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关于中职学校物流专业发展研究与思考

关于中职学校物流专业发展研究与思考

日期: 2012-2-21 23:37:10 浏览: 0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罗国强 张映容

论文摘要:通过组织博罗中等专业学校物流专业教师下企业多方调研后,对促进中职学校物流专业发展所做的思考。主要涉及专业培养目标与学生就业方向,以岗位需求加强课程体系、实训体系建设,改进教学方式和教材选用,促进物流教师专业成长的意见建议,并提出将学生的物流专业职业资格证书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专业能力的标尺。 
  论文关键词:中职;物流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实训体系;职业资格证书 
   
  随着我国近几年物流业的蓬勃发展,国内物流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2008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提出了促进服务业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2009年2月,物流产业作为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之一获国务院会议原则通过,要求多渠道增加投入,加快物流人才培养,促进我国物流业平稳较快发展。学海网(www.xuehai.net) 
  现代物流业作为新兴服务产业,既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也是新的经济增长点。2006年5月中共惠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第三产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要求把现代物流业作为我市第三产业重点行业予以加快发展。2008年惠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我市现代物流业的意见》发布,提出惠州正处于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有利于形成安全通畅、舒适便捷的消费服务环境,满足人民群众生活改善、消费升级的需求,对于优化资源配置、增强核心竞争力、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率、促进惠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各地区、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把发展现代物流业作为当前重要工作来抓。 
  物流企业岗位技能型人才占据物流企业行业人才总量的80%以上。因此,培养满足惠州经济需要的物流人才成为了中职学校物流专业教育的根本任务。近几年,惠州中职学校的物流专业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招生也渐显规模,为惠州的物流业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 
  我校于2005年开始设置物流专业,之后不断在实践中总结和摸索办学路子,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实践中也发现了不少问题。 
  明确专业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 
  中职教育与高等教育有很大区别。高等教育培养的是较高层次人才,着重培养具有再学习能力的未来管理者。而中职学校则不同,中职学生学习能力较差,学习基础较薄弱,这就决定了我们不能照搬高等教育的教育模式,而应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走一条具有中职特色的发展道路。以市场为导向,在教给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中职学校更要侧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操作能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总体上,物流行业的从业人员可以分为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操作工。他们基本不太理解物流理论知识,主要从事一些体力劳动,如搬运、装卸、货车驾驶等等。体力劳动往往体力消耗很大,精力旺盛的年轻人和中年人比较能胜任。这一层次上的人数比较多。第二个层次是基层管理者。这部分人往往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基础或者在某一方面技能特别突出,比如物流客服人员、车辆调度人员、采购员等等。这一层次上的人数也比较多,但相对少于第一个层次上的人数。第三个层次是中层管理者。这部分人不仅要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技能,还要胜任管理岗位,一般包括业务经理、客服经理等,都属于企业的业务骨干。与基层管理者相比,他们熟悉并掌握物流某个环节的流程,并要对这个流程进行计划、组织与管理,这个层次的人数也比较少。最后一个层次是高级物流管理者。他们是整个物流系统的设计、掌控者,属于这个领域的精英,人数是少之又少。 
  对于物流行业,通过分析其从业人员层次划分可以明晰中职物流专业的培养方向。首先,不能将中职毕业生定位在操作层,因为一旦定位在这个层次,学生在校所学的专业知识就将无用武之地,就难以体现出中职学校的培养特色。那么,应该给予中职物流专业人才培养什么样的定位呢? 
