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地震灾区中等职教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对策

地震灾区中等职教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对策

日期: 2013-9-7 23:40:29 浏览: 0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陈剑

摘 要:教师的职业倦怠不仅影响着教师的身心健康,而且还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5.12地震后,极重灾区绵竹的职业教育受到重创,各种打击加重了教师的职业倦怠。它像蛀虫一样在慢慢地侵腐着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致使教师的内在潜能难以充分发挥而影响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消除教师的职业倦怠,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
关键字:教师职业倦怠  成因  对策
一、问题的提出
   教师职业倦怠,主要是指教师难以应付职业对自己的要求而产生的疲倦困乏的身心状态,是个体厌倦和畏惧工作任务的一种心理反应。教师职业倦怠现象不但极大地危害教师的身心健康及其教师专业成长,而且还严重影响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解决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是刻不容缓的。
   根据有关资料研究表明,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心理问题的总检出率为54.03%,高于其他类教师。研究中职教师的职业倦怠状况并提出相应的克服对策是非常必要的,对提高中职教师的工作质量和生活质量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在经历了5.12地震后,我市唯一一所从事中等职业教育的绵竹市职业中专学校遭受重创,61000余平方米的建筑均为危房。2005年8月,绵竹市职业中专学校并入东汽技校。“绵竹职中”逐渐淡出绵竹人的视线,其知名度和美誉度荡然无存。5.12大地震后,东汽技校不再办学,它使绵竹职业教育面临几乎“空白”的境地。学校近3000名学生全部异地复学,实习实作的设施设备全部搬往德阳,绵竹职中人又重新扛起“绵竹职中”的大旗。现在学校面临生源严重不足、无实习、实作场地和设施设备、教师对学校发展前景失去信心等问题。处于特殊领域、特殊时期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如何是值得关注与研究的。
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
   一)社会因素;
   长期以来,社会常用“春蚕、蜡烛”来形容教师的无私奉献精神,提出了“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办学理念。但“只有不会教的教师,没有教不会的学生”的说法,却极大地挫伤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出现了教师争考公务员,却没有公务员来当教师的现象。待遇低,社会地位就低。没有愉悦的心情和前进的动力,教师也就非常容易心理疲劳,最终对教师和学生的成长都会产生不利影响。
   二)职业因素: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和教育现代化的进一步推进,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培训此起彼伏。另一方面,随着社会发展与就业需求的不断变化,同时受生源等不确定性因素影响,教师教学任务不稳定,工作量大幅增加,工作要求越来越高,导致教师身心疲惫,职业倦怠心理也就越来越强烈。
    三)学生因素:
   职业教育生源质量下滑,文化基础、行为习惯和道德水平都有问题的学生比例越来越高,“双差生”甚至“三差生”比比皆是。要将“朽木不可雕”,变为“朽木也可雕”,由此带来的教育管理工作难度急剧增大。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教学对象的文化基础知识与接受能力,而且还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解决学生的厌学情绪,纠正其如吸烟、泡网吧、翻越围墙、夜不归宿等不良行为习惯。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成了保姆、消防队员。思想精神状态高度紧张,时刻处在应激状态。但即使这样,教师的付出还往往得不到学生、家长的理解,教师感到心力憔悴,毫无成就感可言。
   四)上级主管部门或学校因素:
   5.12地震后,绵竹职中重新独立办学。学校管理模式上,绝大部分参照东汽技校的执行。在学校的教学、教育条件极其艰苦的情况下,对于早被老师所诟病的“上下班刷卡”的企业化管理模式,学校在执行时有过之而无不及,严格实行上下班刷卡和坐班制。学校本应以“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情感留人”的管理模式,让教师们体验到职业的幸福感,现在也只会让教师“身在曹营心在汉”。
   原来东方职教集团、德阳现代教育集团和通用职教集团并驾齐驱的德阳中等职教模式不复存在,白手起家,从头再来,学校发展举步维艰。学校灾后重建进展缓慢,加固工作和机械加工、汽修等专业的实作厂修建工程尚未开工。由于无设施设备、无场地,导致很多专业实作、实训都无法正常进行。另外,2008年职称评定学校无一指标,据说今年也可能没有。究其原因就是学校招生规模不够,但这是绵竹市职业中专学校教师的错吗?我们现在可是白手起家啊,这与新办一所学校又有什么区别?
