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教案 > 文化课 > 《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教案

免费下载《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教案

  • 资源类别:教案
  • 资源分类:文化课
  • 适用专业:毛邓三
  • 适用年级:大学
  • 上传用户:dangerys
  • 文件格式:word
  • 文件大小:32.90KB
  • 上传时间:2017/12/1 23:31:12
  • 下载次数:0
  • 浏览次数:0

安全检测:瑞星:安全 诺顿:安全 卡巴:安全

资料简介

《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教案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党初步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理论成果和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提供了重要基础;掌握社会主义的本质理论,认识发展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党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推动人类文明的革命力量。
重点与难点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2、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3、发展是硬道理
教学手段与方法 启发式教学
教学过程:(包括授课思路、过程设计、讲解要点及各部分具体内容、时间分配等)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开始了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就开始探索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走出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场探索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理论成果,同时也发生了一些失误。
这一探索过程大致可以分三个阶段:56.4《论十大关系》—57.2《正处》,是毛泽东探索的正确发展阶段;57下半年---66年文革爆发前,是探索的曲折发展阶段;66.5—76.10,是陷入歧途的阶段。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取得的理论成果(56.4—57.2)
(一)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选择苏联模式的原因
毛泽东:新中国成立初期,“因为我们没有经验,在经济建设方面,我们只得照抄苏联”,“这在当时是完全必要的。”
1、因为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它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突出成就显示出苏联模式的威力。
(1)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上实现了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国家工业化,增强了综合国力;
(2)到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全国基本上完成农业集体化。
2、因为“二战”后形成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阵营的尖锐对立。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
●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军事工业,忽视轻工业,农业;
●强调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的公有制,排斥私营经济和个体经济。
●主要依靠计划管理,轻视市场作用等。
我国建国初期照抄苏联模式,在恢复国民经济、保证重点建设和保障人民生
活等方面的确发挥了重要作用。“一五”期间,正是运用这种体制,初步奠定了工业化的基础。
(二)毛泽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1956年,国内外形势出现重大变化。
国内,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化,同时也潜藏着大量的社会矛盾。社会主义改造的缺点和不足在1956年并没有充分暴露出来,在巨大的胜利面前,这些问题也容易被人们忽视,对这些问题可能引起的社会矛盾及其后果,缺乏应有的认识和思想准备。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1956年底及其以后,这些潜藏的问题开始显露出来。个别地区甚至出现了农民闹退社、工人罢工、学生罢课等严重事件。毛泽东逐渐觉察到苏联模式的某些弊端,开始意识到苏联的一些经验并不完全适合中国的实际。
国际上,恰在这时国际共运形势发生了变化。1956年苏共20大。这不但冲破了长期以来人们对斯大林的神化,也暴露了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弊端。打破了对苏联模式的迷信,开始感到有必要按照中国的实际情况寻找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这种国内国际大变动的历史背景,促使共产党人必须慎重考虑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到底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的问题。1955年底,他在党内首先提出了如何以苏联经验为鉴戒,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问题。从1955年底至1956年间,毛泽东、刘少奇等党的领导人,从不同的方面提出了许多重要的观点。刘少奇在听取汇报时明确提出,对苏联的经验应该有所学、有所不学。毛泽东指出,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不能盲目地学,不能一切照抄、机械搬运。吸取斯大林所犯错误的教训,最突出的是反对个人崇拜,维护集体领导原则,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等。
1956年苏共二十大以后,毛泽东向全党明确提出,要“以苏为鉴”,走自己的路,实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
(1)1956.4发表《论十大关系》---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理论观点,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从1956.2开始,毛泽东用了2个月的时间先后听取了中央34个部委的回报。1956年4月,在经过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毛泽东作了《论十大关系》的重要讲话。指导思想就是围绕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方针,深刻论述了正确处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主要讨论了经济问题。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带有全局性的十个问题,即十大关系:农、轻、重;沿海与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党与非党的关系;革命与反革命的关系;是非关系;中国与外国的关系。他讲这些关系,从理论上讲是正确的。后来邓小平提出“这篇东西太重要了,对当前和以后,都有很大的针对性和理论指导意义。”
