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农村中小学教师如何走出职业倦怠的困境

农村中小学教师如何走出职业倦怠的困境

日期: 2010-4-24 17:22:41 浏览: 7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未知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并对教师如何尽快走出倦怠状态提出了一些建议:(1)社会及学校要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给教师生活留点空白;(2)教师要学会自我减压、自我调节;(3)要坚持学习,不断充实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
  [关键词]职业倦怠 农村中小学教师 原因分析
  
  20世纪7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费登伯格在研究职业压力时就提出“职业倦怠”一词。他认为“职业倦怠是工作强度过高,并且无视自己的个人需要所引起的疲惫不堪的状态,是过分努力去达到一些个人或社会不切实际的期望的结果”。
  用以教师职业则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对长期的情绪源和人际关系紧张源而表现出的一系列的心理、生理反应,是教师个体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而产生的疲劳、困乏的身心状态,它对教师本人、学生、学校和社会都回带来消极的影响。
  
  一、农村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
  
  1.教师的地位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
  历史发展到今天,教师的地位已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在不同的国家中差异很大。

学海网
在发达国家,随着教师待遇的提高,社会地位也有了明显的改观,教师成为一个吸引人的职业,硕士、博士做中小学教师已不鲜见。就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师的状况来看,社会地位仍然较低,其主要原因在于许多人还没有真正重视教育,没有真正把教育视为立国之本,没有真正理解教育的功能与价值,并且教师待遇偏低。
  2.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过大、负担过重
  在广州天河区举行的一次心理保健讲座上,专家用心理健康测量表(SCL—90)对在场教师进行测试,结果显示,69%的教师感到压力大。另据杭州市教科所2001年上半年对市区30所学校的近千名教师进行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表明,有76%的教师感到职业压力很大。其中,男教师的压力大于女教师,毕业班的教师和班主任压力大于非毕业班和非班主任教师。
  从日常观察和了解中,教师的教学行为也被规定得“周到详尽”,刻板单调。周一政治学习、周二业务学习、周三集体备课、周四分工讨论,还有双休日“补差”、暑寒假“补缺”,等等。各个学校互相仿效,不断升温,没有给教师生活留下一点空白。加之教师除了工作以外,还要忙于家务、照顾老人、子女等。
  3.“新课改”的实施使教师面临着新的角色冲突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的参与、乐于探究的学习方式等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转变观念,更新知识,掌握新的教学方式。而大批在应试教育下成长起来的教师一时难以适应全方位的变化,这种不适应也会使教师感到压力。
  已有的研究已经证明,教育是一种高压的职业,教师是职业倦怠的易发群体。职业倦怠会对教师的身体、心理产生双重的伤害。因此,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防止或缓解教师的职业倦怠。
  
  二、农村中小学教师走出职业倦怠困境的措施
  
  1.社会及学校要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给教师生活留点空白
  对于社会而言,首先,要切实把教育重视起来;其次,要改变以升学率的高低为唯一的标准来评价学校和教师;对于学校来说,要营造“有话能说、有话可说、有话敢说”的民主平等的对话氛围和“留有空间让教师活动,留有时间让教师读书,留有问题让教师思考”的和谐宽松的环境,倡导“少一分说不准,多一分提建议;少一些强制,多一些自愿;少一些常规,多几分机动;少一些指责,多几分宽容”的以人为本的人文情怀。
学海网
  2.教师要学会自我减压、自我调节
  由于教师的工作长期处于持续性的紧张状态,身心的疲惫在所难免。因此,对于教师本人来说,学会自我调节是非常必要的。要正确认识并接纳现实,改变对职业价值的认识,寻找教师工作的乐趣,教师要制定出合适的职业心理定位,将自己的价值、追求融化在学生成长的喜悦中,并使之转化为强烈的职业责任感。要善于调节情绪,运用情绪转移法转换情景,转换注意力以改变心境。要加强体育锻炼,以健强的体魄迎接挑战。
  3.要坚持学习,不断充实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
  不少教师出现倦怠的心理是由于不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以及学生发展的特殊性。换句话说,就是不能很好地接受并适应社会的变化。因而,通过学习来改变自己内在固有的认知结构,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1)教师要躬与实践——向实践学习
  一要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树立起教学探索的新理念,把每堂课都上成一节崭新的课;二要常写教学随笔,对自己的教学活动经常性地进行反思、思考和感悟。
  (2)教师要勤于读书——向书本学习
  首先,这就要求教师树立起终身学习的观念,其次,列出要读的书目,制定读书计划。既要读职业用书(教科书),也要读一些专业性的刊物和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专著。
  (3)教师要善于交友——向他人学习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三人行,必有吾师焉”。平时和同事多探讨一些教学体会,如条件许可也可以上网交一些网友,通过发电子邮件、写“博客”日志交流心得等。
  总之,农村中小学教师必须清醒而深刻地认识自己的职业倦怠的成因和危害,积极调整,以乐观向上的心态面对自己的工作。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教师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就一定会走出职业倦怠的阴影和困境,为自己的心灵撒上和煦的阳光。
  
  参考文献:
  
  [1]梁燕玲.教师职业倦怠与课程改革的可持续发展[J]. 教师之友,2005,(2).
  [2]李红霞.国外教师职业倦怠理论对我国的启示[J]. 教育科学,2003,(2).
  [3]梁金洲.教育通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
  [4]朱祖益.给教师生活留点空白[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6,(3).
  [5]王云娟.教师心理问题到底有多严重[N].中国教育报,2002-2-19.
学海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