   5.12地震后,广大教师群体发扬了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和新时期绵竹精神,抗震救灾,重建家园、校园。但绵竹市政府后来的一些做法对教师群体的感情是一种伤害。比如:发放灾民生活费时,教师、医生和公务员都不享受,这时候教师就按公务员对待。但后来在给公务员发放什么费时,却又将教师等排除在外。为此,在教育系统还闹出一场风波,产生了一些过激行为。尽管后来事件逐渐平息,但这能真正让教师们信服?到发放后续生活费时,教师的未成年子女有的社区可以领取,有的社区又不能领取而人为地制造一些矛盾。
   五)教师个人因素:https://www.xuehai.net
   或者降低职业价值,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或者对自己职业选择后悔,仅把职业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或者缺少职业效能感,不愿主动去体验成功。或者感觉苦海无边,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没有激情,缺乏创造欲望,仅仅满足于完成任务,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三、对策
   由于倦怠的产生,教师会从感情上远离学生,从心理上疏远学生,倦怠的教师会不断地制造出心理不健康的学生。因此,要消除教师的职业倦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1、建设以和谐为核心的校园文化,营造释放身心压力的宽松环境。
   缺乏良好的工作环境,是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关键因素。学校要真正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教师,加大管理中的情感投入,努力营造校园内轻松、和谐、民主的良好环境。给予教师参与学校管理和进行决策的权利和机会,关心教师,及时交流沟通,满足教师物质和精神的需要。帮助教师解决后顾之忧,使教师能够全心全意的进行教育教学工作,达到人际关系阳光、和谐、轻松、信任的效果。
    2、立足实际,构建以激励和导向为原则的评价机制,让教师在精神上宽慰,学会体验“过程”中的快乐
   教育主管部门要针对中等职业学校的客观实际,特别是目前学校面临的现实困境,建立特殊时期的评价机制。提升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增强教师的凝聚力,形成团结友好、相互支持、共同进步的工作氛围,进而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产生成就感、愉悦感。
   应将评价的重点放在学生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上,评价内容不仅要看教学状况和学生成绩,还要评价其职业道德、心理素质、团队精神等多方面的内容,做到既有科学精神又有人文色彩。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学校领导、学生共同参与的多元化评价体系,让教师真正感受到评价是为了促进自身的健康发展。同时,学校在重大制度、要求出台前,要保持沟通渠道畅通,让教师有充分表达意愿的机会。
   教育教学本身是极具创造性和艺术性的,不仅教学内容和方法是动态的,而且所面对的学生也是具有鲜明个性的个体。学生的每一个进步,都有自己的一份功劳,要学会体验这个“过程”中的快乐。
   3、加强个性修养。
   作为教师,更应清醒认识到倦怠是源于自己所遇到的压力,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耐压能力。树立良好的职业信念和荣誉感,学会有效地应付压力。要培养对学生无私的爱与宽容精神,克服职业倦怠情绪,不怕辛苦,不计得失,为学校的发展作出自己的努力。
    可喜的是,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了《关于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的指导意见》,2009度中等职业教育继续扩招50万,完成招生规模860万人的历史性任务,新课程改革即将推行和学校加固、新修实习厂房等工程的相继开工建设等,必将推动学校的灾后重建步伐,使学校发展从量变到质变,并逐步进入到一个稳定规模、提高质量的历史新阶段,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此,我们应该充满信心。
    中等职教教师要克服职业倦怠,需要全社会的关心支持。领导者应高瞻远瞩,明确自身优势,把握办学方向,不断改进管理。积极创设民主、和谐、团结的内部环境, 将精神关怀与物质关怀相结合。作为教师也应当不断学习专业知识和应对不良处境的办法,提高自身心理素质,尽快从倦怠的不良心境中解脱出来,以健康、积极的心态完成社会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促进中等职业教育科学、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赵玉芳、毕重增:《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状况及影响因素》,《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年第1期
2、徐光兴《学校心理学》华东师大出版社1999年第12期
3、刘维良《教师心理健康》知识产权出版社1999年第11期
4、张大均主编:《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4月第二版
5、《中学教师的职业倦怠分析及其对策》尹国徽2005年11月
6、李建周《教师心理训练》教育科学出版社1993年10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