1956.9八大分析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任务是正确的:1953-1956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之后,剥削阶级被消灭,即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变成了人民对于建立先进工业国与落后的农业国之间的矛盾,经济文化的需要同不能满足需要之间的矛盾。现在的表述:人民对于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刘少奇的表述:先进的生产关系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这种提法现在不提,为什么?容易造成误解因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没有先进的生产力那来的先进的生产关系?即生产关系的建立没有根据。但是,这几种表述,其精神是一致的。八大提出的任务:是开展经济文化建设。
(2)1957年2月毛泽东作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
1957.2《正处》:社会主义矛盾论断——仍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但不是对抗性的矛盾。因为任何社会的基本矛盾都是一样的,但阶级社会表现为对抗性。社会主义社会不是对抗性的,他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来解决。既然有矛盾就要求我们进行调整。现在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提法是正确的,而且要严格区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方法不一样。
所以毛泽东在《十大关系》、八大、《正处》(民主即和谐),在经济上政治上都提出了正确的观点。
二、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曲折发展(57下—1966)
“曲折发展”:是探索中遇到了挫折,却又在向前发展。其中突出的特点是,一个是比较正确的趋向,一个是错误趋向。出现了党的指导思想上两个趋向并存的局面。
错误的发展趋向,主要指经济建设上急于求成的“大跃进”,从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到庐山会议“反右倾”,再到八届十中全会以后阶级斗争扩大化的“左”倾错误。如:在经济建设上急于求成;在观察和处理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时,容易阶级斗争化;在党内生活中,容易把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中产生的不同意见视为“阶级斗争”、“路线斗争”,导致党在指导思想上逐渐发生了“左”偏差,直至发展成“文化大革命”的严重错误。(p98三 点)
比较正确的趋向主要是指:1959年庐山会议以前八九个月的纠左、1960年冬天提出的“八字方针”、1962年“七千人大会”和以后调整经济的努力,积累了一些正确和比较正确的实践经验。主要表现在:(p98)
正确的理论成果主要包括:
●毛泽东提出的社会主义划分成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和不发达的社会主义两个阶段;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社会主义要反对平均主义,重视商品生产和交换、价值规律的作用;社会主义建设是艰难的、复杂的、长期的;社会主义要防止和反对帝国主义的“和平演变”;社会主义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就无法提高;“两个中间地带”和“三个世界划分”;中国永远不称霸;党际关系不应影响国家关系等等理论观点。
●陈云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观点:即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工商业的主体,个体经营是补充;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自由生产是补充;国家市场是社会主义统一市场的主体,自由市场是补充。
●刘少奇提出要走自己的路;要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要用经济办法管理经济等观点。
●周恩来提出知识分子绝大多数是劳动人民的知识分子,科学技术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关键性的作用,等观点。
●朱德提出要搞多种经营等观点。
●邓小平提出要整顿工业企业,实行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等观点。
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取得了上述一些正确的理论成果,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在实践中坚持下去,甚至出现了严重的背离:主要是1957年以后,“左的思想开始抬头, 出现了一些严重错误,如 “大跃进”, “文化大革命”。这些错误的根本原因在于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完全搞清楚。
总的来说,第一代领导集体探索中的成功经验是其主体。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开辟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是邓小平提出“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前提和条件,为中国共产党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提供了基础。
第二节 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
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知道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也走了很大的为弯路。到底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邓小平解决了这个问题。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邓小平同志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不断提出和反复思考的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而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关键是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指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以无产阶级专政为基础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基础上,进一步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邓小平同志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对这个问题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做出了科学的回答。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是邓小平理论的一个核心内容,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一大理论贡献。
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
