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车工工艺与车工生产实习的一体化教学

车工工艺与车工生产实习的一体化教学

日期: 2009-12-6 14:20:20 浏览: 313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未知

摘要:《车工工艺学》与《车工生产实习》是机电专业很重要的两门专业课程,按照职业学校教学课程安排,这两门课程是分开教学,先理论后实习。《车工生产实习》很多理论是很难理解的,比如车刀的角度,双头螺纹,偏心等内容,这给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建议采用把这两门课程揉合起来,一体化教学,理论和实习穿插进行。
关键词:《车工工艺学》 《车工生产实习》 一体化教学
《车工工艺学》与《车工生产实习》是机电专业很重要的两门专业课程,按照职业学校教学课程安排,这两门课程是分开教学,先理论后实习。《车工生产实习》很多理论是很难理解的,比如车刀的角度,双头螺纹,偏心等内容,这给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我个人从事机电专业教学十年,我采用的方法是把两门课程结合起来,同时教学,理论和实习穿插进行,效果良好。现就这两门课程的一体化教学作以下几点阐述,请各位同行批评指正。
一、实践性教学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专业课只讲理论,实训课只讲实训,而且,通常专业课理论知识点讲完后要过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实训到,这样很多理论课内容学生都有遗忘现象,理论不能很好的指导实训,实训不能印证理论课的知识点,不能形成理论—实训—理论的反馈知识链体系。不仅如此,学生对知识没有感性认识,理论课难以形成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呆板的传统教学方法必须打破。如果把整块的大实训分解成若干个和专业理论课知识点相配套的小实训,效果会好很多。传统的教学是学生学完车工工艺才进行车工实训,把理论和实训分开,使得学生的理论学习得不到感性认识,实操学习中不能被理论知识升华,因此《车工工艺学》与《车工生产实习》需要交叉,一体化教学,需要在讲完每个小知识点时加上小实训。
二、一体化教学《车工生产实习》占较重的比例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企业的用人机制越来越完善,就业的竞争日趋激烈,中职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已被确定为生产第一线劳动者,这样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就要完全由原来学历教育上转到提高劳动力素质教育上,这就要求在教学中,无论在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式上,都要围绕培养既懂一定理论又能动手操作的“应用型人才”这一中心而进行。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培养出合格的劳动者。因此《车工生产实习》在教学中应该占更重的比例。
三、一体化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在两门课程的一体化教学中,我的操作是,把车工工艺学的讲解地点放在实习车间,一边讲解一边用实物示范,比如:在学习零件的工艺编写时,一边在车床上示范一边讲解,使学生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起来,启发同学们编写工艺的思路。由于学习机电专业的大都是男生,他们生性好动,因此很多同学都想亲自把自己编写的加工步骤在车床上试一下,学习的积极性很高。长此以往,激发了他们学习专业课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四、一体化教学的课后反馈方式灵活多样
传统的理论课教学都是以做习题册、课后作业、课前提问等方式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实践性教学的课后反馈灵活多样,增加实验报告的填写,操作示范等内容,让学生充分展现他们对本课程的掌握情况。例如:在编写车工工艺时,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构思出多种加工方法,然后教师逐一分析每种方法的利与弊,从中选出最合理的工艺,并且找一名学生示范。
五、一体化教学更能提高学生的主动性
学生的主动性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很重要因素。那么在实习中如何让学生的主动性发挥出来呢?每次上课的流程可以设计为:集中讲授→分组实习→集中点评。在集中点评的时候,让学生自己主动说出自己碰到的问题,或则经验,或者同学之间相互合作的问题,或则教师的问题,总之实习当中的所有问题,都可以说出来沟通,学生沟通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才和学生一起想办法解决,这样的话,师生关系和谐,学生的主动性得到了发挥,大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一体化教学的课例
现在我们学校《车工工艺学》和《车工生产实习》合为一门课程,都在实习车间上课,实习车间旁边安排了一间课室,便于随时插入必要的理论知识和实习点评、小结、讨论等等。比如《双线蜗杆的加工》这个模块的内容,采用以下教学流程安排:
准备工作:1、前置任务:双头蜗杆的尺寸计算
2、完成工件材料的准备工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