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职业教育发展的文化视角

职业教育发展的文化视角

日期: 2009-1-12 14:57:18 浏览: 8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何光辉

    [摘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我国的既定方针。职业教育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采用文化的方式,通过观念创新、优秀传统继承、制度文化建设和学校文化重塑等求得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职业教育  发展  文化
 
    办好职业教育,是德、日、英、美等西方发达国家提高劳动力素质、发展社会经济的成功经验。进入新世纪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2002年,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5年10月又颁发了《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人力资源开发,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推进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就业再就业的重大举措;是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把我国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提升我国综合国力、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实现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要求“各级人民政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加快职业教育、特别是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与繁荣经济、促进就业、消除贫困、维护稳定、建设先进文化紧密结合起来,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采取强有力措施,大力推动职业教育快速健康发展”。

学海网
应该讲,越来越多的人已充分认识到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意义,但是如何具体落实文件法规的精神,更快、更好地发展职业教育,依然是横亘在广大职业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问题。尽管,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一些研究人员也提出了一些建议,但这些形形色色“策略”,要么缺少整体性,要么为功利主义所趋动,或者鲜有现实关怀,因而削弱了自己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作用。为此,笔者认为,在新形势下,中国的职业教育发展,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同时,也应有文化发展的视角。
    一、职业教育的文化特性
    关于“文化”有多种界说。卢梭认为文化是风俗、习惯、特别是舆论;著名历史哲学家斯宾格勒把文化看作一种活生生的有机体;A?哈维兰在《当代人类学》中指出,文化是一系列的规范或准则;著名人类学家泰勒(Edward Burnett Tylor)认为:“文化或者文明就是由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包括知识、信念、艺术、道德法则、法律、风俗以及其他能力和习惯的复杂整体。就对其可以作一般原理的研究意义上说,在不同社会中的文化条件是一个是与对人类思想和活动法则进行研究的主题”[1];而我国著名学者梁漱溟则把文化规定为“一个民族生活的种种方面”,其中主要包括精神生活、社会生活与物质生活等三个方面。我们这里所谓的文化是一种较为广义的概念,它不仅指具体的文化形式,而且是指一种稳定的生存方式,蕴涵着独特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职业教育的文化发展视角,有这样几层含义:
    首先,把职业教育视作一种文化。从组成结构看,有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其中,物质文化是职业教育最基础的构成部分,包括场地、建筑、设施、器材等;制度文化是指对职业教育活动作出规定和安排的法律、规章和制度等,“制度乃是文化分析的真正单元”[2],它以物质文化为基础,能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有用的环境,能满足职业教育发展更深层次的需要;精神文化包括职业教育的活动的精神及其成果,是以职业教育理论、意识、观念、心理等形态存在的文化。著名思想家曾言:“思想形成人的伟大”,在文化的构成中精神文化最重要,是人类创造性和自由本性在职业教育中的体现。
    从发展机制的维度看,职业教育文化又可分为自在的职业教育文化和自觉的职业教育文化。自在的职业教育文化是指以职业教育传统、经验、礼仪、天然情感等自在因素构成的职业教育方式或活动图式。自觉的职业教育文化则是以自觉的知识或思维方式为背景的职业教育方式或活动图式。自在的职业教育文化和自觉的职业教育文化之间的关系或张力构成了职业教育文化进步的动力机制。
    从职业教育文化的概念出发,我们发现职业教育也应具有这五大特性:
    第一,属人性。文化为人类所特有,因满足人的需要而产生与发展,是人类区别动物的根本特征。职业教育应以人为本,提升人的职业能力和素质,促进人生幸福和社会发展;第二,历史性。文化不同于自然和人的先天遗传因素,是人类活动的历史积淀,是历史地凝结成的人的活动的产物。职业教育发展有自己的历史和传统,如德国有重视职业教育的传统,英国的职业教育脱胎于行会制度;第三,群体性。文化是历史积淀下来的被群体所共同遵循或认可的共同的行为模式。职业教育如果只是个人的偶尔的行为或者只被少数人所进行而不为群体和社会所认可是不能健康发展的。第四,地域性。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职业教育,如德国的双元制、日本的企业教育摸式。第五,自由和创造性。职业教育相对于整个社会文化、教育体系是一种亚文化,但决不是它们的依附与复制品,它有传承社会文化的职能,但更有自己独特使命和主体性,否则职业教育就没有生命力和发展前途。
