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教案 > 经济法律 > 《计算机会计学导论》教案

免费下载《计算机会计学导论》教案

  • 资源类别:教案
  • 资源分类:经济法律
  • 适用专业:计算机会计
  • 适用年级:大学
  • 上传用户:sgjja
  • 文件格式:word
  • 文件大小:30.96KB
  • 上传时间:2018/8/12 23:45:28
  • 下载次数:0
  • 浏览次数:0

安全检测:瑞星:安全 诺顿:安全 卡巴:安全

资料简介
《计算机会计学导论》教案 
Ⅰ 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计算机会计学》课程是首都经贸大学会计学院计算机会计系列课程之一,为会计学院会计学专业、注册会计师专门化本科生的必修课,财务管理专业本科生的限制性选修课,并且也可以作为其他管理类、经济类专业的选修课程。本课程是一门理论性、技术性、综合性很强的课程。本课程与有关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联系密切,其先导课程既包括计算机基础方面的课程,又包括会计学、财务管理学等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还包括《会计软件应用》课程,学生应在理解和掌握上述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有关概念和方法之后,再进入《计算机会计学》课程的学习。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向学生传授现代会计信息系统的建立、控制、使用、评价、审计与集成等方面的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会计进行改造的能力,熟悉并掌握在计算机环境下进行信息处理模型设计、会计数据处理、会计控制、会计信息呈报等工作的方法和技术
Ⅱ 教学目的与学习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
1、通过系统教学,使学生掌握计算机会计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了解会计数据处理技术的历史演变以及从中可以吸取的经验与教训,充分理解现代信息技术对会计可能带来的深远影响;
2、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机会计与手工会计的共性与差别,并进一步深刻理解实施会计电算化直至会计信息化的战略意义;
3、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和掌握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结构构造原理、内部控制与系统组织管理原理;
4、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开发原理、各开发阶段的任务、所能运用的方法以及开发工具的应用,从而具备一定的会计信息系统独立设计能力;
5、通过分组案例设计教学组织方式,提高学生的系统分析、系统设计以及程序设计的基本技能。
学习本课程的要求是:
1、学生在听课之前要预习指定教材及参考资料,带着学习中的疑难问题再来听老师的讲解;
2、听课过程中做到积极参与课堂提问和讨论;
3、完成分组上机案例设计。
Ⅲ 教材以及教学参考文献的选编原则
本课程教材与参考文献的选编原则:一是全面性,要求全面综合地介绍计算机会计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会计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方法;二是系统性,每一篇章各部分内容之间要注意连贯、协调和循序渐进,符合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结构严谨,系统规范;三是实用性,在阐述基本理论和操作方法的同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四是先进性,反映本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教材水平在国内居领先地位,得到社会公认。
Ⅳ 教学方法与考核
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案例分组设计为主,适当考虑采用诸如课堂讨论、社会调查、撰写一事一议小论文等其他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做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考核方法:实行考教分离;建立考试题库制;成绩评定:平时(包括上机案例设计、课外作业、课堂表现、开发案例报告编写四个方面)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期末考试采用从题库中抽题组卷的方式进行。
Ⅴ 教学内容与课时安排
教学内容与教学时数分配表教学课时分配
序号 章节内容 讲课 实验 其他 合计
1 第一章计算机会计学导论 8 8
2 第二章会计信息系统的结构分析 4 4
3 第三章会计信息系统开发概述 3 2 5
4 第四章会计信息系统各子系统的逻辑设计 5 4 9
5 第五章会计信息系统典型子系统的物理设计 4 4 8
6 第六章会计信息系统的运行维护与组织管理 6 6
7 第七章信息系统的风险、控制与安全 5 2 7
8 第八章信息系统审计 3 2 5
9 第九章信息系统的集成 2 2
合计 40 14 54
注:如果《会计软件应用》课程已经修过,则第六章内容可不讲,如此本课程总学时也可压缩到48学时
第一章 计算机会计学导论
I 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章主要讲解现代信息技术的基本组成要素、新经济时代会计目标的重新表述、IT环境下会计工作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进而引出计算机会计学的研究对象、主要研究方法及其知识体系的构成,在本章的最后对计算机会计学中最基本的几个概念做了解释。学习本章时,要求读者立足于现代信息社会对信息的多元化需求来理解为什么当今企业实现会计目标更需要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并进而理解为什么现代信息技术给予会计工作机遇多于挑战,从而能够积极投身到企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化建设工作中去,实现会计专业人员的价值目标。
II 本章重点
