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浅论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创业教育

浅论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创业教育

日期: 2010-6-7 23:43:16 浏览: 0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戴育滨1 张光辉2 张日新2

摘 要 高等院校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是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对改革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具有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开设创业教育课程,举办“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是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有效载体和手段。
关键词 创业教育 创业能力 创业计划竞赛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21世纪是以创造、创新、创业为特征的世纪。知识经济占据主导地位,不仅对现行的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预示着未来中国教育必将发生深刻的变革。

学海网
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是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解决社会持续发展和大学生就业的重大问题。创业教育是时代的要求,作为承担高等教育重任的大学,理所当然要积极参与,开设创业教育课程,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创业能力,迎接新世纪的挑战。创业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有效载体和手段。
1 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意义
江泽民、李岚清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要求教育部门加强创业教育,鼓励大学生成为不同行业的创业者,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高校积极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对于改革我国的人才培养模式,解决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的就业问题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1.1 从知识经济角度看创业教育对挖掘大学生创业潜力的意义
21世纪是以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世纪,这决定了我国要在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要充分利用后发达国家的优势,实现我国经济的工业化和知识化的协调发展和转化,通过大力发展知识经济向发达国家迈进。这一观念的更新对于大学生创业教育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通过发展知识经济来增强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首先要加速实现知识向产业的转化,这就需要尽可能多的创业型人才。在这方面,大学生可谓重要的人力资源。众所周知,在这个时代里,谁掌握了知识,谁就掌握了最有价值的资本。而大学生作为高等教育的接受者,是社会上素质最高的一个群体,因此也就掌握了最有价值的资本,具有得天独厚的创业资源。从这个意义上说,对他们进行创业教育,充分挖掘他们为发展经济做贡献的潜力,是顺应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
1.2 从人才培养角度看创业教育对于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意义
目前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同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仍然存在着一定的距离,表现在培养出来的毕业生素质普遍不高,对国家和社会的依赖性有余,开拓性和主动性不足;传承能力有余,创新精神不足。在知识经济时代,根据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经验,特别强调重视人的创业能力和开拓精神。高校将如何面对这种严峻的挑战,关键是要转变我们的教育思想,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为此,要树立现代教育思想,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设置及考试制度等方面进行探索、革新。通过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开发和提高学生的创业基本素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竞争能力和创业能力。
1.3 从大学生就业角度看创业教育对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意义
高等教育大众化既是当今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也是我国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国民素质提高的重要途径。根据官方的权威提法,我国将于2005年起实现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15%的预定目标,并在2010 年使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3%左右。由此看来,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步伐在加快。但是大学生数量的急剧膨胀却给就业问题带来了巨大冲击。200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总数达到了145万人,2003年猛增至212万人,到2004年达到250万人左右,2005年则达到338万。由于毕业生供给正倾向于超过社会需求,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大学生失业”已经不再是一个空虚的概念。大学生就业瓶颈将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并对学校和政府产生压力。从社会文化角度来看,对于高等教育实行收费的国家来说,如果大学生在接受了高等教育以后无法找到工作,高等教育投资的个人受益无法得到补偿,就会在社会上产生一定的负面舆论影响,影响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目标的实现。而推进大学生创业教育,鼓励大学生从就业走向创业,不仅可以自己就业,还可以为他人创造就业机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大学生数量膨胀过程中的就业难问题,改善大学生的择业质量,形成良好的社会舆论,推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
2 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2.1 创业教育是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上的经济。随着科学的进步和知识的更新换代,“人力资本”已成为企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有知识、受过高等教育和具有创业能力的人将成为企业竞争的核心人才。在知识经济时代,一方面,大学生就业越来越激烈,普通的就业岗位不再适应未来大学生的需求,大学生掌握的知识越多、越新,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越强,获取的高阶层的理想职业的机会就越多;另一方面,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不断推进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物质产品越来越丰富,追求个人的价值和社会的尊重将成为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动力,大学生将会采用更加能展示个人魄力的就业方式——创业,通过自己开办企业或公司来开创自己的事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因此,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抓好高等院校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是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