    职业教育的文化发展视角就是在对文化本质的理解基础上,遵循文化的规律,利用文化的因子,发挥文化的整合功能。所谓遵循文化的规律,就是要把职业教育看成一种亚文化,职业教育既具有文化的一般特征,又有其特殊性;利用文化的因子,就是运用文化所隐含的独特理念和教化要素,如地域文化、英勇人物、故事、法制伦理等,形成促使职业教育发展的独特的环境;发挥文化的整合功能,就是要以优秀文化为导向,净化职业学校的育人环境,培育和谐的教育氛围,实现职业学校文化和企业文化、地区文化、社区文化之间的高度融合,达到建设学习型学校,发展教育,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需要的目标。
    教育与文化的关系历来是教育家们关注的重点,但传统的教育哲学只是看到了文化对教育的规定性,把教育看成是文化传递和复制的手段,而未注意到教育的内在性、超越性、主体性的品质。对此,斯普朗格认真指出“教育是文化过程”。文化过程包括文化积淀 (传统)、文化的传递和文化的再创造三个有机过程。文化过程是一个“积淀”到“传递”再到“创造”的无限循环过程。故而,也可以把教育看成是一个从客观文化价值到个人主观精神生活的转化过程:个人在接受文化、创造新文化的同时,内在地创造了掌握文化财富的新人。凯兴斯泰纳也认为,“个人的教育成就,只能求之于各种文化材料中间;而文化材料之结构与形态,则又须部分的或全部的适合个人生活形式在发展阶段的结构与形态”。(3l基于此,职业教育的文化发展,可以表述为,通过职业教育与文化的互动,通过文化反思、否定之否定,在培养创造性、技能型人才的过程中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
    二、文化视角的具体策略
    在政府、社会和职业教育界共同努力下,这几年,我国的职业教育又有新发展。2005年中等职业教育的招生总量达到了560多万人,中等职业学校的就业率,从 2002年以来连续提高,2004年我们抽样调查统计的结果已经达到了94%、95%;独立设置的高等高专院校已经达到了1300多所,在校生总量已经达到了600多万人,高等职业教育2004年招生达到了237万人,占整个高校招生总量的53%,高职高专招生总量已经超过了本科。但“繁荣”的表象下面依然掩藏着许多隐患,这就是许多专家所提到的生源质量下降、投入不足、教师素质不高、人才培养模式落后等。这一系列的问题表面上看起来,是由社会经济和主观认识所引起的,实际上都有深刻的文化原因。而这些问题的解决也需要用文化的方式去解决。著名社会学家韦伯曾指出,任何一项伟大事业的背后都存在支撑这一事业,并维系这一事业成败的无形文化精神。梁漱溟也指出,“其实,一民族之有今日结果的情景,全由他自己以往文化使然:西洋人之有今日全由于他的文化,印度人之有今日全由于他的文化,中国人之有今日全由于我们自己的文化,,而莫从抵赖;也正为古圣人的道理行得几分,所以才致这样,倒不必恨惜”。[4]据上面对职业教育文化的理解,笔者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文化路径作如下思考。
    (一)不断提升和普及职业教育的价值。
    从哲学的层面讲,文化本质上是一种价值观,而人是一种精神存在,其一切行为都受到其信奉的价值、观念影响。谁也不会否认,德国之所以拥有让世人艳羡的职业教育,是因为德意志民族崇尚手工、制造,重视职业教育。“在德国,职业教育被视为政府、社会、企业与个人的共同行为,是德国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原动力,是企业生存与竞争的手段,是个人生存最重要的基础及个性发展、感受自身价值和社会认可的重要前提。特别是企业界人士更认为职业教育就是产品质量,是德国经济发展的柱石。”[5]而在日本,“由于认识到对企业内员工进行培训,是一种比设备投资更重要的投资,所以日本企业对所属员工进行培训蔚然成风,实力越雄厚的大型企业,就越重视企业内教育,”[6]我国的文化传统中,以儒家思想为主流的价值系统是轻视劳动、鄙夷技艺,所谓“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学而优则仕”,而以墨家、民间等为组成部分的非主流文化又有重视手工劳动的一面,如“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家有黄金万两,不如一技在身”。在打造我国职业教育精神文化的时候,我们要合理地吸收、借鉴国外的职业教育理念,也要批判性地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当前,优先要做的几件事是:
    1.正确理解职业教育的本质和内涵,提升职业教育的理念。
    完整的职业教育包括技术教育、职业教育与培训。目前,国际上对职业教育的内涵已达成共识:职业教育已经不再是单纯的职业训练或培训,而是完整地包括职业教育的认知、情感和技能。197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十八届大会(巴黎)通过的《关于职业技术教育的建议》指出,职业教育“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过程”,“是现代文明的复杂结构的基础之一”,“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先决条件之一”,“职业技术教育应该成为符合每个国家需要的终身教育系统的一部分”。 1999年4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韩国汉城召开的第二届国际技术和职业教育大会,提出建设教育的五大支柱: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和学会学习,职业教育的发展要以人为中心,推广和使用新技术,培养创业能力和自立能力,促进继续和独立学习。
    2.广泛、深入宣传职业教育的价值,在全社会形成重视职业教育的氛围和习俗。
    关于职业教育的价值,理论研究和社会经济实践已有充分的说明。但为何家长还是不愿让自己的孩子读职业学校,多数企业仍不积极支持职业教育?笔者认为一个主要的原因是,职业教育的价值还只停留在一些专家、领导人和职业教育工作者等“精英”的头脑中,而大众并不理解、认可职业教育的价值。“在普通大众的生活世界和文化根基没有发生真正松动的情况下,停留于纯粹思想观念层面上的外在的、表面的文化启蒙无法兑现文化转型的承诺”[7]无论是历史上,还是在现实中,都不乏这样的教训:由于群众不觉悟、不参与,美好的愿望最终归于失败。因此,我们要运用多种手段和形式广泛、深入宣传职业教育的价值,让群众实实在在看到职业教育在改善自己生活、提高生命质量中的作用。笔者建议国家应该设置法定的职业教育节、技工节,褒奖通过职业教育而为社会作出贡献的人士。如,可以把每年的6月某日,定为“鲁班节”;同时学校与企事业单位也应定期开展以活动、举办一定仪式,强化劳动光荣、技术工人伟大等意识,在全社会形成重视职业教育的氛围和习俗。

