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教育教学 > 英国 职业教育与学历教育并行

英国 职业教育与学历教育并行

日期: 2010/4/24 20:37:36 浏览: 0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新华网

普遍推行职业教育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和世界科技的迅猛发展,传统工业在英国GDP中的比重迅速下降,服务业已占其GDP的三分之二。
  
   产业升级对英国劳动力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致使大量劳动力开始转岗。近10多年来,英国服务业就业人数增加了13%,截至2003年达到1760万人,占其总就业人数的75%。据调查,英国约60%的人感到需要补充知识,提高能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和激烈的竞争需要。这极大地刺激了英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使得具有中等职业教育水平的继续教育学院、高等职业教育的多科技术学院和企业自办的职业培训等机构不断增加,接受培训的人数也迅速增长。与此同时,许多拥有大学学历的人,也主动寻求通过全日制或非全日制职业教育,以便尽可能多地获取有关资格证书和技能。
  
   目前,在英国的继续教育机构每年约有400万人参加培训,其中约20%为16岁以上完成11年义务教育学业的学生,80%是25岁以上到继续教育机构进行“充电”的人。参加英国多科技术学院学习的人更是每年成倍递增。20世纪80年代以来,牛津等大学的多科技术学院系科数目增加了一倍,全日制学生人数几乎增加了3倍。1986年,英国开始实施国家资格证书制度,改变了各种资格证书标准不一,不利于劳动力在不同职业和行业之间流动的局面,对从事过职业教育的人提供市场认可的统一资格认定,并建立了职业资格证书和普通教育的文凭、证书相对应的关系,使得拥有职业教育经历的人,凭其职业资格同样可直接进入高校深造。根据1992年的《高等教育法》,英国多科技术学院全部升格为大学。由于多科技术学院既开设证书和文凭课程又设置学位课程等,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大大增强了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截至2000年底,英国共颁发各类职业资格证书300多万个。
  
   课程的设置也使职业教育更具活力。推行“理论—实践—理论”的人才培养模式,其实施方式是在学员学习期间,中间有一年到企业实习,在最后一年再回到学校完成学业,通过在校授课和到企业实习相互轮替的教学方式,达到提高学员职业素质和实际工作技能的目的。通过实习,学员除了能够实际掌握相关技能,并可获取1万至1.5万英镑的报酬外,更可使学员在毕业后择业时更加成熟、自信,可以轻松就业,甚至有可能在其实习的公司直接获得就业机会。
  
   大力扶持职业教育
  
   英国是世界上职业教育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早建立职业教育体系的国家之一。早在19世纪20年代,许多城市就陆续办起了机械工人学院,专门培养熟练技术工人。据英国研究机构调查发现,如果企业员工技术水平提高一倍,就可大大增加该企业从低端向高端迈进的可能性。因此,英国政府在各个时期都对职业教育给予高度的重视,并从法律、行政、财政投入等各方面给予扶持。
  
