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政策文件 > 论文-浅析社会主义和谐政治建设的内容及其途径

论文-浅析社会主义和谐政治建设的内容及其途径

日期: 2009-1-11 16:06:50 浏览: 470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未知

摘要: 政治和谐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一个政治和谐的社会必然是各种利益关系都比较协调的社会。要实现社会主义政治和谐,需要以充分的利益表达为前提,以有效的利益协调为依托,以人民利益的不断增进为动力,以利益的平等为价值。目前不和谐的党政关系、党群关系、政企关系和低水平的民主监督,已成为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重大障碍。为促进政治和谐,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我们必须努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坚持改革与创新。
关键字:和谐政治 利益 平等 民主建设
在人类社会政治领域,政治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现象对社会政治关系和政治生活具有巨大的心理和精神支配作用,是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政治上层建筑和社会生活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和影响。和谐社会是一种以和谐为思想内核和价值取向,以倡导、传播、奉行和谐理念为主要内容的社会状态,主张通过对话、协商、合作等非暴力的方式解决利益主体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是解决社会矛盾的最经济最有利的方式。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必须要加强和谐的政治建设,努力营造和谐的政治环境。
和谐的政治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民族优良文化传统,借鉴人类社会有益文明成果,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从制度建设和作风建设上坚持做到“以人为本,以群众为本”。另外,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还要不断地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事业和全面建设小康、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认同和支持力量。
人类社会对利益的追求是政治发展的根本推动力:一个政治和谐的社会必然是各种利益关系都比较协调的社会。利益是人类生存、发展和享受各种需要的总和。要实现社会主义政治和谐,需要以充分的利益表达为前提,以有效的利益协调为依托,以人民利益的不断增进为动力,以利益的平等为价值
充分的利益表达是构建社会主义政治和谐的前提和基础。一切政治表达都与利益有关。所谓利益表达是社会利益主体向外界表明自己的利益诉求以实现自己利益要求的行动。而利益的政治表达对象就是政治系统,它是主体试图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方式将自己的利益诉求输入政治系统,从而影响政府决策或政治发展,以保护和促进自己利益的行为。
和谐政策的制定需要充分的利益表达。在一个利益分化的社会里,人们的利益差别是客观存在的,如何使政府制定的政策代表大多数人的利益,使大多数人能够通过政府的政策获益?这就需要充分的利益表达。充分的利益表达是政府制定和谐政策的前提,是对利益进行和谐分配的基础。各利益主体通过一定渠道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并将之传递给政府,使政府能够获得充分的决策信息,才能做到决策的科学化和利益整合的有效性,从而保障大多数人的利益。稳定政治的实现需要充分的利益表达。利益表达还是一种社会矛盾缓和机制。只有让不同利益主体的要求得到顺畅的表达,才能减缓对社会的冲击。不同利益群体经常性的、以有效通道形式进行的利益表达是矫正非公正的社会和政治机制之一。虽然利益主体在某些情况下,其利益没有得到满足,但其利益诉求已经得到表达,也会使利益矛盾得到一定程度的缓和。因而顺畅的利益表达有助于社会稳定,为政治和谐创造一个稳定和谐的环境。民主政治的和谐发展需要充分的利益表达。民主政治的基础在于公民的政治参与,多元的利益表达是公民参与的起点。不同利益主体为实现自己的利益要求,希望将自己的意志输入政治系统。公众在争取自身利益的过程中,必然积极地介入政治过程,企望通过各种途径向政治系统表达自己的利益要求和利益愿望,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政治行为和政治过程,尽可能使社会利益的分配对自己有利,这是民主政治发展的根本动力。
所以,畅通的利益表达是政治和谐的前提。畅通公民和社会群体的利益表达渠道是构建政治和谐不可缺少的手段和工具;没有顺畅的利益表达,就不可能达到政治和谐的状态。
利益协调是社会主义政治和谐的实现机制。人类社会的发展实际上就是一个利益关系不断调整的过程。一个和谐的社会并非是不存在任何矛盾或利益冲突的社会,但一定是重大矛盾能够得到有效化解、各种利益关系比较协调的社会。
利益协调以国家为主体。国家作为一种掌握着军队、警察、监狱等暴力机构的机器,其对利益的调整更具有根本性、全局性和宏观性。建立公平合理的社会资源分配机制,平衡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这是现代国家得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依据。国家通过有效的宏观调控,有效协调各地区、各部门之间的利益关系,维持国民经济的良好运行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协调各个阶层、群体和成员之间的关系,化解社会矛盾,把利益差别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利益协调以政治制度为基础。政治制度作为一种与市场相对应的利益调整方式,发挥着弥补市场作用不足的功效,是利益协调的基本形式。它作为人能动性的一种体现,对利益协调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对利益进行政治调整首先必须对政治制度进行调整,合理、科学的政治制度是利益实现的保证。利益协调以法律政策为手段。法律把不同利益主体的不同利益要求转化为具体的权利义务,使利益格局法定化,从而促进和保障各种利益的实现。法律作为社会行为的规范,自然也协调与解决人们之间的利益冲突,规范对人们利益关系的调整。法律的不断完善,有利于强化对利益主体的法律约束,引导人们以合法的手段和方式获取利益,减少社会利益的矛盾和冲突。
利益提升是社会主义政治和谐的历史使命。构建和谐政治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一个政治和谐的社会必然以人民对权益的享有为依归,以经济的发展和人民利益的不断提升为基础。如果忽视人民对权益的享有,忽视人民利益的不断增进,就不可能形成真正的政治和谐。所以。通过各种方式深化改革,推进人民对各种权益的享有,从而不断增进和提升人民利益,这是政治和谐的使命所在。