  刚开始工作时,中职毕业生可能会在第一个层次就业,如做操作工等。但是,我们更期待他们在经过一定的社会历练,积累工作经验,在工作岗位上能充分发挥在校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向第二层次、向中层管理者发展。这应该是中职学校物流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但目前看来,现代物流业涉及范围很广,基本涵盖了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如可分为国际物流、国内物流;货代、运输、仓储、配送;生产物流、商贸物流等等。这样,学生需要学习的知识也必然很多。于是,就产生了一个矛盾:我们的学生学习能力较差、在校学习时间较短,学校设施与设备也不足,而物流专业涉及的范围却如此之广、理论知识如此之多。这是一个急需解决的矛盾。我们认为解决的方法就是培养“专才”。 
  如前所述,中职教育不能照搬高等教育模式,中职不需要、也不可能培养出“全才”。而所谓“专才”,是指根据实际情况,使物流专业人才培养侧重于某个较窄领域,将毕业生的就业定位于某个具体行业,而不是“大而泛,泛而空”。对此,我校的物流专业已经将专业方向定位在外贸物流—货代方向,这不得不说是一个有效的改革措施。在日后的教学改革中,我们仍应遵循一个原则,即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目标,不断总结经验,打造专业特色,形成专业品牌。 
  以岗位需求为依据,加强课程体系建设 
  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应突出从理论教学向实践教学的转变,要坚持学以致用。教学计划应既有科学性,又适合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需求,在课程体系上,体现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的目标,根据学生提高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以及继续学习的实际需要设置课程,确定教学目标,将专业课程主要分为基础课程和职业技能课程。基础课程为学生打下较为扎实的理论基础,为学生将来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职业技能课程采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和项目课程教学模式。采用以工作任务为中心选择组织课程内容,并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模式。课程内容则以市场需求为中心,突出实用性。现代物流是传统运输、仓储、包装等行业引入计算机信息技术,经过整合、再造、重组而形成的创新产业。随着技术更新步伐的加快,对物流行业人才知识更新的要求更高。因此,基于能力培养的物流管理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应体现市场需求导向,根据企业、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设置、更新课程,紧跟市场需求。 
  专业教材的选用 
  近几年来,由于缺乏规范,加之市面上物流方面的教材非常多,学校在选用教材时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各个学校使用的教材也很不统一。其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理论型教材偏多,适用于中职学校的应用型教材特别少。 
  目前,我校物流专业教材主要由科任教师选订,选择的教材基本是中职学校编制委员会推荐的,可以说基本能满足教学要求。但是,不可否认,我们的教材选订不够科学和专业,仍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学生对于理论性较强的书本兴趣不高;某些教材某些章节还有不同程度的错误。 
  对此,中职学校应该成立一个教材选订小组,集体讨论,集思广益,多听取有经验教师的意见;多与其他兄弟学校联系,积极取经;甚至可以组织一线教师根据社会对物流人才专业知识结构和职业技能方面的要求,结合本校学生的特点和优势,根据本地区物流业的发展趋势,体现“服务于当地”的市场定向,编制出符合本地区物流发展要求的教材。比如,随着壳牌炼油项目、中海油石化项目落户惠州,市委市政府高度支持石化物流的发展,今后惠州港也将定位于石油化工专业港。对此,我们可以组织化工科、物流科教师合作编写石油化工物流的教材。这样不仅会给物流专业设定一个新的方向,也能更好地贴近本地市场需求,从而为学生就业增加“砝码”。 
  改进教学方式 
  物流专业课的教学方式应主要实行多媒体教学。过去,大部分教学是在传统教室完成的,但我们发现,对理论性较强的内容学生提不起兴趣,甚至个别学生会产生厌学情绪。总体看,仅靠一张黑板、一根粉笔很难将物流知识讲的通俗易懂,因为很多理论用文字表达会艰涩难懂;很多优秀的案例分析篇幅较大,不可能在黑板上写出来;很多物流设备学生只是“闻得其名,不见其身”,靠教师口头介绍根本不可能有直观、准确的认识。但是借助视频、图片演示等多媒体手段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难题。  学海网(www.xuehai.net)  实训场所与设备 
  中职学校主要面向物流企业一线培养操作技能型人才,因此,培养出的学生应有很强的动手能力。这就要求中职学校必须有足够的实训场地来满足学生的实训。目前,我校的会计、模具、汽修等专业都有实训基地,真正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对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有很大帮助,很好地促进了专业的发展。但物流专业实训场地的建设还很不到位。物流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是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边缘学科。物流产业又是一个跨行业、跨部门的复合产业,同时又是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相结合的产业。这就决定了学生不但要学习理论,还要了解数学、统计、计算机以及机械等学科的知识。所以,物流专业要想有所发展,必须重视实训操练,要把课堂搬到企业去、搬到实习车间去。 