现代信息技术对会计发展的影响;计算机会计与手工会计的比较分析;电子商务与会计协同分析;会计专业人员未来价值取向;计算机会计学知识体系构成;计算机会计学的研究方法;计算机会计的重要概念:会计信息、会计信息系统、会计信息化、会计软件分类、信息系统演变及其分类;西方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历史回顾。
III 本章难点
会计行业正在面临的重要挑战;理解计算机会计学中的“目标与过程的辩证统一”和“时间与空间的辩证统一”;网络财务与网络会计;会计信息化;对传统会计方法的反思。
Ⅳ 本章计划使用教学课时:8课时
V 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的组织
第一节 现代信息技术及其对传统会计的影响
〖教学内容引入〗研究计算机会计,首先应该从何入手?
一、信息社会环境及特征
如何认识信息社会?信息社会到底有没有评判标准?这是理解信息社会环境的重要因素。
“信息社会”概念最早是由美国著名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提出的。这一概念是在其“后工业社会”的概念上演变过来的。早在1959年,贝尔在奥地利召开的一次学术会议上首次提出了“后工业社会”的概念。之后,贝尔连续发表了《后工业社会:推测1985年及以后的美国》、《关于后工业社会的札记》和《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对社会预测的一项探索》三部专著,系统地论述了他对未来社会的看法。在贝尔看来,后工业社会的经济形态已经由过去的产品生产经济转变为服务型经济;在职业结构中,专业与技术人员处于主导的地位;在社会结构方面,理论知识处于中心地位,成为社会改革和发展的源泉。1979年,贝尔又进一步探讨了微电子技术对社会的影响,认为他以前所谓的“后工业社会”实际上就是“信息社会”。
在贝尔的基础上,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比较系统地论述了“信息社会”。托夫勒在他的代表作《第三次浪潮》一书中分析了科学技术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
托夫勒认为,在信息社会里,人们必将消除征服自然的对抗状态,实现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而这一切完全得益于微电子工业、宇宙工业、海洋工程和生物工程等这些低能耗工业的发展。
在研究“信息社会”方面还有一个重要人物必须提及,这个人就是美国预测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在其1982年出版的名著《大趋势》一书中,奈斯比特开宗明义地阐述了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过渡,并描述了信息社会来临的标志和基本特征。他把工业社会结束、信息社会开始的标志,归结为两个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事件:一是1956年美国“白领人员”( 指担任技术、管理和事务工作的人员)的数字第一次超过了“蓝领工人”;二是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开辟了全球卫星通讯的时代。奈斯比特认为,工业社会到信息社会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技术知识成为了新的财富,工业经济时代诞生的“劳动价值论”将被新的“知识价值论”所替代;第二,时间观念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人们既不像农业社会那样习惯于面向过去的经验,也不像工业社会那样注重眼前和现在,而是更强调面向未来和如何预测未来;第三,生活目标的变化,即更加激烈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竞争,而不仅仅是人与各种自然的竞争。
现在我们要来分析:究竟怎样才算进入了信息社会?也就是说,信息社会的标准是什么?近年来,国外和国内学者提出了不少标准,概括起来,可以分为定性标准和定量标准两大类。
信息社会特征有以下5点:
(1)知识和信息出现爆炸式增长,并逐渐成为信息社会生产的支柱和主要产品。
(2)信息技术、信息产业、信息经济成为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因素。
(3)信息社会建立在高度发达的信息技术基础之上,为我们提供了网络化和数字化的活动环境;
(4)组织结构有从金字塔式的科层制走向扁平化、网络化和虚拟化的趋势;
(5)信息产业的增长改变了人们的劳动就业结构、生产和生活方式,并导致社会体系和社会文化发生深刻变化。
二、现代信息技术构成要素分析
信息技术即IT,它是扩展人类信息器官功能的技术统称。信息技术包括感测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
1、感测技术
感测技术扩展人的感觉器官的功能,主要指信息的识别、检测、提取、变换,其目的是高精度、高效率地实时采集各种形式的信息。
2、通信技术
延伸了人的信息传输系统的功能,主要指信息的发送、传输以及接收的技术,其目的是高效、全真传递和交换各种形式的信息。
3、计算机技术:扩展了人的思维器官的功能,主要用于信息的数字化输入、存储、处理、分析、检索和输出。
而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的核心技术。
计算机技术:主要包括计算机硬件技术、软件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集成技术,分别了解计算机技术各组成要素技术的基本内容。
现代信息技术并非某种具体的技术,而是上述三种技术(感测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的高度融合的技术群。
现代信息技术的中心问题:围绕信息的产生、检测、变换、存储、传递、处理、显示、识别、提取、控制和利用。
三、信息社会环境下的会计目标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关于会计目标到底是什么?学术界存在两大学派:即经管责任学派和决策有用学派。
两者都将自己的理论建立在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基础之上。
经管责任学派及其关于会计目标的表述: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著名会计学家井尻雄士等人,认为财务会计的目标是反映受托者对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即经管责任)。
