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浅谈高职院校文化建设

浅谈高职院校文化建设

日期: 2010-3-3 18:54:29 浏览: 48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未知

摘要:在对奥尔托加•加塞特关于大学的文化传授这一大学最基本的功能加以阐述的基础上,可以针对高职教育的性质提出高职院校也应承担起文化传授使命的命题,并对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相关途径加以探讨。
关键词: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奥尔托加•加塞特
奥尔托加•加塞特是20世纪西班牙著名的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他一生从事过教师、作家、出版商兼编辑、哲学家、政治家等多种职业,丰富的社会经历和敏锐的思维使他具有一般学者所不具备的广阔视野,并在众多领域取得成就。《大学的使命》是他在应马德里大学生联合会邀请所作的关于高等教育改革问题的讲演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作者紧扣西班牙乃至欧洲高等教育面临的问题,痛快淋漓地剖析了当时欧洲大学的弊端,进而提出与论证了自己独特的改革思路。
奥尔托加•加塞特在《大学的使命》一书中剖析了欧洲社会与大学存在的弊端:“欧洲大学忽视文化的教学或传播活动,大学所培养出的工程师、内科医生、律师、科学家等是有知识无文化的新生的野蛮人。”“欧洲正经历着一个极度无文化的时代,社会形势动荡”。他由此提出要对大学进行改革,要加强大学的基础功能尤其是文化传授的功能。笔者由《大学的使命》联想到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目前,我国的高职教育已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因此加快高职院校的文化建设已显得十分必要。
奥尔托加•加塞特关于大学文化传授功能的阐述
奥尔托加•加塞特在《大学的使命》一书中提到,大学的职能除专业教学与科学研究、新科学家的培养之外,还有文化传授的职能,文化传授是大学的基本功能,是大学凌驾于其他一切之上的基本功能。奥尔托加•加塞特从文化与科学之间的关系来阐述文化传授的重要性。
首先,奥尔托加•加塞特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了文化的特性。文化不是科学,文化是一种生命信念、一种带有时代特征的信念,是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中世纪,文化作为一种包容各种信仰的综合体系带领人们走向启蒙,使人类生活免于陷入纯粹的灾难之中,使人类过上一种不会发展无谓悲剧或内心感到耻辱的生活。他认为,文化是我们生活的一个方面,就像手是人的一部分那样,人没有手就不再是正常人而是残疾人,没有文化的生活是有缺陷的生活,是遭到破坏的、不真实的生活。奥尔托加•加塞特认为,与中世纪的大学相比,现代的大学已将专业教育这颗大学唯一的种子演变成了一项巨大的活动,并增添了研究的功能,使现代大学已几乎完全遗弃了文化的教学或传播活动,这样的变更是有害的,如今的欧洲正在自食其果。造成目前欧洲形势动荡的原因,事实上是由于普通的英国人、法国人、德国人缺乏文化修养,他们对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有关世界和人类的基本思想体系一无所知。这样的普通人是属于没有文化修养的新生的野蛮人,是落后于时代文明的迟钝者,而且既原始又落后,与其自身存在的既现代又冷酷的问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野蛮人毕竟都是专业人员,要比以前的人更有知识,但同时更没有文化修养,如一些工程师、内科医生、律师、科学家等。
其次,奥尔托加•加塞特主张在大学里开展文化教学。大学首先应该把普通人培养成有文化修养的人,使他们处于时代标准所要求的高度。他所说的文化修养是指人的精神,要培养基本的文化修养,应该向学生传授一些装饰性知识,从某种程度上说是要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与理智。实现大学的基本功能涉及传授一些重要的文化学科,即世界的自然体系(物理学),有机生命的基本主题(生物学),人类发展的历史过程(历史学),社会生活的结构与功能(社会学),一般概念的体系(哲学)等等。没有物理学、历史学与生物学概念以及缺乏思辨哲学思维的人,不是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除非他碰巧具备了某些超常的素质,否则,从完全意义上说,这种人是不太可能成为一名好医生、好法官、好的技术专家的。
奥尔托加•加塞特的思想对高职教育发展的启示
奥尔托加•加塞特在《大学的使命》中提出,大学教育应包括“文化传授、专业教学、科学研究与新科学家的培养”三项职能。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据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理应承担起文化传授的责任,不能将目光停留在狭隘的“小职教观”上,以学生能从事某种终身不变的职业为满足,而应注重将培养一种有文化品味的、有教养的人当作自己的使命。
