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挖掘美术资源,构筑“人格长城”——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一点尝试

挖掘美术资源,构筑“人格长城”——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一点尝试

日期: 2010-9-20 4:59:25 浏览: 26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杨建业

   [摘要]美术教学是一种性灵的陶冶,培养青少年高尚的“人格长城”,是每一个教师的责任。在美术教育中如何运用陶行知的做人教育,本文结合当前的现状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德育教育的渗透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美术教学 美术资源 人格长城
  
  陶行知在倡行创新教育、生活教育的同时,也极为重视对学生的做人教育,他提出了“人格长城理论”。他指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我们大家“建筑人格长城”。

学海网
建筑人格长城的基础,就是道德。”他认为教人做人、做一个具有国民精神和崇高人格的人是所有教育永恒不变的宗旨。正如他校歌中所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美术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之一,凝聚着浓郁的人文精神。人的思想、愿望、情感、意志、价值、道德、尊严、教养等人文特征都内蕴于不同历史、不同国度的艺术家所创造的美术作品中。因而,美术教育实质就是“以人为本”,其根本目的是以精神上塑造人、教育人,提高人文素养,优化人性,树立高尚的人格理想和道德追求,使人得到全面发展。在美术教育中如何运用陶行知的做人教育,结合当前的现状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德育教育的渗透呢?
  一、构筑“人格长城”——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陶行知曾说:“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华国。”如何使学生树立“我是中国人”这个坚定的信念?作为教师应以爱国主义为核心,抓住思想教育的契机,激发爱国之志。在美术教学中应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渗透,使爱国主义教育与美术学科教学有机地统一起来。如在教授学生学习中国画这些课时,我告诉同学们,中国画是中国传统的绘画,只有中国才有的,这个画种用笔、墨、纸、砚及绘画技巧方面都很特殊,使世界各国的爱好者争相学习。我还通过欣赏徐悲鸿、张大千、齐白石等世界知名大画家的作品,让学生了解其价值,激发学生热爱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产生作为一名中国人的自豪感。又如,在进行了敦煌石窟艺术的专题欣赏课时我运用多媒体制作课件,展示了丝绸之路上这颗璀璨明珠的独特地理环境和相关人文知识,并着重介绍了莫高窟艺术,同时向学生讲述了藏经洞的发现和大批文物被掳海外的伤心史和王道士变卖敦煌文物的卑劣行为,这一切引起了学生们强烈的愤慨,而清政府腐败无能,对大量宝物保护的不力,也使他们懂得了落后就要挨打、受欺的道理。于是,学生们在接受艺术熏陶的同时,也得到了一次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
  美术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的“人格长城”中多一份中华情,报国心。
  二、构筑“人格长城”——渗透感恩教育
  学校的德育工作应该重视感恩教育,让孩子学会知恩、感恩。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个生命,尊重每一份平凡普通的劳动,也更加尊重自己。在传统节日蕴藏着感恩教育的资源。我们结合教师节、重阳节、国庆节,母亲节等节日,引导学生开展制作尊师卡、心愿卡等活动,写上发自肺腑的话语,表达学生对老师、对父母、对亲人的关心与感激,对祖国未来的美好祝愿。在制作时让学生明白一定要尊重辛勤培育他们的老师,父母。感恩不一定采取很隆重的方式和赠送昂贵的礼品,用自己亲手制作的贺卡也可表达这份情感,礼轻情意重呀!我让学生谈谈平时该怎样尊重老师,父母,通过讨论,学生渐渐明白上课认真听讲、认真完成作业、和同学和睦相处等就是对老师最好的尊重;明白为父母分担家务,就是对父母最好的尊重。
  美术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让学生的“人格长城”中多一份热爱情,回报心。

学海网
  三、构筑“人格长城”——渗透生命教育
  肖川教授说:“所谓生命教育就是为了生命主体的健康、自由和幸福所进行的生命化的教育。它是教育的一种价值追求,也是教育的一种内在形态。”生命教育的实质就是让学生认识生命的本质,体验生命的美好,善待生命的过程,提升生命的品质,实现生命的价值。而艺术是人类的情感符号,作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它比语言更能表达人类情感,对于生命这样沉重的主题,艺术教育更能激起学生对生命的热爱和理解。
  如在鉴赏评述《加莱义民》时我给学生讲述14世纪英法百年战争时期,残酷的战斗场面、加莱城危在旦夕、六市民英勇赴义……紧紧抓住“六位市民的此时会想些什么?”“若是其中有你的亲人,那你又作何感想?”等问题,让学生深入探索生命的意义。学生通过探究合作领悟了深刻的生命意义:英雄的伟大之处不在于其天生的完美,而在于他面对磨难的意志。又如在欣赏凡•高的自画像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联系画家的生活背景与人生经历,深入分析凡•高为什么沉醉于黄色和蓝色的强烈对比,为什么画人物时线条运用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旋转扭曲,越来越粗野狂暴?在欣赏画的同时我们读懂了凡•高苦难而短暂的一生,知道了凡•高与提奥的那让人感动的手足之情,更看到了一个生命的张扬、痛苦、不朽。一幅幅名画让学生了解到丰富的生命内涵。在马蒂斯的《舞蹈》作品中感受生命的韵律,从《梅杜萨之筏》中体会人求生的本能,在罗丹雕塑作品《加莱义民》中看到生命的升华……
  美术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让学生的“人格长城”中多一份敬畏情,善待心。
  四、构筑“人格长城”——渗透集体主义教育
  人不仅具有自然属性,在社会中具有社会属性,为了使学生能适应社会的要求,使其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必须对他们进行集体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培养适应社会的人。如今,独生子女多,他们一般都是在较优裕的环境中成长,更多的经验是他人为自己服务。因此,要利用集体这块阵地很好地塑造我们的下一代,使他们关心的重点由“自我”转变到“他人”和“社会”。
  如在《赛龙舟》的美术教学中,我采用了以小组为单位的龙舟制作比赛。这一来,每个小组中的成员各负其责,又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团队,每人都是集体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制作过程中组员分工制作龙舟,各小组取比赛队名,口号,共同组装忙得不亦乐乎。结尾展示时队名的阐述,口号的响亮,龙舟的展示让人耳目一新。在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又如在欣赏课时借用“鉴宝”栏目的形式,让小组课前收集资料来夸夸自己推荐的作品,在收集中学生努力合作,在推荐过程学生头头是道,有模有样,多角度的“鉴宝”让人赞叹。
  美术教学中渗透集体主义教育,让学生的“人格长城”中多一份同学情,责任心。
学海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