(一)本质理论的提出过程
1、革命领袖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基本思想(对社会主义认识的三次飞跃)
第一阶段,马克思、恩格斯把社会主义由空想发展为科学理论
社会主义经历了一个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过程。
19世纪早期,出现了空想社会主义著名代表人物,他们是法国的圣西门、傅立
叶和英国的欧文。他们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罪恶,对未来的理想社会提出许多美妙的天才设想。他们企图建立“人人平等,个个幸福”的新社会。这些思想对启发和提高工人觉悟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空想社会主义只是一种不成熟的理论,他们不能揭示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和发展规律,不懂得阶级斗争,不认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所以他们的社会主义只能是一种无法实现的空想。当无产阶级成长为独立的政治力量,就需要有一个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革命理论来代替它。
马克思恩格斯依据他们所处的时代,他们把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消灭剥削以后建立的新社会,一般称作共产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又分为两个阶段,其低级阶段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社会主义社会。设想概括为:社会主义社会是高于资本主义并在资本主义所创造的巨大生产力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种更高形态的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是一切生产资料归全社会占有的单一公有制的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是从资本主义社会脱胎而来的保留旧社会痕迹的社会,在消费品分配上实行按劳分配原则。
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主义的构想:
马克思:《共产党宣言》,对社会主义社会的概括是:“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恩选集》V1P294)
在《祖国纪事编辑部的信》:共产主义是在保证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同时又保证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形态
马克思提出,人类的解放包括两个阶段:一是政治解放(人身自由,言论、游行、罢工、选择职业、结社等 ),这个任务是谁来完成的?资产阶级。二是人类的解放(经济解放或社会解放),这个任务是无产阶级通过社会主义革命完成。
恩格斯 :“一切政治斗争都是阶级斗争,而一切争取解放的阶级斗争,尽管它必然地具有政治的形式(因为一切阶级斗争都是政治斗争),归根到底都围绕着经济解放而进行的。”(《马恩选集》V4P251)
马克思恩格斯所有对社会主义的概括都是抓住了经济。
●马克思和恩格斯预见的未来社会主义社会具有以下重要特征:
全社会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消灭了私有制;
有计划地进行社会生产,没有商品和货币;
在消费品的分配上实行按需费配;
社会主义的国家开始消亡;
社会主义社会人们将获得自由和全面的发展。
第二阶段,对社会主义认识的第二次飞跃:从理论到实践
列宁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已经不同于马克思恩格斯,他是在实践中认识社会主义的。十月革命前,列宁对社会主义的看法和马克思基本一致。十月革命以后,列宁强调一定要以实践而不是以书本作为认识社会主义的标准。列宁当时讲了两句有名的话语。第一句:“现在一切都在于实践,现在已经到了这样的一个历史关头;理论在变为实践,理论由实践赋予了活力,由实践来修正,由实践来检验”;第二句:“对俄国来说,根据基本争论社会主义纲领的时代也已经过去了,我深信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今天只能根据经验来谈社会主义。”
十月革命后,1918年俄共(布)在讨论第二个党纲时,列宁指出:我们不能阐述社会主义的特征,社会主义将来是个什么样子,什么时候达到完备的形式-——这些我们不知道,也不能说。列宁虽然没有全面概括社会主义特征,但他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提出过一些重要的观点。在实行新经济政策时,他初次探索社会主义与商品货币的关系;并始终强调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后,要把发展生产力提到首位;多次论述了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对于建立社会主义物质基础,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意义;社会主义必须大力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加强教育。提出了两种所有制思想,即公有制和合作制
列宁(《关于修改党纲的报告》):人类从资本主义只能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即过渡到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和产品的按劳分配。
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一方面作出了一定贡献: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两种公有制形式;必须保存商品生产和利用价值规律。另一方面,凝固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政治上高度集权,经济上高度集中,文化上高度单一,形成“斯大林模式”(苏联模式):高度集权的无产阶级专政国家+大一统的计划经济+单纯的公有制+单纯的按劳分配。
之后,斯大林时代,创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模式。这个模式就是在党的领导下,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保卫社会主义祖国。斯大林时代的社会主义是什么?就是强调公有制程度越高越好,强调实行计划经济,强调发展重工业,强调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
我国传统的关于社会主义的观念,从认识根源上来说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有关论述,二是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对社会主义认识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在生产关系方面,认为社会主义就是要建立单一的公有制,搞“一大二公”,割资本主义的尾巴;二是认为社会主义经济就是高度的计划经济;三是农村集体经济管理追求集中和统一。当时,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认识就是这样一个水平。所以,当时对社会主义的普遍认识,就经济方面来说就是公有制、按劳分配和计划经济,即它同资本主义经济的区别所在。这些方面被概括为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或本质特征。
第三阶段,对社会主义认识的第三次飞跃:从传统到现代
社会主义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随着实践的变化,认识也会随着变化。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科学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实现了对社会主义认识的第三次飞跃。
