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由隐含知识看高职教育的开放办学

由隐含知识看高职教育的开放办学

日期: 2009-1-11 1:10:06 浏览: 10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李 琦 李 倩

 摘  要:高等职业教育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决定了高职学生所学知识结构与普通高校学生存在差异。不同类型的知识传播途径也不同,高职教育应通过开放办学来强化隐含型知识教学以解决当前高职教育中存在的诸如市场定位不准确、办学观念不明确、教学资源不足、教学方法陈旧等问题。

    关键词:隐含型知识;高职;开放办学
    
    一、我国高职教育现存主要问题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全面进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这一新兴教育领域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部分院校市场定位不准确,专业设置不合理。(2)办学理念不明确,课程设置不合理,技能实践类课程不足。(3)教学资源不足,教学方法陈旧,难以适应培养目标的变化。结果造成高职教育毕业生质量不高,难以达到“高素质技能应用型”这一办学目标的要求,无法满足市场对“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通过毕业生就业统计可以看到,与传统本科高校相比,高职教育毕业生就业率较低,众多毕业生缺乏市场竞争力①。众所周知,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与传统高校本专科学生的培养模式不同,但二者差别具体体现在哪里,“如何确定出自己合理的办学思路与模式,培养出真正满足市场的高素质的技能应用型人才”,已成为当前众多高等职业教育院校急需解决的难题之一②。迈克尔.波兰尼对隐含知识的阐述,有助于我们从理论角度分析探讨高职教育开放办学的必要性及其途径。
    二、由知识理论看高职教育的开放办学
    目前众多高职教育院校与专业仍在沿用过去传统本科教育的教学理念与办学方式,从办学观念、素质教育、教学质量到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都带有传统高等教育的烙印,这与高职教育面向市场的培养目标不相适应。原因在于高职教育办学过程中面临着大量隐含知识的学习与信息的获取。
    1.隐含知识及其传播方式
    迈克尔.波兰尼在其著作《个人知识—迈向后现代哲学》一书中系统阐述了自己的知识分类理论,他将人类的知识按其性质区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显性的明晰知识(explicit knowledge),它可以用正式的语言、符号、数字、形象等明确表达,如语言陈述、数学公式、论文、专著、说明书、文档、便览等等,这类知识可以通过符号系统正式而方便地在个体和组织之间传播、扩散。然而,他认为明晰知识仅是知识海洋的一小部分,更为重要的一种是隐含知识(tacit knowledge),它很难用正式的语言明确表达,它是隐含于个人经历的专属知识,并包含着无形的因素,如个人的信念、观点和价值体系。隐含知识很难或不能以符号系统直接在个人和组织之间传播和扩散,它的扩散涉及到知识传播的情景条件和文化背景等复杂因素。波兰尼认为隐含知识是那些技巧性的、由情景限定的,个人独特体验到但未言说出或无法言说的知识,其中承载了个人的判断和责任。认识主体通过在特定环境条件下使用或交流知识,同时加入个人的意图、情感、体验和判断是隐含型知识的主要获取形式,而长期实践中积累的隐含型知识将构成个人独一无二的优势财富。
    在上述分类基础上、波兰尼提出知识的传播和扩散方式取决于不同知识类别。明晰知识可以纳入研究教学资料与传播程序,或以文件和数据库的形式来表示,并以合理的正确度进行传递。而体现个人经历的隐含知识,由于是个人认知和体验的结果,则难于直接通过书面或语言来传播和扩散。因此构建知识共享和心智达成一致的情景,创造一个知识发送源和知识接受者共同活动的情景场所,为隐含知识的外化传播提供有利条件,成为隐含知识学习与获得的必要途径③。
    需要强调的是,隐含知识和显性知识只是人为的类型划分;事实上,二者通常共同存在于同一事物之中。由于二者传播特点的不同,因而,客观上要求知识的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采取不同的方法与手段,以全面获取完整的知识内涵。
    2.高职教育中隐含知识分析
    高职教育所需掌握的隐含知识可以从学校与学生两方面予以分析。
    ①学校就业市场信息的获取
    高职教育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决定了其与就业市场的密切联系。市场变幻信息的及时准确获取,直接关系到高职教育专业与课程设置的合理性。而就业市场的变化包含了大量隐含知识,仅靠广播、报纸、杂志等明确的符号系统无法获得完整准确的市场信息。高职教育相关部门必须深入到企业层次,通过大量面对面的接触.才可能获取第一手的准确信息,为以后专业与课程设置决策提供必要的依据。
    ②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隐含知识
    从隐含知识的特性出发,结合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可以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学生需要掌握的隐含知识概括为四种类型:技巧、心智模式、处理问题的方式以及组织惯例。(1)技巧。“技巧”是描述个人行为的一个很重要的概念,许多技巧是很难用语言解释清楚的.如体操中的高难度动作,做精巧的木匠活,驾驶汽车,操作计算机等。技巧的掌握只有通过反复实践,从中去感受和体验。(2)心智模式。“心智模式”是根植于人们心中,影响人们了解世界,以及如何采取行动的许多假设、成见、价值观、信仰、观念或图像、印象等。人们通常不易察觉自己的心智模式以及它对行动的影响。不良的心智模式会妨碍学习.而健全的心智模式会帮助学习。学习如何将我们的心智模式摊开,并加以检视和改善,有助于改变我们对周围世界如何运作的既有认识。(3)处理问题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关于怎样完成事情的知识,通常包括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法论等。这类知识通常受人们心智模式以及过去处理问题方法等的影响,其方法也许只是一个念头,或是“上次采用过的方法”。在一些人看来是无头绪的问题.也许几分钟内就被善于解决问题的人解决了。而一旦问题得到解决,其解决问题的方法就一目了然④。(4)企业文化。企业许多隐含类知识存于企业文化中。它是行为者多次互动所形成的一种隐含经验类的行为规范。是在一种相对自主的气氛中被认同而起作用的隐含知识。企业文化也是一种组织技能,基于企业文化的隐含知识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基础。
    上述四种类型隐含知识是高职教育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应该学习与掌握的。其中包含着其综合素质与专业素质提高的必要内容。
   