以政治和谐增进人民对经济权益的享有。一个政治和谐的社会,必然是经济发展的社会。发展生产力,从根本上不断增强人民对经济权益的享有。我们要构建的政治和谐是在生产力发展和人民普遍富裕基础上的政治和谐,是人民充分享有经济权益的政治和谐。所以,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应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在改革中不断深化人民经济权益的享有。以政治和谐增进人民对政治权益的享有。构建政治和谐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不断推进人民对政治权益的享有,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政治和谐要求保障公民权利的行使,保障公民能够平等地参与政治,进行有效的利益表达,使国家政治体系的运作避免或减少对“公意”可能的偏离,最大限度地维护多数人的平等权利和利益。对我国而言,利益协调与整合,重要的是推进政治的民主化进程。以政治和谐增进人民对文化权益的享有。一个体现平等友爱、团结互助、积极向上、具有良好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的社会关系是政治和谐的重要支撑。生产力的发展需要根据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深化人们的文化需要,满足人们追求精神享受的权利,增进人们的文化权益。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就在于,通过先进文化的发展,不断提升整个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在社会上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增强社会凝聚力,促进民族精神的形成,以更好地满足人的文化利益需求。
利益平等是社会主义政治和谐的价值目标。权利不能超出社会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制约的社会的文化发展,人们对平等的追求也是如此。由于完全的平等只是一种理想,所以,利益的完全平等也只是民主政治的一个目标;但民主政治把利益平等作为目标的价值就在于这种目标的作用,它构成了民主政治的一个根本取向。建立在现代市场经济基础上的社会主义政治和谐是保障公民享有平等权利的政治和谐,是维护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公平与公正的政治和谐。
平等作为政治和谐的价值目标,其实现需要民主和法治作为保障。胡{学}锦{海}涛同志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来不断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民主和法治是维护和实现平等价值的有效机制。民主从一产生就与平等、自由、公正、法治等人类价值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原因在于民主政治是实现这些人类美好价值的有效机制,而这些价值又构成民主政治的实质性内容。
推进政治和谐,需要搭建利益公平性平台。在当前利益日益分化的时期,不同利益主体的要求差距较大,而且较为显性,这就需要尽可能地充分整合各种利益关系,而这种整合所依托的制度平台就是利益结构。一个公平、公正的利益结构有利于维护利益的平等与均衡,有利于政治和谐的构建。中国社会的转型必然引发利益结构的深刻变革。这就使得政府必须把“公平”作为目标,按照效率原则,建立起合理的利益分配和协调结构,通过政府支出和税收政策,使收入分配差别建立在社会可接受的范围内;营造合作与宽容的社会制度环境,加强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合作交流与协调,建立有效的利益合作结构,建立完善的利益保障结构,保障人民的利益不受侵犯。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政治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和关键点在于“以党内民主带动社会民主发展”,因此加快建立和完善党内民主制度成为民主实践最迫切的任务。加强党内民主必须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积极扩大党内民主、推进基层民主、推进党务公开、严格党内民主生活、增进党的团结统一,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要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大兴求真务实之风,鼓励干部“说老实话,做老实人,办老实事”,彻底杜绝在干部队伍中存在严重的浮华骄奢现象。要加大对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管理和监督,坚决克服公共利益部门化、团体利益个人化的倾向,防止形成既得利益集团,确保中央好的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落到实处。要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做好新世纪的“精兵简政”工作,积极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在决策中广泛听取民意,吸纳各个利益阶层民众代表参与决策过程和政策制定过程,积极发挥中介组织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作用,支持他们发挥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教育群众、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作用,进一步理顺政府公共事务管理和社会事务管理的关系,按照“小政府,大社会”的原则,建设高效节约的符合现代社会管理的新型政府。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政治的重要途径和安全保障。和谐社会就是要达到社会成员、阶层、群体之间利益关系协调,而腐败恰恰破坏了正常的社会关系和公共秩序从而引发社会矛盾,它不仅不能创造任何新增财富,反而由于滥用公共权力倾吞社会财富,造成更大范围的社会分配不平等,使国家、人民和社会整体利益受害。现阶段腐败可以说是已经深入到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党和政府威信下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主要方面,已经到了非治不可的地步。
参考文献:
1. 李友根.利益和谐与民主政治建设.南京大学:演讲稿,2008。
2. 韩优良. 试论和谐政治文化建设.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08年第3期。
3. 韩源.论和谐政治建设中的五大战略关系.《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年06期。
4. 《和谐社会的政治文明建设》编写组. 和谐社会的政治文明建设.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8。
5. 郑慧. 和谐社会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 人民出版社:2008.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