2、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有一个渐进的过程。中间历经12年的时间。
第一阶段,邓小平认为只有先解放思想才能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邓小平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经验时,多次讲到我们过去对于什么叫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发展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是完全清楚的,并没有完全搞清楚,他认为我们的经验教训有许多条,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这个概念,以往有关的论述社会主义的著作一般都是同分析社会主义的特征或基本特征联系在一起的。例如,通常都把公有制、按劳分配、计划经济称为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有时还加上无产阶级专政、马克思主义指导等,邓小平是从中抽象出“社会主义的本质”这一范畴,从更深的层次上使人们科学地理解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从而也为探索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新的道路和方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应当指出,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确实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概念,但仅此还不能正确理解社会主义。以公有制为例,公有制无疑是社会主义的特征,没有公有制就没有社会主义,这种观点无疑是完全正确的。但是,能不能认为无论在什么条件下,公有制的范围越广,公有化程度越高,就越能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过去我们确实是这样理解的。但实践却否定了这种看法。改革开放之前,我们越是搞一大二公,离社会主义要达到的目标越远。所以,仅仅了解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是不足以搞清出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这种观念根深蒂固。所以,80年代初,开放之处,许多新政策同传统的观念和做法大相径庭,有些还在过去一再造到批判,人们不理解。所以需要解放思想。20世纪80年代初期,邓小平在会见外国政府领导解释我国的改革开放的时候,就多次从社会主义的目的和目标层次去论述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他在同安比亚总统卡翁达的谈话中就指出,任何革命都是扫除生产力发展的障碍,现在我们正在摸索比较快的发展道路。他强调他说:“不解放思想不行,甚至于包括什么叫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也要解放思想。”(《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12页)1980年,他在会见吉内亚总统杜尔指出:“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本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13页)又说,“根据我们自己的经验,讲社会主义,首先就是要实生产力发展,这是主要的。只有这样,才能表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对不对,归根到底要看生产力是否发展,人民收入是否增加。这是压倒一切的标准。空讲社会主义不行,人民不相信。不管你搞什么,一定要有利于发展生产力。”他还特别提出“要研究一下,为什么好多非洲国家搞社会主义越搞越穷。不能因为有社会主义的名字就光荣,就好。”(《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13页)邓小平第一次提出 “社会主义本质”这一概念。这是邓小平对社会主义认识的开始。
第二阶段,邓小平开始陆续从反面提出什么不是社会主义(80年代初)。邓小平从实际出发,通过否定(什么不是社会主义)达到肯定(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思维方法来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他先是提出:“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总不能叫社会主义。人民生活长期停止在很低的水平总不能叫社会主义。”(《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12页),进而强调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55页)。使用这种方法,邓小平后来又陆续阐述了“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这是邓小平对社会主义认识的不断深化,也是他有别于他人阐述社会主义问题的新方法、新思路。
第三阶段,邓小平逐渐明确了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必须遵循的原则(80年代中期)。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的改革加快了步伐。对于我们的经济改革,国内外都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改革会使中国放弃社会主义,有的则认为不会放弃社会主义。1985.8,邓小平在回答中国的改革是否放弃社会主义时,又一次提到社会主义本质这个概念。1985年邓小平在全国科技会议的讲话中指出:“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11页)发展生产,增加人民收入,最终是为了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所以,他在有的讲话中还直接用共同富裕来代替增加人民收入。1986.9,他在回答美国记者关于致富光荣的口号同社会主义的关系时说:“不能有穷的共产主义,同样也不能有穷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财富属于人民,社会主义的致富是全民共同致富。社会主义的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致富。我们允许一部分人先好起来,目的是更快地实现共同富裕。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的政策是不使社会导致两极分化,不会导致富的越富,贫的越贫”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72页)这表明邓小平不断尝试着对社会主义本质进行概括性的表述。
1990--1993年,邓小平曾先后四次谈到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的极端重要性。
1990年7月3日,邓小平在视察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场馆时警告说:“中国有十一亿人口,如果十分之一富裕,就是一亿多人富裕,相应地有九亿多人摆脱不了贫困,就不能不革命啊!九亿多人就要革命。所以,中国只能搞社会主义,不能搞两极分化。”(冷溶《邓小平年谱》1975-199,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1317页。)他认为,现在有些地区,允许早一点、快一点发展起来,到一定程度就要调节分配。
