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说课稿
教材分析:
地位作用:
本课在《制图》占有重要的地位,制图知识是把三维空间抽象的二维空间的方法,本节恰是这一抽象过程的开始,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知识学习的扎实与否直接关系到能否形成正确的空间观念,能否在以后实践作图中游刃有余。
教学目标:
本节知识旨在让学生经历从不同方位观察物体的活动过程,发展空间观念,在观察的过程中,初步体会从不同方位观察同一物体可能看到不一样的结果,培养学生全面观察的能力;知道《机械制图》中为什么用三视图表达机件;掌握物体三视图的形成过程和投影规律;渗透图形的二维空间与三维空间的转换。
重点难点:
重点是理解采用三视图表达机件的原因和三视图的形成过程即立体图形向平面图形的转变方法。掌握三视图的位置和方位关系。
难点是三视图的投影规律的理解。
教法、学法分析
教材的抽象性和中职学生基础的薄弱使本节的教学一不小心就会滑进枯燥厌学的深渊,所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问题的欲望是本节的关键。只要能成功的引入课题,抓住学生学习的那根神经,重点和难点也就成了纸老虎。现代教育手段为图形的变换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制图》的教学与图形工具软件的结合成为必然。在这一前提下,以多彩的画面和有趣的游戏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生动活泼的、主动求知的学习环境就不在是什么难题,同时如果再创设出良好的、有效的问题情境,就能调动学生的探索精神,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此时再融入分组讨论、动手操作,师生、学生间的合作交流以及多媒体的合理应用,就比较容易带动学生掀起一个个小高潮,使学生处于一种兴奋的,高度参与的状态。从而调动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交流等学习活动,体现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则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教学原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