决策有用学派及其关于会计目标的表述:主要代表人物有罗伯特?安东尼等人,美国会计学会、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也是决策有用学派的主要倡导者,他们认为会计目标是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对其决策有用的信息。
关于财务会计目标的定位:两者的观点显然是有分歧的。由于目标的定位不同,也导致两者所认定的会计信息使用者也有所区别,经管责任学派认定的信息使用者既包括委托者,也包括受托者;而决策有用学派认定的信息使用者主要是指资本市场的参与者,包括现实的和潜在的投资者和债权人。
关于财务会计人员的地位:经管责任学派强调财务会计人员与委托者和受托者之间的双重关系,认为财会人员的行为不受两者的影响,只受会计准则的约束。而决策有用学派则认为,财会人员只是为信息使用者进行决策提供有用信息,是为信息使用者服务的,因而把信息使用者作为财务会计信息的中心。
关于财务会计系统的有效性:经管学派认为受托责任的全面揭示依赖于财务会计系统的整体有效性,因而强调财务会计报表所依据的财务会计准则和财务会计系统的整体有效;而决策学派只强调会计报表本身有效性,不强调编制财务会计报表所依据的财务会计准则和财务会计系统的整体有效性。
关于财务会计信息的数量:经管学派认为财务会计提供信息时,既要考虑向委托者提供的信息是否有损于受托者,又要考虑某些信息如果不提供是否有损于委托者,因此认为在信息的提供上应该有所取舍;而决策学派认为,只要符合效益大于成本的原则,并于决策有用,无论信息主观程度如何总是多多益善。
关于财务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经管学派认为,只有提供客观、真实,并可以验证的财务会计信息,才能公正、有效地维护和协调代理双方利益关系,强调会计信息的客观性、可靠性。
而决策学派认为,相关性是会计信息最重要的质量特征,因为他们认为财会信息是“一个企业创造未来有利现金流动的能力”的信息。由于未来存在不确定性,对“未来现金流动”的计量不可能是可靠或接近可靠的。
关于计量属性和计量模式的选择:经管学派认为,历史成本是资产取得时的实际交易价格,是交易双方经过正常的交易活动和合理判断而确定的客观经济事实,能够正确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确保财务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主张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和历史成本计量模式。
决策有用学派则主张各种计量属性(历史成本、现行成本、现行市价、可变现净值和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并存择优,并积极倡导物价变动会计模式。因为他们认为经济决策所需的信息在时间分布上既表现为过去的信息,又表现为现在的信息,还表现为未来的信息,这就决定了多种计量属性并存的重要性。
总之,新经济时代理想的会计目标观:既注重决策有用性,又不轻视受托经管责任。基本目标是反映受托责任履行情况,高级目标则可以是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借助于先进的信息技术,我们可以建立起多元会计报告体系,这是新经济时代理想的会计目标观的保证体系。“会计频道”就是其中的一种比较好的构思。
〖课堂设问〗你认为会计目标的两大学派(即经管责任学派和决策有用学派),哪一个对计算机会计有更深远的影响,为什么?
四、现代信息技术对会计发展的影响
(一)会计行业正在面临的重大挑战
第一,大部分会计工作是由“前计算机思维”发展而来的。目前,所用的会计处理过程是卢卡?帕乔利记录下来的,而我们现在的社会经济环境、企业组织方式、企业规模等等已经与卢卡?帕乔利时代的情况不能同日而语了。会计行业如不按照IT重塑自己的话,有可能被弃之不用,甚至被另一行业所替代,这个行业对如何提供信息、分析、鉴证服务有着更加创新的视角。
第二,许多管理人员对目前会计系统所提供的信息质量颇为不满,会计系统如不根据管理新形势发展需要重新整合的话,其在管理中的地位将日益降低,最终有可能被排除在管理层之外。
第三,会计信息披露面临重大挑战。传统会计报表过于精简,且不能及时发布,一旦资产提供者可以实时访问企业数据库的话,他们将对年度财务报表失去兴趣,对这些报表的审计意见也会不感兴趣。
第四,会计信息造假现象严重,会计公信力极度被削弱。
第五,无形经济中的价值评估成为摆在会计师面前的一道难题。人们至少有理由对传统的财务与会计提出这样的问题:企业的价值何在?企业的价值动因有哪些?
第六,今天的会计面临的真正挑战也许在于: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的多样性已经完全超出了传统会计界定的范围,也远远超出了传统会计信息系统的信息容量,如何将不同时期扩张起来的分散的会计服务系统整合集成为统一的会计系统是信息社会会计必须解决的一个难题。
〖注释〗这里列示的是在信息社会整体环境下会计行业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这些问题由于信息社会的到来变得异常尖锐,也迫切需要引起会计行业从业人员的重视并及时加以解决(信息社会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技术支持和社会保证)。
(二)现代信息技术对会计可能实施的影响
现代信息技术对会计工作的重大影响存在两种可能性:

……
资料文件预览
共1文件夹,1个文件,文件总大小:105.00KB,压缩后大小:30.96KB
  • 《计算机会计学导论》教案
    • Microsoft Word文档计算机会计(教案).doc  [105.00KB]
下载地址
资料评论
注意事项
下载FAQ:
Q: 为什么我下载的文件打不开?
A: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解压密码都是www.xuehai.net,如果无法解压,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
Q: 我的学海币不多了,如何获取学海币?
A: 上传优质资源可以获取学海币,详细见学海币规则
Q: 为什么我下载不了,但学海币却被扣了?
A: 由于下载人数众多,下载服务器做了并发的限制。请稍后再试,48小时内多次下载不会重复扣学海币。
下载本文件意味着您已经同意遵守以下协议
1.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2.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3. 学海网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4.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5. 本站不保证提供的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