2.2 创业教育是适应新的教育目标的要求
我国《高等教育法》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都明确提出了以培养学生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这是我国教育目标上的重大突破。虽然知识经济在我国初见端倪,但高校教育要直接参与经济建设,培养出越来越多的不同行业的创业者已经成为高校现实的任务。因此,高等学校的教育改革应根据新的教育目标提出的要求,制定新的措施和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近年来,高等学校积极开展“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毕业学生自主创业,改变就业观念,积极配合高等教育改革,有利于培养复合型人才、创造型人才和创业型人才。大学毕业生步入社会后的创业行为,将有力地推进社会经济发展,促进社会科技全面进步。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是高等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
2.3 创业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具体表现
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提出,针对的是国际竞争的新环境和“应试教育”。“应试教育”中,知识传授以注入式、“填鸭”式为主,学生处于被动状态,缺少主动性。以这种方式培养的学生,知识面不够宽,习惯于继承和模仿,缺乏自主能力和创新能力,因而难以适应社会变化和发展的需要。大学生创业教育正是克服上述弊端的有效探索,是建立在素质教育基础上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业是一种创新活动,需要智慧、开阔的视野,要懂专业知识,又要有现代管理知识,能够正确决策和选择,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良好人际关系。大学生创业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大学生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有效载体,能从根本上推动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实施。
2.4 大学生创业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有效方法
大学生创业教育意味着教会学生逐步具备自己开创事业的素质、知识和能力等必要条件。创业是一种创造性劳动,绝不能步别人的后尘。创业成功的关键在于能够开拓创新。通过大学生创业教育,大学生们将全面理解创新的作用与价值,深刻领会创新对于创业的重要意义,从而激发创新意识,自觉地开发创造能力。大学生创业教育是创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阶段。在创业教育过程中,大学生们将从创业成功者的事迹中得到启发和鼓舞,并通过自己的社会实践的尝试与摸索,参加各种创业计划竞赛,培养创造创新能力,逐步提高创业能力。大学期间的创业教育是把创业精神和创业实践能力内化成大学生自身的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高素质人才、创新型人才的有效方法。
3 中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发展现状
3.1 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发展经历
大学生创业教育在我国的发展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高校自主探索阶段,从1997~2002年4月。在这一阶段中,许多高校都做了有益的自发性的探索,如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第二阶段是创业教育得到教育部重视后,开始的创业教育试点阶段(从2002年4月教育部确定9所创业试点院校开始至今)。这一阶段创业教育在中国的发展进入政府引导下的多元化发展时期,试点院校分别通过各自不同的方式对创业教育的开展进行了实践性探索。
3.2 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主要模式
目前,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主要存在三种教育模式。2002年4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在北京召开了普通高等学校“创业教育”试点工作座谈会,会议总结了当前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三种模式:①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代表的“以学生整体能力、素质提高为重点的创业教育”。这类创业教育的特点是将创业教育融入素质教育之中,强调创业教育“重在培养学生创业意识,构建创业所需知识结构,完善学生综合素质”,将课内教学与模拟实践相结合来开展创业教育;②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代表的“以提高学生的创业知识、创业技能为侧重点的创业教育”。其特点是商业化运作,设置专门机构,开设创业教育的课程,建立大学生创业园,教授学生如何创业,并为学生创业提供资金资助以及咨询服务;③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代表的“综合式创业教育”。其特点是将创新教育作为创业教育的基础,在专业知识的传授过程中注重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为学生提供创业(创办公司)所需资金和必要的技术咨询服务。
4 “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概述
“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组织开展的一项全国性竞赛活动,旨在通过竞赛,努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造就一代适应未来挑战的高素质人才。创业计划竞赛最早于1998年在清华大学举行。1999年,首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汇集了全国120余所高校近400件作品,在全国高校中掀起了一轮新创业的热潮,孕育了视美乐、易得方舟等一批高科技公司,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在上海举行的全国第二届“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上,一共有135个高校参加。在浙江大学举办的第三届创业计划竞赛中,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244所高校的参赛作品共542件,大赛落幕时签下的协议资金高达9 330万元。第四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2004年在厦门大学成功举办,来自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76所高校选送的603件参赛作品,作品涵盖电子信息、机械能源、生物制药、服务咨询等八大行业领域。“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作为中国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活动的新载体,必将在培养复合型、创造型人才、创业型人才,促进高校产学研结合,推动大学生创业教育方面发挥越来越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吴剑平.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概述[J].江苏高教,2000(4)
2 袁虹.关于中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与思考[J].中国科学教育,2004(9)
3 肖毅,陈晓,钱建平.创业教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课题[J].云南教育,2001(19)
4 房欲飞.……
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兴起与挑战[J].交通高教研究,200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