴起的职业生涯发展理论基础上的,指一个人在职业生涯中碰到一些自己不能解答或解决的问题时,个体寻求职业机构或专业人员帮助,解决问题的过程。职业生涯辅导注重体现被辅导者的成长性,主张“授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虽然由于条件的限制,目前国内的学校大部分仍然以采取授课和职业测评为主的指导方式,但是也有部分学校已经开始逐步的开展职业辅导工作。职业辅导根据参与辅导人数的多少和被辅导者职业成熟度的不同区分为个体职业辅导和团体职业辅导。
   1、个体职业生涯辅导
   个体职业生涯辅导顾名思义辅导对象只有一人,这部分被辅导者大多职业成熟度较低。职业生涯辅导是一种互动的过程,也是辅导对象和辅导员双向沟通的过程。辅导者与被辅导者双方共同参与,以平等的立场,进行持续的沟通,实现促进被辅导者自我了解与行动计划的目标。辅导者与被辅导者在面对面交流之后,职业辅导者对被辅导者的能力、兴趣倾向、个人风格、个人动力测试等进行分析、评价,写出报告。然后,再与被辅导者继续交流,解决职业困惑和潜在问题,给出基本职业建议与最佳发展方向。职业辅导最终的目标必须促进来访者的自我了解,提高来访者的职业发展决策能力。注意在这一过程中职业心理测验并不是必不可少的,由此可见职业生涯辅导是一种更人性化的方式,它不以一次的测评为基础,而是通过一定的辅导技术使被辅导者自觉的进行自我探索,是一个真正的助人自助的过程。当然这样的职业辅导对辅导者的要求也很高,必须有深厚的专业素养,丰富的辅导经验,这也是目前职业辅导难以在国内学校蓬勃发展的制约条件之一。
   2、团体职业生涯辅导
   所谓的团体职业生涯辅导就是将个体职业生涯辅导以团体的方式实施,它合理的利用团体情景下的人际互动,通过设计的一系列的心理小游戏使团体成员在相互交往中观察、学习、体验,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进而加深自我了解,发展自主性。早在1955年,Hoyt即预言个体对团体辅导的需求将超过对个体辅导的需求。正如Tolbert (1974)所言,生涯团体辅导的要素应包含:生涯计划和生涯决定、职业信息的导入、正确的自我认知(兴趣、能力、价值观等)、提供机会探讨个人的生涯意义、从其他成员获得反馈等。
   由于团体职业生涯辅导的经济有效,目前国内部分高校也开始了尝试:焦点解决取向生涯团体辅导对职高生生涯成熟及生涯效能的影响研究(张英萍, 2003,浙江师范大学);团体辅导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中的应用研究(姜旭, 2005,清华大学);职业生涯团体心理辅导对女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影响研究(李斌, 2005,河北师范大学);基于认知信息加工理论的团体咨询对大学生职业成熟的影响(臧刚顺, 2006,河北师范大学)。从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团体成员虽然在职业认同、生涯成熟或生涯确定等方面会有程度上的差异,但是基本上其特质是同质性的,即基本处于中等水平。
   以上三种方式都是目前国内常见的职业指导方式,他们既相互联系又有所区别。以课程、讲座形式出现的职业指导介绍的主要是职业指导赖以立足的理论基础,其它的各种方式都是在此基础上的进一步应用。职业心理测评则是通过标准化的测量工具对职业指导中自我了解和人职匹配这一部分进行的深入探索,尤其适合于需要对自我进行更深一步了解的学生。职业生涯辅导建立在一个新兴的理论基础上,通过构建一个更加平等互动,更加人性化的技术平台深入的探讨了职业生涯规划过程所涉及到的人口学、心理学、社会学及经济学的各个方面,以期建立一个更加灵活、更加全面的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辅导并不仅仅着眼于当前的职业困难,而是通过挖掘潜能,发展自主性,培养能力来全面提高被辅导者的综合素养。它对那些自我意识比较薄弱,职业成熟度相对较低的学生效果尤为明显。值得一提的是,团体职业生涯辅导灵活多变而又经济有效,非常适合于在各中学和高校推广。
   由上可知,学校在进行职业指导时不应仅采取某一种方式,而是应该根据学生的职业成熟度有区别,有重点的开展各种职业指导工作。
   参考文献
   [1]沈之菲.生涯心理辅导[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2]樊富珉.团体咨询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6
   [3]韩淼,李秀丽,李印.心理测验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应用[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6
   [4]姜旭.团体辅导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硕士论文,清华大学, 200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