学海网
    (二)加强职业教育理论研究和积累,建立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理论。
    理论研究零散、肤浅,使用话语主要来自发达国家,这是我国当前职业教育理论发展的特征。人类已进入知识社会,知识创造、占有和使用的能力成为决定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实际上,一个国家和地区职业教育能否健康、协调发展也取决于对职业教育规律的认识程度。近一个世纪多来,我国职业教育的波折,是与我们对职业教育理论的研究和把握有一定联系的。恩格斯有言,一个民族只有站在思想的高度,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当前,我们一方面要以开放的胸怀,批判的精神,积极、主动地学习、吸收、借鉴国外先进职业教育理论;同时又要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独立自主地开展本土职业理论研究和积累。尽管,我国历史缺少职业教育研究和实验的传统,但也不乏成功职业教育的经验和真知灼见。从春秋战国的墨家到近现代的中华职业教育社,从唐朝的律学、算学,到中共领导的解放区工农速成学校,形成了我国特有的技艺教育、学徒制、做中学等模式和经验,值得我们去挖掘、整理和发扬。特别是近代以来,我国也出现了具有国际影响的职业教育思想,如,蔡元培实利主义教育思想、陶行知的生利教育、黄炎培的大职业教育主义都有穿越时空、辉映古今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以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为例,是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其职业教育思想涉及职业教育功能与地位、职业教育的目的、职业教育“社会化”办学方针、“手脑并用”职业教育教学原则、职业道德教育等。他主张职业教育应该贯穿于人的全部教育过程和全部职业生涯,提出建立职业陶冶——职业指导——职业教育——职业补习和再补习的大职业体系;他指出职业教育的本质目的在于“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职业教育的目的与核心是:“谋个性之发展”;“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为国家及世界增生产力之准备”。他认为“吾国最重要最困难的问题,莫过于生计。根本解决,惟有从教育下手,进而谋职业之改善。同人认此为救国家救社会唯一方法,天愿相与始终也。”[8]职业教育要走社会化、平民化和科学化的办学方针。总之,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是其长期研究和实践的结果,是西方先进国家教育经验和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也是我国教育思想的瑰宝。我们只有学习、研究、继承并加以发展,才能建立起我们自己的职业教育理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研究有了很大发展,产生了一系列新成果、新思想,如“宽基础、活模块”的职教课程理念、“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宗旨、“人格本位”的职业教育等等,也都具有时代特色、中国气派。如果我们能将他们整合起来,并加以积极的研究和推广,必将促进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
    (三)加强职业教育法制建设,打造完备的制度文化。
    “教育与文化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教育开辟了文化的道路,使文化代代相承,另一方面文化规定了教育的基本倾向,特别是民族文化的特点往往成为教育的民族模式。”英、美、德、日、澳等国家职业教育的发达得益于其完备的职业教育法制。马庆发教授在其所著《当代职业教育新论》一书中把德国50多年来长盛不衰的秘诀总结为3点:(1)把国家行为、企业行为、个人行为三者有机结合起来;(2)国家重视、企业支持、个人需要三者结合是职业教育成功的基础,办好职业教育已成为国家、企业、个人三者的共同利益的内在需求;(3)在这一共识下,以立法的形式建立子完善的职业教育法规丁明确规定了国家、地方、企业、个人的权益和义务。自1994年以来,我国制定了《职业教育法》等法制,但总体来说,我国的职业教育法制很不完备,对国家、地方、企业、个人的权益和义务未能进行明确、合理的安排和规定,使得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缺少一个良好、稳定的制度环境。笔者认为,国家和地方政府要尽快制定《职业教育促进法》、《青年劳动保护法》、《企业职业教育章程》、《职业学校总协定》、《失业对策法》、《技能鉴定法》、《企事业单位用人法》等法规,并使之构成一个有机体系,打造完备的制度文化。这种制度文化应体现下述精神:
    1.终身职业教育思想。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相互衔接,职业教育、普通高等教育、成人教育融会贯通。统整职业教育资源,建立全纳性职业教育制度,努力发展面向边缘群体的职业教育,人人皆学、时时、处处能学。
    2.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举办职业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主要责任在政府。实践表明,各级政府要切实承担职业教育发展规划、资源配置、条件保障、政策措施、社会环境方面的责任,研究解决职业教育发展重大问题和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优先政策与措施等。