学海网
3.开放办学与隐含型知识的获取
    所谓开放办学是指高职教育紧跟就业市场变化,通过“请进来,走出去”,取长补短,整合社会各方资源与信息,为我所用,培养出市场紧缺的技能应用型人才。目前的高职教育院校与专业大多是由传统高校专业转变而来,无论市场意识还是办学所需的各项软硬件环境,都难以满足大量隐含知识学习的需求。这也正是造成上面所分析的当前高职教育所面临问题的根本原因。在自身办学条件与资源不足情况下,开放办学、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应该成为高职教育获取隐含知识与信息、办好专业教学的必要途径。
    三、高等职业教育开放办学的途径分析
    1.融入地方企业集群
    地方企业集群是当地同一产业的企业以及该产业相关产业和支持性产业中的企业在空间上的集聚。专业化生产以及大量隐含知识与信息的密切交流成为企业集群竞争优势所在。高职教育应该走出校门,通过为企业培训员工、建立企业实习基地、就业学生回访、与企业座谈、研讨、讲座、进行课题研究等方式溶入企业集群中.与相关企业建立密切合作,努力使自己发展成为相关企业集群链条中的重要一环⑤。通过大量正式与非正式的密切接触,获取自身所需要的隐含的人才需求信息,指导办学目标与专业、课程的设置,甚至是教学方法的改进。
    2.强化实践性教学,建立实训基地
     实训基地是高职学生专业隐含知识获取的主要平台。可大致分为校内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和企业实习基地三种类型。校内实训基地是高职专业学生初步将所学课本理论知识用于实践操作的场所。主要功能是实现课堂无法完成的技能操作,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系统、规范、模拟实际岗位群的基本技能操作训练。在环境和总体设计上要具有社会开放性,不仅可以为校内学生提供基本技能实训场所,而且能承担各级各类职业技能的培训任务,为社会提供多方位服务,成为对外交流的窗口和对外服务的基地。校外实训基地是学校在自身资源不足情况下,通过与其他院校横向合作,互通有无,实现学校之间、专业之间的教学资源共享。它不仅可以使学生实践技能得到提高,而且可以体验到不同的校园文化与氛围。企业实习基地是指在学校能控制状态下,按照人才培养规律与目标,与校外企业合作对学生进行职业技术应用能力训练的教学过程@。它不但能够使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下完成职业技能的培训,而且为学生提供了更具体真实的企业文化与管理氛围,使学生更深切的体会到企业运营管理中隐含的人文因素与专业知识。
    相对稳定、产学结合、合作办学以及“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应是各类实训基地建设的基本原则。⑦实训基地应尽可能贴近生产、技术、管理、服务第一线,让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得到实际操作训练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在技术要求上应该具有专业领域的先进性,使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学到和掌握本专业领域先进的技术路线、工艺路线和技术实际应用的本领。
    3.丰富校园文化,提高综合素质
    良好的校园文化本质是一种人文环境和文化氛围,其中包含大量高职素质教育所要求的隐含知识内容。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隐含知识的传播提供了必要的情景平台。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开放健康的校园文化活动,搭建传播平台,培育自身特色学术氛围与学习传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心理素质、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在实践中使学生学会正确处理人际关系,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通过定期与不定期举办学术讲座.邀请校内与校外专家、企业家结合自己的成功经验与研究领域,生动具体传授专业隐含知识。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加或指导学生自己组织校内外专业竞赛,提高学生专业素质与表达组织能力。可以通过建立专业学习小组、专业研讨会、读书会,甚至自办专业报纸等手段,为学生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提供场所与机会。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既丰富了业余生活,又锻炼了学生、提高了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4.培养“双师型”师资力量
    教师是学生知识获取的重要来源。只有高职教师自己拥有必要的专业隐含型知识,才有可能作到在教学实践中指导、帮助学生。“双师型”师资是高职教育对教师的客观要求,其实质就是高职教师知识结构的完善与提高。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取过程,实际就是教师获取必要专业隐含型知识的过程。然而,仅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是不够的,在条件允许前提下,教师还应该深入企业一段时间,通过一线的操作实践.进一步丰富自身的专业隐含型知识。学校可以通过外派培训形式培养“双师型”师资,也可以通过外聘形式,满足专业教学的实际需要。
    5.充分发挥多媒体及网络作用
建立在现代计算机技术基础上的电子实验室及其仿真模拟实验过程,为高职学生隐含知识的学习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有利条件。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大量隐含信息的获取提供了必要的平台。因此,高职教育应该充分发挥新技术手段在隐含知识教学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①王英杰.试谈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趋势及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困境与出路闭.比较教育研究,2001,(3).
②姜大源.论职业教育专业的职业属性闭.职业技术教育, 2002,(22)11-12.
③迈克尔.波兰尼,个人知识——迈向后现代哲学[N],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
④何亚平.试论科技文化的价值观系统[A],转引自全国“科技文化与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浙江大学科技与社会发展研究所编,2000.12-16
⑤鲍遭苏.中国高职如何走向一流[J]《中国教育报》2004年7月4日第3版
⑥、⑦建21世纪高职教育新体系[J].教育与职业,2000,(2)
学海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