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高职公共体育课程“1+1+1+俱乐部”模式的探索

高职公共体育课程“1+1+1+俱乐部”模式的探索

日期: 2010-7-10 20:13:37 浏览: 40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佚名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 体育课程 体系 改革 俱乐部
   论文摘 要:对广大高职高专院校来说,如何走出一条既有自己办学特色又能迎合时代发展要求,同时还能充分调动广大学生积极性的体育课程改革之路是值得深思的。本文剖析了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程中的各种制约因素,提出一种课内课外结合,互动的教学模式,即“1+1+1+俱乐部”模式,并对教改推进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具体问题进行了探讨。
   最近一两年来,在很多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改革中出现了一些新的动向,一种以俱乐部形式开展起来的体育课外活动已经逐渐在全国试点并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这对于体育教学仅仅依靠体育课的传统教学模式提出了挑战,将其由单纯的课堂教学引向了课内课外互动,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传授与自觉健身相结合的多维度、立体式的全方位教育。这既调动了学生在校期间参加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同时也为学生将来走入社会后能长期坚持体育锻炼奠定了基础。而这也正是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2002】13号文件)对体育教学提出的要求。本文将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和其他兄弟院校的教学模式,提出一种“1+1+1+俱乐部”的全新模式,以期为高职类院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传统单纯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弊病
   1不利于健康体育的普及。
   目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仍然大量采用单纯以课堂传授体育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为主要内容,以学生运动成绩为考核标准,单一教师负责班级整学期全部项目体育教学任务为手段的传统模式。该模式既不利于健康体育的普及,也不利于竞技体育的开展,不利于针对其兴趣组织教学,最终调动学生积极性;同时也很难引导学生参加适度的课外体育活动,不利于让学生长期持续的锻炼身体并最终养成终身运动的习惯。
   2不利于体育器材、场馆资源、师资的优化配置。
   传统教学模式不利于合理组织、分配、整合体育教师、体育器材与体育场馆等资源。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大多来自各大体育院校,教师都接受过一定的专项训练,在某些专项方面有较高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水平。而传统教学模式要求教师负责一个班级所有项目的教学工作,这势必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专项能力,同时也加重了教师的业务负担。对于体育器材而言,学校由于自身资金、办学能力、办学规模的局限,不可能满足学生全部的运动需要。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因为在一定时间内必须按授课计划安排所有学生参加所有规定项目的学习,集中占用了宝贵的体育器材资源,不能满足部分学生对具体运动器材的需求,造成了资源浪费。
    3不利于特长人才的选拔。
   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不利于发现、培养有特长的运动队后备人才。发现体育拔尖人才需要较为专业的运动环境,普通的体育课仅仅能传授一些基本的体育知识,很难系统地传授某项目的相关技术。比如篮球运动,一般体育课程只传授学生基本的运球、传球、投篮等技术,基本没有更多的时间传授学生高级的技战术,从而不能发现学生在该项目上的特长,也就对运动队的后备人才选拔工作造成了困难。与此同时,由于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需要教授的课程内容较多、较杂、较浅,体育教师很难深入地研究自己擅长的专项,这样难以培养出拥有较高运动水平的运动员,不利于学校运动队整体水平的提升。
   综上所述,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无论是对学生的学习,对学校教学资源的合理分配,还是对体育拔尖人才的发现与培养工作都产生了较大的不利影响,改革势在必行。
   二“、1+1+1+俱乐部”模式概述
   针对上文所述的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局限,在研究了兄弟学院体育教学改革的基础上, 根据我院自身特点构建了一种全新的“体适能课(第一学期)+专项基础(第二、三学期)+专项提高(第四学期)+课外俱乐部”.