   首先,从法律法规上明确职业教育的作用和地位。英国各个时期都是通过立法来调整和引导职业教育的发展。二战末期,为复兴战后的英国教育,以丘吉尔为首的联合政府颁布了著名的“巴特勒法案”,规定英国的公共教育体系分为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继续教育三个相互衔接的阶段,确立了职业教育在中等教育和继续教育中的地位,对英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1966年,英国工党政府发表了《关于多科技术学院和其他学院的计划》的白皮书,正式给予多科技术学院与普通学历教育同等的地位。在1986年发表的白皮书《齐头并进————教育与培训》中,政府提出了新的职业资格体系,即国家职业资格,拉开了职业资格改革的序幕,并于1988年的《教育改革法》中正式予以确认。20世纪90年代,针对21世纪的人才需求,英国政府颁布了《21世纪的教育和训练》白皮书以及“国家教育和培训目标”等法规,把加强职业教育与培训、提高素质摆在突出的位置上。此后,又颁布了《学习的时代:一个新的不列颠的复兴时代》绿皮书,提出了产业大学的试点计划。这些涉及职业教育的法律法规对于英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发挥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其次,建立和推行国家职业资格制度,促进职业教育的有序发展。为了提高英国劳动者和生产第一线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的素质,1986年英国政府成立了由产业界、工会、教育和培训机构等组成的国家职业资格委员会,专门负责制定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以及国家职业资格的认证工作,并建立了包括产业指导机构、鉴定站、证书机构在内的严密的组织体系,负责制定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同时,根据产业部门的实际需要制定国家各类专业职业资格标准,设立证书机构审查和批准设立资格证书鉴定站,对考生进行现场考评,以保证国家职业资格体系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为解决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分离的问题,英国政府确立了职业资格等级与普通教育学位的相关地位,划分并确立了两者之间的具体分级对应关系,规定接受职业教育的学员在达到三级后可直升大学。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以实际职业技能为基础、以实际工作表现为依据、以证书质量管理为生命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英国政府推行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不仅在国内得到了一致拥护,使职业资格证书成为英国人求职的资格凭证和用人单位招聘员工的主要依据,还因其科学化程度高而被国际上广泛接受。例如,全国资格开发和颁证机构————英国商业与技术教育委员会(BTEC)颁发的高级国家文凭已获130多个国家和地区承认,目前已在全世界拥有40多万名在册学生。其吸引力如此之大,是因为获得该文凭既具备了职业资格,又相当于完成了英国大学同类专业的一至两年课程,学生可以选择就业或者升入英国大学二年级或三年级攻读学位。成绩良好的学生,还可参加英国注册会计师考试,并免试其中的多门课程。
  
   第三,实施“投资于民”的政策,增加财政投入。为适应21世纪国际人才资源开发的需要,英国政府加大了对职业教育的投资力度。截至目前,英国有继续教育学院500余所,在校生400万左右,约为大学生的2倍。几乎所有主要的城镇都有继续教育学院。这些继续教育学院对成年人和完成义务教育的16岁以上的青年人提供继续教育和培训。
  
   2000年9月,为倡导终身教育,英国政府面向全国在职和非全日制学习的人,推行个人学习账户。英国政府在这项计划的前期启动了100万个账户,第一年每个人可获得150英镑资金。从第二年起,每年课程费用达到500英镑时,一部分课程费用可享受20%—80%的优惠。同时,政府鼓励企业对自己的员工学习进行投资,企业在资助职工学习的同时可享受免税待遇,这使得英国雇主每年为参加继续教育的员工投资额达到了100亿英镑,从而使雇员与雇主双方受益。2001年10月,英国有250万人在学习账户中心注册,大约有9000家企业成为提供学习机会的机构。2002年英国教育与就业部又资助英格兰约200所继续教育学院1900万英镑的资金,用于电子控制专业、卫生健康业和小企业管理培训等,这项投入还吸引了当地政府和企业的配套资金3000万英镑。
  
   第四,改革职业教育办学体制,创新办学模式。1966年,英国10所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的多科技术学院升格为大学,从而使学员在职业教育范畴内也能拿到大学学位证书。20世纪80年代,英国又有40多所多科技术学院升格为大学,并与牛津、剑桥等传统大学平起平坐,极大地促进了英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成为英国高等职业教育史上重要的里程碑。此后,从事中等职业教育的继续教育学院,也自1993年4月起不再隶属地方政府管辖,转而成为自主办学、独立经营的实体,学院实行董事会制,其中工商界代表占50%以上。董事会由企业界代表、教师代表、地方社团代表和院长组成,共同管理学院,有力地推动了全民参与职业教育的意识,提高了中等职业教育的绩效。
  
   1998年,根据英国政府提出的终身学习计划,教育与就业部又专门制定了一份有关产业大学的计划书,建立起以产业大学为龙头的学习化社会体系。产业大学可谓一种创新的办学模式,它是一个面向全国开放的远程教育网络机构,集发达的教育资源和因特网系统于一体,为终身学习者提供便捷、高质量的学习产品和服务。学习者可以在家中、工作场所和社区学习中心参加全日制、非全日制课程学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