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怎样提高新闻的可读性

怎样提高新闻的可读性

日期: 2011-3-17 0:35:01 浏览: 32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尹均生

一九七七年六月,英中了解协会主席、作家格林对新华社对外部记者谈话时,讲到了消息写作的问题。他说:“写消息要直截了当、简单明了,使读者一看就懂。”“你们的电讯读起来篇篇差不多,好象是一个委员会发出来的东西,缺少新鲜的思想”。这固然主要是批评由于“四人帮”推行“假、大、空”的文风,所造成的新闻写作中的弊端,实际上,他谈的也是新闻写作的“可读性”问题。
  新闻的“可读性”,是西方新闻界提出的一个概念。由于西方新闻上的商业竞争性质,新闻的“可读性”可以造成报纸、通讯社的盛衰存亡,他们不能不高度注意这个问题。但是,即在西方,对“可读性”的理解也并不一致,有的新闻业老板,把发布恐怖、色情、奇事的新闻作为其“可读性”,以吸引公众。而有些较严肃的新闻专家着重从篇幅长短、句子通俗等方面来研究“可读性”,如美国“新闻可读性专家”卢道夫?弗莱克认为“最可读的新闻,每篇不超过五百字,每句平均十九个词。美国还流行着“艮宁公式”,其“可读性”标准是:①句子形式。句子愈单纯,可读性愈高;②迷雾系数。用词愈艰涩,可读性愈低,用词通俗,可读性就高;③人情味。人情味成份愈多,可读性愈高。
  这些原则指导着当前国外新闻写作。一些较严肃的新闻记者所写的新闻力求篇幅短小、句子单纯、生动活泼。如日本时事社在中美建交时所发电讯仅二十二个字:“华盛顿消息:美国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唯一合法政权。”写得简明扼要,主题突出。即使一般的社会新闻,他们也都写得各擅胜场,令人耳目一新。如合众社报道我国一九八二年春节时写道:“街上各种爆竹声已经响了好几天,在午夜临近时,街上的鞭炮声听起来好象是发生了激战。”写得非常有趣。他们在写重要的政治人物时,也尽量避免用直、硬或拘谨的词语,如邓小平同志访美时,《纽约时报》是这样描写的:“虽然他在一群记者面前谦虚地说他是一个乡下人,而不是一个‘城里人’,但是他在国会上却是一个如此自然而然的轰动人物,以致国会的一些议员都去请他签名。这是一种惊人的现象,表明时代在改变,对中国和它的领导人的态度也在改变。”这段描写寓庄于谐,它赞扬了邓小平同志卓越的外交才能,但却是用谈谐幽默的笔调写的,读来兴趣盎然。
  尽管西方新闻写作讲究可读性、追求高度技巧化,是资本主义新闻业高强度自由竞争的产物,但是,如果我们经过咀嚼、消化,分别其精华与糟粕,使其可以借鉴的技巧引进我们的新闻写作,为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服务,仍是有所裨益的。所以,我国新闻界也开始对新闻的“可读性”开展了一些研究讨论。
  首先,我们应明确,我们所说的“可读性”和外国新闻界的理解并不完全一致。我们社会主义新闻强调社会教育作用,但新闻毕竟是一种传播媒介,传播得愈广,社会效果就愈大,所以我们也讲“可读性”。“可读性”是为宣传、教育、传播信息的目的服务的,并不单纯是指那种吸引读者的作用,去迎合某些读者的口味。我们的“可读性”要做到寓教育因素于新闻叙述之中,把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结合起来,提高社会主义新闻的“可读性”,扩大传播媒介的效果,发挥更强的宣传教育作用,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四化建设服务。这是我们的新闻“可读性”与西方“可读性的原则区别。
