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课程改革中教学问题的实践探索

课程改革中教学问题的实践探索

日期: 2010-9-15 15:20:08 浏览: 24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苏振厂

[摘要]中职学校的课程改革从以下三方面考虑:一是课程改革主要体现社会需求及专业知识的实用体系。二是课程改革要以教学对象为基础,注重基础课和专业课相结合。三是课程改革要以教学设施为基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关键词]中职学校 课程改革 教学问题
  
  社会的不断变化与发展,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各类教育大力普及,人力市场的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对职业教育的观念也有很大转变等因素的影响,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以及培养目标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当前职业教育的实践探索应该是借鉴国外职业教育的先进理念以及成熟的做法,颠覆传统的中等学校教学模式。

学海网
把理论教学为重点转移到以实践教学为重点。把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把学科教学转变为目标任务教学。在教学方法、课程设置、教学活动安排等方面都应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努力改变目前状况,以适应社会需求的发展,培养出既有职业素养,又有一技之长的技能型劳动者。中职学校的课程改革从以下三方面考虑。
  一、课程改革主要体现社会需求及专业知识的实用体系
  要适应现代企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适应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培养大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技能型人才。根据产业结构调整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专业知识结构,灵活设置职业教育专业。努力形成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不同的专业要确立良好的知识框架,使学生既能得到专业必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还使学生有较强的岗位能力,为其发展奠定基础,培养成较全面的素质和能力。例如: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课程设置包括机械类的知识、电气类知识、计算机类的知识;形成一个较独立的体系。电子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包括简单的机械技能知识,电学知识,电子产品知识。
  二、课程改革要以教学对象为基础,注重基础课和专业课相结合
  职业学校是文化基础教育与专业技术教育兼施且二者相互结合的一种教育形式,这就确定了职业学校课程结构的设计要坚持基础性与专业性相结合的原则。确定课程结构的基础性原则有两方面含义:一是要使文化基础教育有一定的水准,为他们的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打下一些文化基础;二是要使文化基础教育为专业技术教育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为专业课程起到服务作用。确定课程结构的专业性原则主要是指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要体现专业特点,符合专业规律。形成专业基础、专业理论与专业实习相互协调、相互沟通的科学的课程体系。在重视专业学科的同时,增加一些如舞蹈与健美、心理健康、音乐欣赏、职业道德、就业指导之类的文化基础课。
  三、课程改革要以教学设施为基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应采用着眼于技术作用的课程模式。通过感性认知使学生掌握专业技术。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加大开发学生的实验、实训、实践等课程。课程设置既要体现职业岗位所需要的实践环节、内容,又要体现交叉复合岗位和职业的实践内容形式,还要体现各种实践和可操作性。为达到中等职业学校的课程设置这一目标要求,就应该首先加大专业课的实训课时,增加认识实习环节;其次根据不同专业的教学需要,开出与专业紧密相关的实践课程,优化实训内容,以实训教学带动理论学习。
  我校经过几年的努力实践,初步确立了骨干专业的课程体系,逐步完善校本教材体系,在教学过程中大胆尝试革新教学方法,倡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收到良好教学效果,但目前教与学之间仍存在一定的矛盾。
学海网
  解决这一问题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调整课程设置和改变教学方法
  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实用性、技能型的劳动者,因此对不适应职业教育要求的课程设置做出了调整,理论知识以实用、够用为原则,减少理论教学,把握理论深度,大胆删除纯粹的理论推导,多介绍实际应用型的知识;以技能训练为主导,增加实践课程教学。精心探讨各专业的特点,建好专业知识的要点,在教学上做到内容“精练”。
  教学方法上多采用项目教学法或分层模块教学法,教学设计要目标明确,重点突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采用讨论式、任务驱使等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掌握相应的专业知识,从被动学习转换为主动学习,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教学手段上提倡教学形式多样化,采用多媒体动画教学;数控技术,电子技术也可以仿真教学。可以使学生得到感性认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实训教学打下良好基础。
  2.加强职业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
  随着中职教育的转型,中职学校的教师要求不仅有专业知识,还要有专业操作技能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要建设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首先,教师应转变观念,积极进取,爱岗敬业,探索职业教育的特点,不能高标准要求生源质量;其次,教师应改变教学方法,课堂教学要生动,理论密切联系实际,从感性认识的角度使学生获得知识。第三,对于基础课教学的教师要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认知。我校近几年来不断采用走出去的方式培训青年教师的专业能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青年教师还应去厂矿企业学习、锻炼,开阔眼界,丰富自身的实践经验。教师教学经验应互相交流和学习。打造一流的教师队伍是学校长期发展的关键。
  3.组织形式多样的课外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组织学生开展各类专业、不同形式的课外教学活动,根据各类专业的特点可以举办知识竞赛,技能大赛,例如计算机知识或技能竞赛;电子制作、安装大赛;机械知识抢答等活动;特长生培养可以以点带面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逐步建立良好的校园学习风气。
  4.建立各专业教学活动的评价体系,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教学评价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实践能力,促进师生发展推动教学改革起着显著作用。通过教学评价可以掌握学生学习状态,对学生学习行为进行褒奖,使学生建立自信,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适度的否定,可以引发学生一定的焦虑感,让学生知耻而后勇,更加努力学习。教学评价也可以使教师了解教学过程的长处和不足,及时调整教学活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这些有益的实践探索,不断增加教学设施,改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使教师爱教,学生乐于学习,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实用型、技能型劳动者。
学海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