首先,这是由高职教育的性质决定的。奥尔托加•加塞特认为,大学要有合理的分工与定位,大学通过履行不同的职能培养不同层次的人才,但是文化传授是大学最基本的、首要的功能。除了文化训练之外,大学要利用人类智慧所发明的最经济、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将普通人培养成最优秀的专业人才。文化传授与专业教育是任何层次的大学都必须承担的职能,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承担起这一使命。其次,这是由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的。高职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在掌握职业岗位或岗位群所需要的应用技术与职业技能之外,必须是一个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的人,高职教育应将文化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对学生进行人文、社会科学与现代自然科学技术的基本教育,这既是培养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需要,也是培养具有一定的适应未来应用技术与职业技能变化的人才的需要。目前在高职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并没有找到正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知识、能力、素质孰重孰轻一直成为争论的焦点,高职教育一度曾提出“知识本位”的目标,继而提出“能力本位”的目标,如今又提出“人格本位”的目标。无论培养目标如何定位,加强文化传授都是至关重要的,否则,“他们培养出来的人才可能会成为新一代的‘野蛮人’,或者是不能成为真正好的专业技术人才”。这就要求高职教育承担起文化传授的使命。
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途径
高职院校要提高文化品位,必须全面加强文化建设,包括大学精神文化、大学物质文化、大学制度文化与大学环境文化的建设,积淀与创造深厚的文化底蕴,不断增强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培养优秀的职教人才。
首先,要通过制度建设进行文化引导。最能体现学校文化水平的制度建设在高职院校还处于一种不完善状态,因此,高职院校应结合自身的特点,结合学校文化定位进行制度建设。一是在制度建设中要根据高职院校的特殊性强化制度自身的文化内涵,使人们在学习、理解与落实制度的规范中获得文化熏陶,使制度成为一种人化的制度。二是要通过制度的规定对文化的意义与地位进行强调,使文化建设成为管理的重要目标,成为教学的重要内容。只有这样,在学校文化建设中才能形成制度文化,并以这种文化为基础,使学校的文化建设蓬勃地开展起来。
其次,要强化文化认同的基础。高职院校存在着文化淡漠的现象,要改变这种现状,就要强化文化认同的基础。一是要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文化水平。教师是学生知识的传授者,也是文化的引导者,教师对知识进行文化的提升,通过知识与知识的联系形成一种文化视野,再运用这种文化视野进行具体知识的讲授,促成学生文化修养的形成,使教师由知识积累到文化修养的过程得以实现。二是要奠定学生的文化基础。要使学生具备文化修养,必须强化他们的知识基础,只有具备了丰富的专业知识、广博的生活知识、深厚的人文知识,才能通过多层面不同知识的组合与渗透形成文化修养。只有师生具备了共同的文化认同的基础,逐渐形成文化意识,才能搞好校园的文化建设。
再次,要开设人文类课程。人文类课程的开设对高职院校有着特殊的意义,既是对过去文化基础欠缺的弥补,也是对学生将来从事专业岗位工作的准备。在具体实施中,要从不同学科的特点进行妥善处理,对于文科类专业,要强化专业课程的文化意义,强化培养想象力课程的开设;对于理科类专业,则要注重人文修养的培养,开设一些文化类课程。这些课程的开设不仅会增加学生的文化修养,而且对学校文化的整体建设也是不可或缺的。
最后,要强化文化建设的氛围。文化氛围的建设对高职院校有着重要的意义,直接关系到高职院校的生存与发展。由于文化作用于人的特殊性,即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实现对人的塑造,因此要求在强化文化建设氛围的过程中,充分关注学校硬件的文化氛围,如学校校园的设计与规划等等,同时还应注重学校软件文化氛围的加强,如教师的文化修养、教学中知识的文化提升等等。软硬件要做到内容与形式统一,充分体现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设计的整体观念。
参考文献:
[1]奥尔托加•加塞特.大学的使命[M].徐小洲,陈军,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2]李政云,李尚群.奥尔特加•加塞特的大学发展与大学教育思想探析[J].高等农业教育,2005,(5):18-22.
[3]李建辉.大学的根本使命和出路在于改革——奥尔特加•加塞特《大学的使命》的教育改革思想述评[J].煤炭高等教育,2004,(4):23-25.
[4]杨泉良.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现状与对策[J].安徽财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2):55-5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