   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取得良好的效果。学生普遍反映对体育课的兴趣有了明显的提高,同时增强了长期坚持体育锻炼的信心。不仅如此,由于自主选择了感兴趣的运动项目而充分调动了积极性,学生整体的运动水平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与此同时,学校较为紧张的教学资源也得到了合理分配,提升了资源的利用率。此外,我们还惊喜的发现,校运动队选拔和培养人才的工作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三、体育课内采用“1+1+1”模式的优点
   体育课内“1+1+1”模式构建如图2所示,其优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第一学期的体适能课程是所有学生的必修课,由于生源和学生自身基本身体素质的差异,学校有必要在新生入学的第一个学期安排体适能课程、体能达标测试,提高学生的基本身体素质,为后续的体育专选课打好基础。同时,授课按照自然班进行, 也便于新生之间相互了解,相互帮助,从而形成班级的凝聚力和团队合作的精神。
   2.第二至第三学期的专项基础课(初级班)适应学生个性发展需求,通过选项实行分流,让同年级同专业学生按照自身爱好在9个专项(将来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中选择,每个项目由专业教师负责授课。这样做首先能极大的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觉、高效的系统学习感兴趣专项的理论和技术。从我院试行的情况来看,学生整体身体素质和专项技术都有显著提高。其次,对学院来说,教师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专长,不断提高自身的专项业务水平,从而切实提高了教学质量。同时,这也便于教师备课,将授课教师由繁琐、低效、低水平的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不仅如此,从反映出来的实际情况中还可以看到,学校紧缺的体育教学设备和场馆资源得到了更为充分的利用,从前那种设备场地冲突的现象得到了缓解。更让我们惊喜的是,由于专项基础课的顺利开展,学生中涌现了一批身体素质较好、专项水平较高的骨干。经过系统的学习,他们中很多人成为了校代表队的成员,为学校赢得了荣誉。
   3.第四学期的专项提高课(提高班)在前两学
   期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由于深入理解了比赛规则与裁判法,很多学生有能力组织基层的比赛。与此同时,随着专项理论知识的加深,学生能更好的欣赏高水平的比赛,从而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此外,由于技战术水平的提高,学生愿意长期参加特定项目的比赛,从而培养了学生坚持锻炼身体的习惯,为终身体育奠定了基础。
   四、体育课外采用“俱乐部”模式的优点
   2006年底,针对目前我国学生体能与运动素质下降的实际情况,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共同提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即“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结合我院实际情况,我们认为以“俱乐部”(图3)的模式作为课外体育锻炼的形式是可行的。
   所谓“俱乐部”的模式是指:以体育练习者自觉结合为基础,以学校的运动场馆为依托,围绕着某一运动项目,以俱乐部的组织形式将健康体育、代表队训练、群体竞赛等融为一体的体育课外教学模式。
   课外体育运动一直都是学校体育教育的薄弱环节。对某些项目有兴趣的学生难以自行组织活动,同时器材、场地与专业教师等资源也不能方便调用,这极大的制约了课外体育锻炼的开展。采取“俱乐部”的模式后,学生在专业教师指导下,能有计划地使用所需的体育器材与场地,便于学生专项水平的提高。不仅如此,通过俱乐部,学生之间有了更多相互学习、交流的机会,这就给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土壤,而这也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采用“俱乐部”的课外教育模式特别强调以人为本的理念,始终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将学生置于一个有尊严、有个性,个人潜能有巨大发展空间,生命体获得张扬的平台上。
   五、与俱乐部相关问题的探讨
   1各俱乐部应本着“以人为本”和加强素质教育的思想,制定简约可行的俱乐部考核标准,全面评价学生的体育表现。俱乐部考核标准应当具有层次性即实行弹性评价,使考核既能反映学生运动与健康的总体水平,又能反映学生的进步程度,使成绩成为激励学生进一步提高的动力。当然体育成绩并不能完全代表学生的健康水平,应当在体育考核中加进“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有关的评价指标和得分,来综合评价学生的健康状况,培养合格的高校毕业生。
   2俱乐部应该给予学生学分。通常情况下,参照学校选修课的学分制定标准拟定学分。但体育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即强调锻炼的长期性、技术的延续性。这就需要在学分制定的时候引入累进的方式,即参加一学期俱乐部活动给予基础学分,继续参加第二学期俱乐部,则在基础学分的基础上累加一定学分,以此类推(可选择不同项目的俱乐部)。目的在于激励学生长期坚持课外体育锻炼,熟练掌握两至三项从事终身体育锻炼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并能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3运动队的训练。学校运动队水平的高低标志着一个学校体育工作开展的好坏,是学校的一个“窗口”,影响力很大。运动队的训练和比赛,是促进各个高校认真贯彻“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从而推动体育教学、群众性体育活动、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由于运动队训练的长期性(周期长)、运动强度大等特点,给队员的一定学分是肯定的,对比赛成绩优秀的队员还应多加学分(如参加比赛获得前几名的队员),如北京、上海等地的大学已试行,鼓励队员多出成绩、出好成绩,为学校争取荣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