1992年2月在视察南方的谈话中,邓小平尖锐地指出:“如果富的越来越富,穷的越来越穷,两极分化就会产生,而社会主义制度就应该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解决的办法之一,就是先富起来的地区多交点利税,支持贫困地区的发展。”(《邓选》v3p373)他期望到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
1992年12月,邓小平在阅读了《中国将成为最大的经济国》和《马克思主义新挑战更加令人生畏》这两篇文章后指出,“中国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一定要考虑分配问题”,“如果仅仅是少数人富有,那就会落到资本主义去了。要研究提出分配这个问题和它的意义 ”。他再一次期望“到本世纪末就应该考虑这个问题”。(冷溶《邓小平年谱》1975-199,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1356页。)
1993年9月邓小平在与弟弟邓垦谈话时再一次讲道:“十二亿人口怎样实现富裕,富裕起来之后财富怎样分配,这都是大问题。解决这个问题比解决发展起来的问题还困难。”邓小平又警告说,“少部分人获得那么多财富,大多数人没有,这样发展下去总有一天会出问题。分配不公,会导致两极分化,到一定时候问题就会出来。这个问题要解决。”(冷溶《邓小平年谱》1975-199,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1364页。)
邓小平真是高瞻远瞩。据调查,我们现在的基尼系数已经了国际公认的警戒线。。这种收入差距的扩大表现在城乡最为明显,研究报告表明,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1984年是1.8倍,1995年为2.5倍,2004年达到3.2倍,如果把城市居民的各种补贴和非货币收入也计算在内,其差距可能达到5倍以上。迅速扩大的贫富差距和分配不公,已成为阻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影响社会和谐不可忽视的因素。据统计测算,“十五”期间,中国各类社会案件数量急剧上升,诉讼金额占GDP的7%。1986年以来,中国治安案件的年均增长速度超过了10%。邓小平早就预见到,解决贫富差距、收入分配不公平的问题是势在必行。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的召开,为解决这一世纪性课题“给出了答案”:明确提出了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原则和政策,强调要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高收入,规范个人收入分配秩序,努力缓解地区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这表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开始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开始了一个新的发展趋向:由“先富”到“共富”的转变。邓小平提出的“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的世纪课题,被提到了治国理政的重要议程。
第四阶段,邓小平在明确了什么不是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制度必须遵循的根本原则之后,1992年视察南方时,对社会主义本质做出了科学的、精辟的、完整的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3页)(教材p100)
邓小平是第一个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对社会主义本质进行概括的人。
什么是本质: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决定事务的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
黑格尔:某事物的存在必有其充分的根据,而根据就是内在存在的本质,而本质就是根据。
[唯物辩证法认为,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事物内部最深刻、最稳定、最高层次的东西,贯穿于事物发展的全过程。社会主义本质是对社会主义根本属性的理论概括,是社会主义最核心、最根本、最实质的内容。是社会主义区别于其他社会的内在质的规定性。特征是本质的外在表现,具有变动性特点。本质高于特征,决定特征,具有稳定性特点。社会主义特征是对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理论概括。]
即有这个东西在就有这个事物。社会主义若不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就没有了。邓小平又从反面来论证: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只能是共同富裕;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即没有民主就没有公有制和按劳分配。
所以,邓小平概括了5句话,28个字,精炼,反映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把生产力标准用上了;二是物质利益原则。这恰恰是毛泽东留下的两个教训,邓小平遵循国情,本质论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这两点。
为什么不能反和平演变?生产力水平问题。如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年薪150万港元,北京、清华教授年薪4万人民币。所以,马克思说:“任何革命不是为了纯粹的思想信仰,而是切实的物质利益”“思想一旦离开物质利益,就会马上使自己出丑”每个人的活动都与物质利益有关。
蒋介石到台湾后也总结经验:一是腐败,所以清党;二是不是被毛泽东打败了,而是叫中国的农民打败了,所以经济上也土改,高价从地主手里买地,低价卖给农民。
(二)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一方面他突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本质中的地位;另一方面阐明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内容,体现了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统一的角度认识社会主义。
1、从生产力角度来看:社会主义社会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社会。
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首要本质,这是邓小平一贯坚持从生产力角度认识和理解社会主义科学思想的集中反映。他说:“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0页)
邓小平为什么突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本质中的地位,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实践意义和时代特征。从历史上说,我们之所以在很长时间内没有完全搞清楚社会那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根本上说是因为没有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手要任务,没有看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起来以后仍然有一个解放生产力的问题。从现实意义上来说,中国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表现得更加尖锐。解决中国所有的问题的关键在于发展,因此必须突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地位。从时代特征来说,当今世界应付时代挑战的核心是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努力使我们的综合国力走在世界的前列。所以强调发展是硬道理。只有深刻认识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才能提高一心一意搞建设的自觉性。总之,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和解放生产力是统一的,只有把二者统一起来,才能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本质。
