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浅谈职业教育电子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职业教育电子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问题及对策

日期: 2010-10-2 16:26:23 浏览: 35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徐建丽

论文关键词:职业教育;电子专业;问题;对策
  论文摘要:构建科学的并具有较强适应性的职业院校实践教学体系是解决目前职业院校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脱节矛盾,培养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新型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文章分析了当前形势下我国职业教育电子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一、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以年均近l0%的增长速度向前发展。然而,在全球化的环境下,中国依然扮演着“蓝领工人”的角色——被锁定在产业链的最低端,只能获取利润最微薄的部分。高技能人才的匮乏,正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软肋”。

学海网

  但是,目前的实际状况是,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虽然较为旺盛,但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并不抢手,究其原因,除了宏观上的文化传统、用人机制等原因外,职业院校的毕业生缺乏应有的特点和能力也是不争的事实。在培养和使用职业技能人才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我国对职业技能人才的培养,仍然重理论、轻实践,甚至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致使职业院校毕业生在实际的工作中,缺乏实践能力,在岗位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都不强。要培养出“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应用型人才,必须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的研究,重视和加强对实践教学的管理和指导,正确认识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摆正理论知识与专业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积极探索实践教学的方法与途径,构建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
  二、职业教育电子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
    1.、实践教学管理制度体系不够完善
    学校己建立一系列管理制度,但实践教学管理制度还存在很多问题:一是实践教学管理制度不系统。在已制定的学校制度中,如考试成绩评定和管理办法、教学计划管理等,未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分别对待,不利于实施;二是现有的实践专门规章、制度(如实验仪器设备管理、使用、赔偿制度、实验室制度、学生实验规则等),内容缺乏整体性、较零散;三是制度规章中原则性的意见多,可操作的标准少,弹性内容多,强制落实的少,实践教学管理制度无法与职业能力训练的特点相适应。
    2.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有待构建
    目前,学校专业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已初步建立,抓好学生、教师双重评价,注重过程性评价。而公正、客观、全面的评价的得出,需要有比较完备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如何监控与评价实践教学活动的过程与效果是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内容。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在教学过程监控、督导、管理等方面,尚需从以下方面逐步完善。一是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的明确与细化,二是院系两级监控、督导制度与体系的构建完善,三是过程化的监控、管理、评价的扎实落实。
    3.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仍较薄弱
    目前专业教师中仍以专职教师为主,通过教师培训、学历进修、考“双师”资格等一系列形式,教师队伍的素质有了提高,但高学历、高职称不等同于高能力、双师资格不等同于双师能力。从实际的专业实践教学效果来看,教师的实际专业教学能力仍较薄弱,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4.校企合作有待深入
  我院电子专业实践教学,已走出了校企合作的第一步:已有“前校后厂”的办学特色,争取企业支持,改进实践教学设施,共同筹建实验实训室;已成立电子行业委员会,让企业、行业指导专业建设;已与多家企业签订协议,使之成为我院的校外实习基地。校企合作是一个牵涉面广‘、操作复杂的项目,目前有些所谓的合作流于形式,要真正达到校企合作双赢、良性循环,要走的路还很长。
  5.专业实践教学改革需进一步深化
  我院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改革如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师资队伍的双师素质的培养、实践课程的开发整合、实践教材的校本开发等,虽已起步但远未完成。在实际的教学中会因为各方面因素的相互作用与限制,而发生这样那样的问题,如校企合作建设校内实训基地的过程中,有由于企业原因而夭折的项目;专业实践课程的开发与整合过程中,因为企业需求的变化、专业课程设置的相应调整而出现专业实践内容的失配现象;由于教师专业实践能力与经验的不足,导致自编教材的不尽合理等。这些实际问题在接下来的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中,需要时间与经验来一一解决。
学海网
  三 解决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1.进一步深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建立一支高水平的专业实训指导教师队伍,是实施实验、实习和实训教学活动的重要保证。因此,要科学规划师资队伍建设目标和实施方案,把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完成,具体手段如专职教师实践能力培养和聘请兼职教师等,如何运用上述方法手段,真正有效提升教师“双师”素质,笔者认为,安排专职教师到企业进行岗位锻炼和在行业、企业等部门选择一批骨干担任兼职实训指导教师,是最直接、有效的提高教师双师水平、保证实践教学质量的手段。
  第一,专职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安排专职教师到企业进行岗位锻炼,不应走形式,不宜搞短期培训,而应在校方与企业协商的基础上,以顶岗实习或访问工程师的形式,挂职锻炼6个月甚至1年,使教师充分融人企业,全面学习新技术、新工艺,深入锻炼专业岗位技能,真正提升专业素养与能力。经过一线岗位锻炼的教师回到教育岗位,无论是对于专业理论知识难易、侧重点讲解的把握,还是在实践教学中有针对性的、与企业工作实际相契合的训练,都能有效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和质量。同时有了企业一线工作的经验基础,对于今后教师自行开发项目或与企业合作开发项目,都是良好的开端。
  第二,加强对兼职教师的管理并深化沟通合作。在充分引进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操作技能、具备教师基本条件的专业人才担任兼职教师的同时,学校加强管理力度,真正优化双师结构师资队伍。首先,完善兼职教师管理办法,学校要经常与兼职教师沟通,关心其工作、生活,及时帮助其解决实际困难,留住人才,形成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其次,学院要加强对兼职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特别是注重培养他们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提高授课技巧。可通过聘任初期对其开设专题培训,聘任期间专兼职教师的相:互听课或交流等多种形式来实现。再次,兼职教师的作用不仅是上课,还需要通过专兼职教师相互之间的交流,使兼职教师起到对专职教师的“传、帮、带”作用,指导提高专职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平时可让几位专职教师担任兼职教师的助教,借机观摩学习:或邀请兼职教师参与教研室活动,在研讨学习中,帮助提高专职实践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实践技能。最后.要充分发挥兼职教师的作用,增加其灵活性。通过兼职教师,以之为桥梁,加强学校与企业、社会的联系,深化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开发合作项目,提升学校的专业研发水平。
  职教需要“双师型”教师,他们具有双师能力、双师资格、双师来源,同时,建设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是一项系统工程,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解决,“双师型”教师培养过程比较复杂,因时间、因专业和因人情况千差万别,有的还涉及政府部门之间的协调,不能套用一种模式,更不能搞一刀切。需要从本校实际出发,结合地方及区域经济发展情况,把上述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把“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科学化、规范化,争取早日形成一支骨干教师队伍。
  2.开展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专业建设活动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依赖于专业和课程的建设,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随着专业建设、课程改革的变化而变化,实践教学的内容与理论教学的内容不能相互脱节,而都须围绕职业能力而确定。学校需要加大对社会人才需求分析,认真调研,找准自己的位置,形成自己的优势,要通过专业和课程建设活动提升专业培养方案的科学性,提高专业培养目标的水平,突显专业培养的特色。通过人才需求调研,确定专业教学目标,明确专业知识能力的构成因素,改革课程内容,设置实践教学环节,组织实施教学过程,制定完善教学管理制度,监督评价教学成效。通过上述一系列的活动,不断循环、递进地开展专业建设,提高专业教学质量,最终达到培养目标要求。
学海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