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温病学》教学方法改革探索与实践

《温病学》教学方法改革探索与实践

日期: 2010-6-27 10:39:41 浏览: 13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佚名

【摘要】 就如何进行教学方法改革,提高温病学的教学质量,从病案切入法、PBL教学法、记忆教学法等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 温病学 教学方法 改革
   《温病学》历来是中医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本文就如何进行《温病学》的教学方法改革并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提出了三个思路,以便抛砖引玉。
   1 病案切入法
   《温病学》教材明确指出:“温病学是研究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和诊治方法的一门学科。它主要讨论临床上各种温病的病变规律和证治,具有临床课的性质;而其理论和诊断治疗内容广泛运用于临床各科,是中医学的重要基础,所以又具有基础课的功能”。这就要求《温病学》授课教师不但应具备一定的临床经验,扎实的中医理论功底,而且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适当穿插名家医案定会收到意想不到效果。
   笔者在讲授重点内容前,先让学生看一个与此相关的典型病案亦设计一些问题,以引出讲解的内容。例如在讲授温毒类温病烂喉痧证治时,鉴于此类疾病在当今临床上已经不常见,资料收集困难。为此,笔者选出《温病纵横》赵绍琴医案中“张姓56岁男子烂喉丹痧(误治)案”加以讲解,以引出烂喉丹痧的临床表现和辨证论治。通过对该病案分析,一下子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并在教师的引导下,明确了烂喉痧如何辨证,主要临床表现、病因病机、辨证要点和转归,以及临床上的用药禁忌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再联系课本知识,可以使学生印象很深刻,对主要内容理解深入,掌握的也较为牢固。此外,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进一步向学生讲解中医“毒”的概念及症状表现,以及临床上常用的清热解毒法的含义,纠正学生关于中西医“毒”的概念存在的偏差。如此以来,使学生对该疾病的理解和认识更加全面、深刻、有趣
   2 PBL教学法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在国外医学院校的课程讲解中普遍实施。近几年在国内西医院校和中医药院校均有尝试和报道。笔者在《温病学》教学中灵活运用PBL教学法收到了很好效果。在讲授每一章节内容之前,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把需要掌握或熟悉的内容,以问题的形式提出来并提前交给学生,让他们带着问题去预习、思考或讨论。这样,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有的放矢,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也比较高,一般会使学生对难点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对重点内容的掌握比较牢固。但是这种教学方法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在应用时需要注意几点:提出问题的内容不能太多,时间不能太长;同时,向学生推荐1~2本学习参考书籍,以便于他们对《温病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加全面。
   3 记忆教学法
   温病学中有很多学生难以理解但需要记忆的名词术语,记忆教学法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系统掌握《温病学》知识体系。
   3.1 比较记忆法 比较是确定客观事物彼此之间异同点的一种思维方法。“比较记忆法”要求从表面相似的事物间找出它们的本质差异点,从表面差异很大的事物之间找出它们之间的本质共同点。通过这种教学方法。例如湿热类温病在《温病学》课程中占据重要地位,但有关书籍、刊物中会出现“湿热病”、“湿热证”、“湿热”互称的现象,这样就会使初学者对于湿热的相关概念多有混淆,关于这类知识笔者认为通过比较方法则很有必要。关于“湿热”,作为病邪的概念,是指湿与热相混而形成的复合性邪气,《温病学》中以湿热病邪作为湿温病的致病主因,如薛生白云“湿热之邪,由表伤者十之一二,由口鼻入者,十之八九”。关于“湿热病”,其内涵有二:一是指外感湿热、暑湿病邪所引起的外感热病的一大类,即包括湿温病、暑湿病、伏暑病、霍乱病等多种湿热类温病,此为广义概念;二是指狭义概念,即专指湿温一病,如薛生白《湿热病篇》湿热病提纲章节所论及的湿热病即指湿温,目前这种狭义概念已少用。关于“湿热证”,其含义有二:一是指温病中某一阶段出现的湿热性质的病证,如湿温病气分阶段的上焦、中焦、下焦湿热证等;二是指临床各种疾病中与湿热相关的病证,这些疾病的某一阶段或因外感湿热、或因内伤湿热,出现身热、腹胀、困重、苔腻等湿热证候等,但不具备湿热温病的典型病理演变规律,故统称湿热证,如胃炎、溃疡病的脾胃湿热证,妇科、肝胆病湿热证等。所以,通过对三个湿热相关概念之间比较,可以加深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掌握。
   3.2 归纳记忆法 归纳记忆法是按照事物的同一特点或属性,使零碎分散或杂乱的内容趋于集中,形成条理,组成系统,然后作出相应的结论。例如关于“温病概念”这一知识点,上自《素问》,下至《温病条辨》,历代医家虽多有论及,但观点却不尽相同,经过归纳分析,不外乎广义伤寒和狭义温病二者关系论述。《素问•生气通天论》云:“冬伤于寒,春必病温”;《难经》认为“伤寒有五”,明确指出温病是五种伤寒之一,广义伤寒和狭义温病学说至此形成;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指出温病的证候为“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后世医家多遵仲景之说,代表医家如王安道、吴又可等,认为伏气温病只发于春季,初起无恶寒表证,属里热外发型热病,是广义伤寒的一种类型。直至清代温病大家吴鞠通对张仲景关于温病初期不恶寒的观点采取明确的否定态度,吴氏不仅明确表示温病初起有恶寒表证,而且其所论温病包括冬温、春温、风温、暑温、湿温、秋燥、温毒等四时众多温病和热病。实际上吴鞠通的四时众多温病已经将仲景之前广义伤寒的内容囊括无遗了。可见,该知识点内容较为庞杂,通过归纳方法不但系统整理了“温病概念”的发展脉络,而且有助于学生对多位温病注家学术思想的进一步了解,为阅读原著打下了基础,从而使教学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