2、从生产关系的角度来看:社会主义社会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的社会。
前人把生产关系分成三个方面:生产资料归谁所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何;产品如何分配,而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恰恰是生产关系第二点的具体体现,这也是对社会主义社会中人与人关系的一个最好的表述。把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两项根本原则是邓小平的一贯思想,但邓小平在概括社会主义本质时,没有从这两方面着手,而是从生产关系内容之一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着眼,反映了邓小平观察社会主义问题的新角度,是一种区别于传统社会主义观念“一大二公三纯” 的新思想、新观点。同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相比,它更直接地体现了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不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对体现社会主义本质有多么重要的作用,但如果不和发展生产力的目的联系起来,仅仅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本身,毕竟不能判断社会制度的性质。而发展生产力的直接目的,则集中地表达了不同社会制度的性质。
3、它体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社会形态之间的区别在本质上是生产方式的区别。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既讲了“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又讲了“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全面揭示了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避免了从生产力或生产关系的单一角度认识社会主义本质易产生的弊端。只讲生产力不讲生产关系,易导致混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的错误倾向,反之走向另一极端。资料表明,日本在1960年的国民生产总值与我国基本相当,而1985年竟比我国高4倍,原因之一在于传统的社会主义忽视生产力的发展,一味追求生产关系的纯洁性,企图以“先进”的生产关系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结果使生产力发展受到了很大的破坏。
4、它突出了社会主义的目的: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从社会意识角度来看:社会主义社会是实现了共同富裕的社会。
邓小平明确提出:“我们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我们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是为了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就是要反对两极分化,这就叫社会主义”(《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55、195页),但我们还要看到,邓小平所提到的共同富裕决不等于同步富裕。当然允许一部分人或地区先富裕起来是手段,而共同富裕才是最终目标。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中国要解决十几亿人口的发展问题,如果搞资本主义,可能有少数人富裕起来,但大量的人会长期处于贫困状态,如果富的越富,穷的越穷,就会产生两极分化。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在根本目标上的体现。它既说明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应是富裕;也说明了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应是共同富裕。
对任何社会来说,都不只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问题,同时还有一个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目的和结果的问题。社会主义就其本质来说,是一个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社会,这是它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但仅有这一点还没有把社会主义的本质完全讲清楚。资本主义也要在某种意义、阶段和程度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当然它对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是有限的,在这一点上社会主义应当优于资本主义。但同时还有更为重要的一点,资本主义即使能够发展生产力,其成果也不属于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社会财富只能归少数人占有。资本主义再发达,它也不是一个健全合理的社会。社会主义的优越性,除了它容许社会生产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得到发展以外,还有重要的一条,就是邓小平讲的“社会主义财富属于人民,社会主义的致富是全民共同致富”。离开共同致富,离开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发展生产力就没有任何实际的意义。
1986.9.2,CBS(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记者迈克.华莱士问邓小平:“现在中国领导人提出来致富光荣的口号,我们资本主义国家很多人感到很惊讶,这个口号同共产主义有什么关系?”邓回答:“致富不是罪过,但是我们讲的致富不是你们讲的致富,社会主义的财富属于人民,社会主义的致富是全民的共同致富。我们的政策是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好起来,目的是更快地实现共同致富。”
5、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
邓小平在谈到社会主义本质时并没有把它限定在凝固的时空中,而是用了五个动词:“解放”、“发展”、“消灭”、“消除”、“达到”,在动态中生动地描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表明了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马克思、恩格斯是侧重于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角度来预测未来社会的,如高度发展的生产力,全部生产资料归社会直接占有,消灭商品货币关系,消灭阶级、阶级差别,国家将逐步自行消灭,人将获得自由全面发展等,静态分析)准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本质是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对于促进解放思想、推进改革开放,特别是对于坚持“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完成本世纪头20年我国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包含的内容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其中三方面内容是相互联系的。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前提,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手段,实现共同富裕是最终目标,缺少任何一个方面都不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的完整准确的表述。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这一新概括,反映了人民的利益和时代的要求,廓清了不合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模糊概念,摆脱了长期以来拘泥于具体模式而忽略社会主义本质的错误倾向,深化了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