  第二,我认为新闻可读性是一个较宽的范畴,它包括的内容很多,既有新闻写作方面的内容,如标题制作、导语写作、叙事方法、描写技巧、选词炼句、篇章结构等又包括读者心理、舆论需要、社会效应等方面的内容。需要系统加以研究。这里只能举出几点强调一下。
1.要尽量摆脱常规用语,多用新鲜词汇表达出新的信息。
  纵观我国新闻,一般是战争时期新闻写得活脱,既有很强的思想性,又生动富有表现力。如《刘胡兰慷慨就义》、《延安庆祝日本无条件投降》、《贺司令员赐见刘昂》等,至今读来仍生气勃勃。客观因素是,战争时期事实变动迅速,人物、事件、人的思绪都处于动态,新闻(信息)因素多于平时,有利于记者捕捉新的事实和可传播的信息;记者的思维也处于活跃状态,因此,常常能抓住实景、实情和群众语言表达新闻事实。而在平常时期,社会生活较平稳,社会改革的变化难于立即呈现于生活表层,新闻用语易于程式化、常规化。如新华社报道一九八二年国庆景象:“今天,首都的一些高大建筑物上红旗飘扬,大街小巷一片节日景象。入夜,天安门广场华灯齐放。”这里的三个主要词语都是描写节日的常规用语,没有新鲜感。从这里我们得到一个启发,记者观察生活时,要注意抓住生活中新的动态事物,捕捉新的信息;执笔写作时,要打破平稳的思维状态,让思维活跃起来,摆脱习以为常的用语,寻找新的语汇和表达方法。
2.精心写好导语
  至今,导语写作仍是决定一篇新闻优劣的关键。导语写作在前面已经讲过。导语要有吸引力,有新闻魅力,使读者非看不可。一般说,动态的导语优于平铺直叙的导语;从具体形象入手优于概述式导语;引语式导语优于记者议论式导语;实词性导语优于副词性导语(如“从……以来”,“为了……”等)。所以,美国新闻学家曼切尔写道:“要做到可读性,就必须挑选好名词和动词。主语应尽可能是一个具体名词,读者似乎听之有声、视之有形、尝之有味、触之有感、闻之有香,一般说来它应该是个名称或一个具体事物。动词应该挑选有动作色彩的、吸引人的,使得读者尽快转向宾语,或者引起读者思考。”(《新闻报道与写作?导语》)
3.叙述要精炼。
  现代读者生活匆忙,喜欢阅读“一语中的”新闻。所以美国新闻教材指出:“叙述精炼的报道,不仅被编辑所喜爱,也为匆忙的读者所喜爱。”叙述技巧同人说话一样,有的罗里罗嗦,言不及义;有的句句实在,引起人的兴趣。因此,记者要养成最精炼叙述事实的本领。清楚的叙述来源于对事实深刻的理解,抓住了事物的本质,就能“一语中的”。养成善于迅速抓住事件核心和后果的本领,对记者大有好处。
4.努力使新闻叙述立体化。
  新闻不是小说,主要是叙述事实,而不是描写事实;它可以适当运用描写,但不可能通篇描写。因此,新闻的叙述要有点情节性,以凸现事实;运用描写要采用电影特写镜头手法,使人物、景象逼近读者,产生视觉感。这样,新闻的叙述就不会失之平板而趋向立体化了。如《解放日报》一九四五年八月十六日报道《延安庆祝日本无条件投降》,写全市轰动、万人欢腾的场面:“霎时,鼓乐喧天,无数火炬照亮山岭河畔。机关与群众的乐队、秧歌队,纷纷出发游行。”“一个卖瓜的小贩欢喜得跳起来,把筐子里的桃梨,一枚一枚地向空中抛掷,高呼:‘不要钱的胜利果,请大家自由吃呀!’”这就是用全景和特写的混合描述使新闻立体化的范例。
  路透社记者兰克报道我国一九八三年春节时写道:“商店卖出了比往年更多的鞭炮,有的价值好几元一个。在北京的每一条小街上走路就好象是走过一个地雷阵,在你每走一步时,青少年和小孩们都在马路的两侧放鞭炮。”这种捕捉镜头凸现新闻事实的技巧,我们应该学习。
(《应用写作》1985年第一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