  要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建设满足教学要求的实训基地,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1)搞好物流软件配置。我校现已具备较完善的电脑设备,有较先进的电脑室。这一资源应好好利用起来。为了更好地进行实训教学,我们可以购买适合的物流教学软件或者ERP等系统,搜集某些软件公司免费试用的软件。当然还包括开展仿真软件模拟类、沙盘模型类、流程演练类以及实训操作类等不同类型的实训所需的软件。此类软件内容基本涵盖了运输、仓储、配送、商务结算以及决策分析等物流环节,整套软件不但可以实现独立模块的教学实训,而且可以开展针对第三方物流流程的整体教学。通过这类软件,我们可以让学生清晰地知道一批物资从采购到生产,最后到销售的整个流程。使学生对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的认识不只停留在书本的介绍,让学生亲自模拟实践操作,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同时,也可以达到较低投入的目的。(2)重视物流实训基地硬件建设。相比教学软件配置,实现场所的建设需要很大的投入,不但需要大量的财力、物力投入,还需要很大的智力投入。在有了资金、物资的情况下,我们还要解决建成什么样和怎么建的问题。到目前为止,很少有中职学校能自主建成完善的物流实训基地。路虽艰难,但不能阻碍我们前进的步伐。专业要想有长远的发展,就必须探索落实实训场地和设备,如可以通过购买一些手持终端的仓库管理设备和系统,根据现代化仓库和配送中心的模型,设置电子标签分拣区、货架储存区、信息处理区、模拟超市货架区、POS机收银系统等,让学生熟悉货物的入库、储存保管、出库、上架以及收银等业务工作。 
  物流专业职业资格证书:学生专业能力的标尺 
  职业资格是劳动准入的重要依据。国家社会劳动保障部提出:要积极推进劳动预备制和劳动准入制教育培训的实施。今后所有新增劳动力都将持证上岗。物流专业作为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应在教学中推进并重视学生的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工作,让学生通过参加“助理物流师”、“物流师”等职业资格考试,系统检验自身的技能,培养从业规范和良好的职业素质,增强岗位适应能力,并将相应的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专业能力、衡量专业教师教学成绩以及衡量专业教学质量的标尺。 
  师资队伍建设 
  中职学校的物流专业教师不仅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有一定的社会实践经验。我校已经招聘了一批科班出身的专业物流教师,其中有很多教师都具备丰富的物流行业经验,为本专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适应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教学目标,物流专业可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与综合素质。(1)专业教师参与校内外各级各类技能大赛,提高自身实践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方面,学校每年可组织校园技能大赛,制定技能竞赛的实施办法和奖励措施,全面提升教师参与技能教学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学校可组织教师参加校外相关机构举办的各种技能大赛,使教师通过比赛,促进自身的训练,练就本领,提高自身实践动手能力,同时,也能增长见识,加强与外界沟通,扩大自己的专业视野,进而改进平日的教学。(2)专业教师主动下企业,到一线学习锻炼。目前,中职物流专业师资,多是由学校到学校的“理论家”,严重缺乏行业工作经验。他们对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如何在具体工作中运用,理论教学与实际工作的衔接都不清楚,这样的教师很难培养出市场需要的人才。物流专业教师下企业挂职锻炼是校企合作的必然要求,是落实“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以及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落脚点。物流专业教师下企业参与物流专业实际工作,一方面,可引导企业帮助学校做好人才需求调研、专业开发、培养目标设计、专业课与实践教学、职业能力考核、就业服务与指导;另一方面,通过在不同行业企业的实践学习,教师可以了解市场对物流人才需求的变化,以及最新软、硬件设备的运用等。(3)引进有工作经验的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学校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邀请物流企业的技术人员和有丰富经验的管理人员到学校举办讲座,或聘请他们担任兼职教师和教学顾问。一方面,帮助教师解决教学过程中难以解决的实践性问题,提高教师的技术水平;另一方面,他们可利用自身丰富的社会经验与专业技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4)鼓励专业教师暂时脱离教学岗位,去相关物流企业实践,日后再将工作经验带到教学中来,从而为培养专业带头人作出贡献。 
  虽然我校物流专业开设时间短,经验少,存在着很多不完善之处,但我们没有太多的历史包袱,它如新生婴儿一般,从开始的不能独立行走,到步履蹒跚的学步,再到成长之后的健步如飞,每一个足迹都饱含着希望和进步,每一次进步都倾注着我们的心血。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把物流专业办好,形成我校一个新的品牌专业。学海网(www.xuehai.ne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