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
提问:邓小平理论的主题是什么?
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会社会主义。
本质论首先是科学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然后对怎样建设会社会主义进行了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
邓小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对社会主义本质进行了概括。
马克思、列宁是从目的和手段两个方面认识社会主义:
马克思:《共产党宣言》:“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恩选集》v1p294)这是从目的上概括。“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 实际上后面的一句话就是建立公有制(《马恩选集》v1p286)这是从手段上实现社会主义。
列宁:“社会主义就是消灭阶级”(《列宁选集》v4p64)即不仅消灭剥削阶级,而且要消灭劳动阶级。这是从目的上概括社会主义。《四月提纲》:“人类从资本主义只能直接过渡社会主义,即过渡到生产资料的公有和按每个人的劳动量分配产品。我们党看得更远些,社会主义必然会逐渐成为共产主义,而在共产主义的旗帜上写的是: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列宁选集》v3p64)这是从手段上概括社会主义。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从表面上看把手段全部舍弃了,只在目的性上概括。其科学性在于:继承了马列主义,又发展了马列主义。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共同富裕两个目的。抓住了目的性来概括,实质上把手段、目的巧妙地结合起来了。因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只能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前提;达到“共同富裕”这个最终目的只能产生于公有制和按劳分配这种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而不能依靠私有制和与之相适应的分配方式去实现。在私有制的社会里,剥削阶级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就不再发展生产力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隐含着实现社会主义的手段。在私有制的条件下能不能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办不到!,所以,一定要有公有制和按劳分配。
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相对于社会主义根本目的这个更高层次的本质来说,他们是实现本质的手段。当然这并意味着手段是无足轻重的,因为离开实现目的的手段,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无法实现的。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的观点来说,目的和手段是相对的,在这个层次上作为目的的目标,在更高层次上可以使手段。公有制、按劳分配对社会主义来说同样既是目的又是手段
邓小平说:不争论!,因为具体手段就多了。有人概括200多字,越发使社会主义模糊,又是计划经济又是市场经济。列宁:将来完全实现社会主义的时候,在大城市里用黄金建厕所。意思是,黄金与其他产品一样,没有特殊的价值。现实的社会主义国家不可能实行产品经济,不用交换生产力就能高度发展。要搞市场经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什么能够避免经济危机?因为向东方学了计划经济。如美国生产了8000个核弹头,就能够保持在世界上的霸主力量,这就是计划。苏联又3万个核弹头,分布在俄罗斯、白俄罗斯、塔吉克斯坦、哈萨克斯坦、乌克兰。因为实行计划经济的条件前提是,马克思说:工人站在生产过程的旁边(自动化和信息化);生产关系已是生产资料全社会战占有。现在这两条我们都不具备。所以说,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不是凭人们的主观愿望可以实现的,他们需要社会生产力的大发展为其提供物质基础。在这种物质基础创造出来之前,仍然会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剥削现象和出现两极分化的可能。因此邓小平在表达社会主义本质的时候,把社会主义的目的确定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使用了“解放”、“发展”、“消灭”、“消除”、“达到”这样具有动态性质的概念,表明实现社会主义的本质,最终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社会主义的本质和优越性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由低级到高级、由不完善到逐步完善的发展过程而逐步地得到充分体现。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特点: 突出生产力基础地位,坚持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目标的层次性;突出社会主义价值目标;内涵的全面性和辩证性。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
1、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奠定了邓小平理论的科学基石。我国传统的关于社会主义的观念,从认识根源来说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有关论述,二是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此外还有传统观念和习惯势力,如平均主义就是公平观。所以当时对社会主义的普遍认识,就经济方面说就是公有制、按劳分配和计划经济。对社会主义这样认识,其逻辑必然是:要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就是要努力扩大社会主义公有制、按劳分配和计划经济的范围,努力提高公有化的程度和计划经济水平,努力创造条件减少社会主义社会中体现资本主义旧社会参与和痕迹的因素,也就是搞“一大二公,但在实践中却没有带来预期的效果,相反是生产力赖以发展的生产关系频繁变更,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澄清了对社会主义的错误认识与模糊观念。克服和纠正了以往片面强调生产关系,忽视生产力的教条主义倾向;排除“姓资姓社”对改革开放的纠缠和干扰。
