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钢城新路初步设计,共26页,27462字,附cad设计图纸、土方量计算表、文献综述。
摘要
本设计是对钢城新路(经五路~经七路)(K0+000~K1+711.76)的道路工程初步设计。在结合城市规划图,地形图及周边环境的前提下,按照设计规范设计原则,对道路进行综合设计。主要包括:道路平面、道路纵断面、横断面设计、路面结构设计、道路附属工程设计、
交通安全设计、路面排水设计、照明工程设计以及编制工程概预算。
通过设计基本了解了城市道路的设计步骤和方法,使我们对计算机制图软件的应用更加熟练,同时对工程概预算的编制步骤和方法又练习了一遍,这是我们毕业前最有实战意义的一次训练,这不论对于以后我们的工作还是继续深造都起到了很好的过渡作用,也必将对以后的工作产生很大的影响。
关键词: 初步设计 路面结构 工程概算
目录
1.绪论…1
1.1前言……1
1.2文献综述…1
2.概述…7
2.1城市概况…7
2.2沿线自然地理概况…7
2.2.1地形、地貌……7
2.2.2沿线气候………8
2.2.3工程地质评价…8
2.2.4抗震性能评价…8
2.2.5自然区划………8
2.2.6设计依据………8
2.2.7设计原则………9
2.2.8设计标准、道路等级及相关参数…9
3.道路平面设计11
3.1平面线形设计原则11
3.2平面线形方案比选11
3.3平面线形各要素计算………12
3.3.1起终点和各交点坐标…12
3.3.2起终点和各交点之间距离………12
3.3.3导线方位角计算………13
3.3.4各交点平曲线要素计算13
3.3.5线路总长度…14
3.4各种参数汇总……14
4.道路纵断面设计………16
4.1设计原则和要求…16
4.2方案比选16
4.3纵坡值…16
4.4标高计算17
5.道路平纵组合设计……24
5.1平纵设计一般原则24
5.2视觉分析24
5.3组合设计24
6.道路横断面设计………25
6.1交通量…25
6.2机动车道设计……25
6.3非机动车道设计…26
6.4人行道设计………26
6.5分车带设计………26
6.6方案比选27
6.7路拱设计27
7.路面结构设计29
7.1总述……29
7.2沥青混凝土路面…29
7.2.1交通分析……29
7.2.2计算累计轴次29
7.2.3路面结构组合设计……29
7.2.4设计指标确定30
7.2.5设计参数汇总31
7.2.6结构厚度计算31
7.2.7弯沉计算及验算………32
7.2.8沥青混凝土面层弯拉应力计算及验算……33
7.2.9基层底面弯拉应力计算及验算…33
7.2.10剪应力计算及验算……34
7.2.11结论35
7.3混凝土路面………36
7.3.1交通分析……36
7.3.2计算累计轴数36
7.3.3初拟路面结构37
7.3.4路面材料参数确定……37
7.3.5路面结构计算38
7.3.6结论39
7.4方案比选39
8.路基设计……42
8.1路基设计一般原则42
8.2路基设计42
8.2.1路基设计表…42
8.2.2路基土石方量计算表…43
8.3一般路基处理……46
8.4浸水护坡处理……46
8.5软土地基处理……47
8.6边坡稳定性分析…48
9.附属工程设计51
9.1港湾式公交停靠站51
9.2交通标志标线……51
9.2.1设计原则……51
9.2.2交通标线……51
9.2.3交通标志……52
9.2.4交通工程设计52
9.3交叉口设计………52
9.3.1设计原则……52
9.3.2设计内容……53
9.4照明工程54
9.4.1设计原则……54
9.4.2照明标准……54
9.5环境保护54
9.5.1设计原则……54
9.5.2环境保护设计54
9.6道路排水56
9.6.1路面排水……54
9.6.2路基排水……54
9.7设计技术要求……55
9.7.1路基55
9.7.2基层、底基层56
9.7.3水泥混凝土面层………56
9.8建筑材料57
10.初步设计概算………58
10.1编制依据58
10.1.1定额、指标…58
10.1.2相关费用……58
10.1.3总费用组成…58
10.2初步设计概算……58
结束语62
致谢…62
参考文献………63
附录…64
英语文献………64
译文…81
一、技术标准与设计参数表
项目 规范值 采用值
道路等级 城市Ⅱ级次干道 城市Ⅱ级次干道
雨水设计重现期(年) 1年 1年
计算行车速度() 30,40 40
路缘带宽度(m) 0.25 0.25
机动车道宽度(m) 3.5, 3.75 3.5, 3.75
机动车道路拱设计坡度(%) 1.0~2.0% 1.5%
人行道横坡(%) 1.0~2.0% 1.5%
不设超高圆曲线最小半径(m) 300 700
圆曲线最小长度(m) 35 132.0
最大纵坡(%) 6 0.59
最小纵坡(%) 0.3 0.4
最小坡长(m) 85 480.87
凸曲线最小半径(m) 600 10000
凹曲线最小半径(m) 7000 7000
竖曲线最小长度(m) 35 72.1
机动车道路面设计标准轴载 BZZ—100 BZZ—100
二、平面设计技术指标表
设计指标(城市Ⅱ级次干道) 规范值 采用值
设计车速(km/h) 30,40 40
不设超高时的圆曲线最小半径(m) 300 700
不设缓和曲线时的圆曲线最小半径(m) 500 700
圆曲线最小长度(m) 35 132.0
三、最终方案:方案二
方案二、
路线全长1711.76米,也分为三段,每段长也都符合标准,先行比较优美,有利于避免行车的单调、疲劳,相对于方案一它没有经过大型的厂房区之经过了少数的住宅和池塘,虽然方案二的路线长度稍长于方案一的路线长度,但综合考虑方案二要优于方案一。
资料预览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