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棱锥的投影作图》教案
知识目标
1、棱锥(台)的结构特征;2、棱锥(台)三视图的画法;3、棱锥(台)三视图的特点。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形体分析能力;2、培养读、绘棱锥(台)三视图的能力;3、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德育目标
1、培养严谨细致的思维习惯;2、培养专注细心的工作态度和职业道德;3、培养协作创新的团队互助意识。
……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棱锥(台)的结构特征;2、棱锥(台)三视图的画法;3、棱锥(台)三视图的特点。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形体分析能力;2、培养读、绘棱锥(台)三视图的能力;3、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德育目标 1、培养严谨细致的思维习惯;2、培养专注细心的工作态度和职业道德;3、培养协作创新的团队互助意识。
学生分析 现代中技生聪明、好动、自信,对新鲜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生性浮躁,意志力不够,渴望得到老师的赞扬和夸奖,赢得同学的羡慕和称赞。如果遇到没有见过但又不乏趣味的知识,他们会迫不及待地力图求得真知。如求知过程简单明了,他们的兴趣就会大打折扣。一旦求知过程过于复杂和艰辛,不少学生又会知难而退、遇阻而弃。他们反应灵敏,注重现实,如果所学知识和技能与专业或以后的业务联系紧密,他们就会特别关注和重视。因此,教学应以实用、新奇、难度适中的知识为起点,从简单到复杂,逐步加大难度,采用个人竞赛和小组竞赛的形式,激发学生全力全程参与到比成效、比速度和比熟练度的学习探究中。
教材分析及处理 所用教材是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机械类通用教材,难度较小,不具有层次性和挑战性。本次课的主要内容是棱锥的画法,是基础也是关键。为培养学生循序渐进的学习耐心和意志力,重点是画图、读图的基本素质和能力,本人根据中技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认知规律,充分准备素材,精心挑选教学实例,合理设计教学过程,精细化教学环节,采用示范作图与精讲实例、个人竞赛与小组竞赛相结合的激励形式,充分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启发和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乐于在各式训练中掌握技能和技法,体验成功的艰辛与快乐。
调整前的内容结构:四棱锥的结构分析-→投影作图-→棱柱棱锥的综合应用。
调整后的内容结构:展示模型和优秀作品-→初步尝试(绘制四棱锥的三视图)-→正三棱锥的精讲示范作图-→强化训练(绘制正六棱锥的三视图)-→综合训练(绘制正三棱台的三视图)-→拓展训练(绘制棱柱与棱锥组合体的三视图)。
重点 绘制与识读棱锥三视图的方法与技巧 难点 棱锥各面的投影分析,特征视图的绘制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学导式教学法、尝试法、发现法
教学用具 三棱锥(台)、四棱锥(台)、正五棱锥(台)、正六棱锥(台)的模型,以前学生的优秀作品,教师样板图,三角板、圆规、铅笔、橡皮擦
一、教学准备
1、准备工作:师生准备三角板、圆规、铅笔、橡皮擦等作图工具;以前学生的优秀作品若干,三、四、五、六棱锥(台)的模型八件,教师自绘的棱锥三视图若干,个人竞赛和小组竞赛的赛程与赛规,学案(含课堂练习)和评分表人手一份。
2、教学安排:两节课均安排在多媒体制图室进行,检查各项设备是否正常,课前将学生分为6组,以学导式教学法为主线,将情境教学法、尝试法和发现法结合起来。
二、教学导航
1、教法导航
学生已对各类棱柱有了感性认识,已熟练掌握各类棱柱三视图的绘制方法和技巧,但还未接触棱锥及其三视图。因现代学生接触的新鲜事物较多,所受的诱惑也较多,如果教学的吸引力不够,学习内容不够充实,各个环节一层不变,教学方法不适合他们的年龄和个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不高,学习就不能持续,甚至会无心向学。因此,应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激励措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课堂参与程度,引导他们学会学习,学会运用,养成良好的作图习惯,提升绘图和读图技能。具体的教法如下:
情境教学法
展示以前学生的优秀作品和老师的示范作品,利用多媒体放映各种由棱锥(台)组成的零部件及其应用情况,分析棱锥(台)在零件中的特殊作用,营造学有所用、学以致用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了解所学技能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习热情,产生强烈的学习意愿。
学导式教学法
在教师展示模型和优秀作品后,学生先初步尝试绘制简单棱锥的三视图,由此发现问题,提出质疑,遇到疑难,寻找方法;教师适时分析和示范作图,及时点拨释疑,学生再进行强化训练、综合训练和拓展训练。整个教学是先学后教、由学促导的过程,课堂由“讲”堂变为“学”堂,大部分时间是学生主动探究,教师组织和引导。这种以学定教、学在导前、学中求导的教学方法,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技能习得规律。它不仅让学生学会了知识和技能,还学会了如何获取知识,如何将知识转为为技能,如何运用知识和技能。
2、学法导航
为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学习、边做边学,教师应对学法进行导航,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尝试法:教师先让学生初步尝试绘制简单四棱锥的三视图,学生在尝试过程中,充分暴露自己的理解误区和绘图盲区,如在画三视图时,没有“先画特征视图再画其它视图”的习惯,致使绘图的正确率不高,不是漏线就是多线。教师再精讲示范作图,学生在后来的强化训练、综合训练和拓展训练中,不断纠正错误认识和行为,强化正确的作图步骤和方法,深化感性和理性认识,提高作图效率,养成良好的作图习惯,提升制图技能水平。
发现法:学生初步尝试后,教师再精讲示范作图,学生紧接着强化训练、综合训练和拓展训练。训练过程中,尝试各种作图方法,并与教师的步骤和方法进行对比,结果发现:按照教师的绘图步骤和方法作图,不会遗漏或多画图线,作图效率高;而不按此方法作图,则屡遇困难,经常漏线或多线,速度较慢。由此深化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强化了技巧和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