2、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对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社会主义本质论为我们探索社会主义制度的有效实现形式开辟了道路,为我们党制定各项路线方针政策提供了依据。
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特别是先进生产力。邓小平多次明确地强调:“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16页)1992年他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
一、发 展 才 是 硬 道 理
1992年邓小平南巡中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
1、发展才是硬道理,把发展生产力做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
《共产党宣言》: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总量。
邓小平:“社会主义优越性,归根到底是要大幅度发展社会生产力,逐步改善、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2、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
邓小平:如果说新中国成立后我们有缺点,那就是对发展生产力有某种忽略。
3、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
中国发展,世界和平越靠得住;解决全球发展问题,也需要中国的发展。
●见案例:发展中的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
二、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进一步指出:“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它丰富了邓小平关于“发展才是硬道理”思想的内涵,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认识。
(一)能不能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
(二)坚持以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一条主要经验。
三、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一)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大力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是中国共产党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
(二)党如何代表先进生产力
1、党要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就要使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不断体现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
2、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必须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和创造才能。
3、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必须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努力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观点的提出及发展
●马克思主义强调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毛泽东强调采用科学技术搞社会主义建设;
●周恩来提出“向科学进军”的口号;
●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江泽民提出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发展生产力的主要标志,科学的本质在于创新,要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
●胡锦涛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
(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内涵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决定现代生产力发展的第一要素。 科学技术的功能决定了它的第一生产力的地位。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是通过渗透、融合并武装生产力的全部要素,使其发生重大变化,进入生产过程的方式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的。
(三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意义
1、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理论;
2、为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奠定了理论基础;
3、有助于增强广大劳动者的科技素质和全民族科技意识;
4、为实现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指明了现实途径;
5、有利于造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
(四)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战略
科教兴国战略: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
人才强国战略: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视野中,把人才作为推进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努力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把我国由人口大国转化为人才资源强国。








资料文件预览
共1文件夹,1个文件,文件总大小:113.50KB,压缩后大小:32.90KB
  • 《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教案
    • Microsoft Word文档教案.doc  [113.50KB]
下载地址
资料评论
注意事项
下载FAQ:
Q: 为什么我下载的文件打不开?
A: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解压密码都是www.xuehai.net,如果无法解压,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
Q: 我的学海币不多了,如何获取学海币?
A: 上传优质资源可以获取学海币,详细见学海币规则
Q: 为什么我下载不了,但学海币却被扣了?
A: 由于下载人数众多,下载服务器做了并发的限制。请稍后再试,48小时内多次下载不会重复扣学海币。
下载本文件意味着您已经同意遵守以下协议
1.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2.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3. 学海网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4.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5. 本站不保证提供的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