    3.企业成为职业教育的主体。“没有行业、企业的主体性参与,职业教育的本质和功能难以体现”。国家通过法律明确、具体规定企业自培、支持职业学校等责任和义务,使企业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成为国家意志。[9]
    4.就业准入。“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职业院校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培训合格证书成为用人单位录用人员的普遍法则。
     (四)以课程改革为核心,重塑职业学校文化
    我国职业教育起步较晚,很多职校是由普通学校改造而来,大部分职校教师也都来源于普通师范院校或普通中小学。这些先天“不足”造成了我国职业学校“文化”的贫瘠、苍白。近年来,人们对我国职业学校发展进行反思时,总会有这样批评性的言论:“学校定位不清”、“办学目标不明”、“课程是普高的压缩饼干”、“教育观念和培养模式相对滞后、教学活动中知识灌输较多,与生产和生活实际联系不够紧密,对职业道德、知识应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重视不够,实践和专业技能训练比较薄弱,难以使学生形成熟练的职业技能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等等。所有微词,集中到一点就是职校没有自己的文化,没有自己的特色和个性,未能完成自己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使命。《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职业学校要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职业学校要抓住契机,重塑学校文化:
    第一,总结本校历史,借鉴外界资讯,提炼出自己独特的办学理念并使之成为教师的共同愿景。职业学校要从奠定学生终身发展基础、满足学生多元需求的目标出发,明确自己学校类型和市场定位,采用适切的经营方针和专业发展策略,实施职业预备教育和升学预备教育。
    第二,以人为本,加强教师教育,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形成善于学习、敢于创新、乐于育人的教师文化。教师要从过去的“黑板上种庄稼”变为“实验田里教插秧”,从“训兽师”变为“育人者”,从一个教书匠变为专家型教师。也即教师要从以往的“日常生活态”进入一个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交融的状态,即教师不能满足于以往凭经验教会学生一门学科知识或一种劳动技能的情形,而是必须通过自己的学习、研究、实践与反思促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存。
    第三,职业教育不是失败者的教育,树立每个学生都是成功者、终身学习者、社会建设者的思想,以多元智力理论为基础,建构积极向上的学生文化。学生带着自信走进学校,自主学习、主动发展;学校给他们提供也不再是面目可憎的书本知识和冰冰冷冷的机器和仪器,而是人性化的课程、丰富多彩的文体生活和实实在在的精神关怀。
    第四,坚持人格本位的课程开发思路,开发包括普通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实训教育课程和创业教育课程在内,突出职业伦理、职业能力培养,既满足社会需要和竞争需要,又满足求学者多元需求和个性发展的课程文化。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目标主要问题不在于满足‘量的增长”’,而在于如何“实现目标,确保目标的 '含金量’,确保职业教育发展增长的可持续性和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10]职业教育的文化发展是一种内涵发展,是一种可持续的发展,一种整体发展,也是一种与人口、社会、经济、科技相协调的发展,更是一种特色发展。它主张正确处理传统与现代、稳定与改革、积累与创新之间关系;它追求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之间的平衡,规模、结构和效益的统一。它是科学发展观的一种具体实践,它主张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的职业教育要有自己的根本信念、有自己的路径、有自己的特色。
 

 
参考文献
[1][关]马文哈里斯.文化人自然——普通人类学导引[M]顾见光、高云霞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136.
[2]B?马林诺夫斯基.科学的文化理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65.
[3]凯兴斯泰纳.陶冶过程的基本原理[M].
[4]徐洪兴主编,二十世纪哲学经典文本——中国哲学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474.
[5][6]石伟平.比较职业技术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82,167.
[7]衣俊卿.文化哲学十五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309,
[8]黄炎培.中华职教社宣言书[2],1917,1. 
[9]马庆发.重构职业教育课程——基于哲学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
[10]马庆发.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目标的三大思考[J].职教论坛,2006,(3).

学海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