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论篮球教学对提高高职学生素质的作用

论篮球教学对提高高职学生素质的作用

日期: 2010-9-23 17:23:08 浏览: 30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刘俊卿

[摘要]在社会的偏见与严峻的就业压力下,高职院校积极筹划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素质,却忽视了学生身体素质、情感素质等发展。文章在分析高职学生心理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篮球教学与高职学生素质全面发展方面的关系与作用。
  [关键词]篮球教学 高职学生 素质 作用
  
  一、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
  就高职学生的心理特征看,虽然此时其动机、情感、兴趣、认知、思维、理解等心理特征已基本发育成熟,但与普通高校学生相比,他们面临更多的学习压力、更高的就业压力与社会压力,心理冲突明显。在学习负荷大以及社会对高职学生存在一定偏见等情况下,大部分学生形成了不良的心理状态,如世界观与理想观的缺失、意志力与挫折耐受力缺乏、自负与自卑倾向严重、依赖感和孤独感强等。他们自卑感强、情感脆弱;压力大、心理焦虑程度高;悲观、厌学。

学海网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高职教育仅仅着眼于提高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水平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同时关注学生心理与素质的培养,着眼于学生全面而又富有个性的目标实现。表现在高职院校篮球教学中,应该通过篮球教学,创设自由、积极、拼搏的课堂氛围,通过篮球运动释放压力、缓解抑郁,通过篮球课堂组织有效的教学和激烈的对抗赛,体验到快乐和成功,着力于培养学生奋发向上、团结协作、意志坚定等积极的情绪。
  二、篮球教育对高职学生素质培养的关系与作用
  个体的素质是个体表现出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一个区别于他人的在不同环境中显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影响人的外显和内隐性行为模式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基本条件。素质的形成除受遗传的制约外,后天的环境能对之造成巨大的影响,特别是教育。而高等教育因其开放性对大学生的素质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篮球作为高职院校体育教育的传统项目以及学校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素质养成有不可忽视的独特作用。
  高职学生比之中小学阶段,具有更为广阔的社会接触面、更为丰富的知识与素养,已经具备了人体发展规律、技术技能形成规律和体育欣赏等方面的知识。在高职院校开放的体育课堂中,在自由与积极的氛围中,体育教学相对而言较易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此阶段学生形成的对体育的理解具有系统性、主动性、连续性与稳定性,在体育中形成的习惯、素质能对学生一生施加影响。在以人为本的篮球课堂中,学生是教学与学习的主体,其个性能在宽松的体育课堂中充分表现出来,但这种个性又受到篮球技术与规则的制约,在竞技与游戏中,个性得到良性的发展——创造性、组织能力、遵守规则、智慧、团结、信任、奋斗、积极等个性特征得到提炼与强化,这正是高职学生走向社会岗位后所必备的情绪素质。而篮球技术的学习是对学生运动技术技能的训练,是对学生体能的拓展,这正是素质要求里面所必须的身体健康素质。
  另外,篮球课中充分的身体训练以及心理活动,在一段时间里,固定、反复、持续的刺激会形成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与行为定势,并可以将这种由运动所引起的特征与行为定势迁移到社会活动中去。体育为学生全面的素质发展提供了其他课程所不能提供的广阔的环境。
学海网
  具体而言,篮球教学对高职学生素质的全面培养表现在:
  1.增强身体素质
  学校体育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较为全面地掌握一到两项运动技术技能,使之养成运动的习惯与能力,并为学生一生参与体育运动打下坚实的基础。可见,体育教育最基础与最本质的目的就是个体身体素质的提高。篮球历经百余年的发展,在高校是深受学生喜爱的项目之一,在运球、传球、配合、投篮中不仅能锻炼学生的身体,更能使之在快乐的运动中获得生活、生存所需的本领与技巧。篮球运动对个体身体素质的锻炼是全方面的,包括速度、耐力、力量、灵活、协调等多项能力。而且篮球项目的对抗性、观赏性以及激烈性使篮球运动的普及性很高,这对于增强学生体质、锻炼学生的灵活性、提高学生的团体协作与竞争意识,对于终身体育目标的实现作用不言而喻。
  2.提高心理素质
  现代的高职生从入校初始便伴随着自卑感与低落感,随着情绪的不良发展,孤独、逃避等成为高职生的通病。在对高职生的技术技能水平强化的同时,也更加需要对其实施挫折教育、竞争意识教育,让学生们能冷静面对失败、客观分析失利原因、公正评价自己与他人并由此激发向困难和挫折挑战的决定。篮球项目的高对抗性,小到三对三、四对四、混合对抗等小型的课堂比赛,大到院系、全省、全国的篮球比赛,竞争中伴随着输赢,让学生在全身心的投入中多多经历成功与失败,并在成败中树立遵守规则、进取与奋斗意识,这是学生心理素质提高的凸显,能使学生产生“能者居上”、“迎难而上”等职业意识。
  篮球对抗中局势瞬息万变,一次传球、一次罚篮、一次进攻的精彩组织足以改变篮球场上的局势。在篮球比赛中,对规则的遵守,对对手以及裁判的尊重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制能力;对时机的分析、利用与把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果断品质;比赛中瞬息万变的局势有利于培养学生克服困难、永不放弃、不屈不挠的坚韧意志品质;比赛战术的合理运用和比赛对手的随机性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适应能力。在篮球的学习与篮球赛的参与中,学生能体验到快乐、失败、成功等多样感性体验,又能激发学生的应变能力。这些心理特征与行为意识对于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与职业素养意义重大。
  3.提升文化素质
  基于对篮球运动的兴趣,学生会不自觉地参与到篮球文化的营造与篮球知识的学习中。在生活中积极关注CBA、NBA、CUBA等,并在校园中起到赛事组织者的作用,如对于校园篮球赛的关注,甚至是以裁判的身份参与其中,便能使学生在课堂之外自主学习篮球规则、裁判法等相关内容,这是学生文化素质提高的表现,也是学生篮球欣赏水平和体育文化素养提高的表现。
  综上所述,从理论上讲篮球教学的有效实施对于高职院校学生的素质培养作用意义非凡,但在篮球教学实践层面上,并没有最大化地取得这些效果,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广大的理论研究者和一线教师从教学指导思想、教学模式、教学计划等方方面面探讨和摸索。
  
  参考文献:
  [1]孙世明,张伟健,孙荣辉.论篮球运动与学生个性发展的关系[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3,23(6):112-113.
  [2]刘俊卿.东莞南博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助教.
学海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