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警察职业倦怠对其警察形象的影响

警察职业倦怠对其警察形象的影响

日期: 2009-1-5 23:29:32 浏览: 8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王明建

  【摘要】职业倦怠会使警察处于身心疲惫状态,影响到警察的工作、生活、个体和社会。通过引导警察正确认识职业倦怠的危险性,运用心理疗法缓解压力等方法预防和缓解警察职业倦怠。
  【关键词】警察;职业倦怠;形象危机;干预措施
  

  一、警察职业倦怠的主要表现
       (一)职业倦怠的界定
  职业倦怠是指一种由工作导致的身心俱疲状态。随着现代工作环境给予人的压力越来越大,职业倦怠现象日益普遍,它被认为是一种直接与工作相连的身心疾病,即职业倦怠主要指助人行业的工作者由于工作要求持续的感情付出,无法应付外界超出个人能量和资源的过度要求时,所产生的生理、情绪情感、行为等方面的耗竭状态。职业倦怠具有消极性,严重影响个体的身心健康状况和工作表现。

学海网
它与许多心理和生理健康问题有关,包括抑郁、易激怒、无助和焦虑、失眠、头痛、食欲不佳、胸痛和肠胃问题。职业倦怠还会影响个体的工作,导致个体的工作满意度降低、工作效率下降、缺勤、离职、与家人同事的冲突增加等。
       (二)警察职业倦怠主要表现
        国际上大多数学者在警察职业倦怠问题上已达成一种共识,即认为警察职业倦怠是警察不能有效解决工作压力的一种反应。中国警察作为世界警察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职业倦怠方面也具有这种共性。但与此同时,他们也具有自己的特点:(1)警察生理上的衰竭。(2)警察长期情绪上的耗竭。处于职业倦怠状态的警察常常表现出疲劳感,性急易怒,容忍度低,并且在情绪上缺乏热情与活力,有一种衰竭、无助感,并对生活冷漠、悲观。(3)警察人格的解体。(4)警察对成就感的要求低下。
  二、警察职业倦怠的几大主要因素
  导致警察陷人职业倦怠状态的因素多种多样,主要有四个方面:工作、生活、个体和社会。
  (一)个体因素
  从个体的生理角度来讲,由于部分警察原本体质较弱,再加上由工作压力引发了某些慢性疾病,这就给警察的工作、生活和学习带来了诸多的不便,使其做事感到力不从心,无法发挥自己的才能。
  (二)生活因素
  繁重的工作使民警心力交瘁,势必减少他们对家人的关注与付出。长此以往,很容易引发家庭冲突,导致与家人关系紧张,比如夫妻争吵、分居甚至离婚等等。
       (三)工作因素
  这是造成警察职业倦怠的主要原因之一。警察承担的是为公众服务的角色,日常工作中势必要处理一些公众的问题。
  (四)社会因素
  公众都对公共安全抱有很高的期望。所以,警察所承受的社会期望自然较高。同时,在今天迅速变迁的社会里,价值观念日趋多元化,社会各界对警察的期望也存在很大差异,而且接受继续教育和研究基金都增加了警察个人的期望,这使他们形成了传统部门难以适应的要求进步和增长收入的期望。在这多方面的期望之下,警察的工作压力与日俱增。这是诱发警察职业倦怠的外部因素之一。
  三、职业倦怠对警察形象的影响
  警察是处在公众的最前沿,他们的一举一动时刻在公众的监督之下,研究表明:职业倦怠症状已经产生了显著的影响,不仅在警察这一职业的工作表现上,而且在他们的家庭生活中。由于警察的职业倦怠,警察个体、公安事业以及整个社会都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将人击垮的,经常并非巨大的挑战,而是琐碎事件构成的倦怠。”(叶天蔚,《激情主义》)。

学海网
  (一)公众心中形象的危机
  当公众对某些警察某些方面有过不好的亲身体验,如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在这种以偏概全的心理效应作用下,警察良好的整体形象由于某个体和局部的失误和错误,或者是某个的违纪事件,公众在近因心理作用下,就会把新近出现的不良事件无限扩大,对警察的整体形象全盘否定。特别是在今天,警察处在社会矛盾的交叉点上,公众对警察由于自然的防卫心理,某些相关利益公众也十分关注某一警察的不良信息,在中国传统的“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心理定势影响下,使一些公众对警察似而非的信息得以接收、传播,形成对警察形象不利的印象。
  (二)涉及个人及家庭危机
  美国研究人员格林娜尔格在1980年的报告中指出,所有病人中的70%病因与压力有关。因不能有效缓解工作压力而导致职业倦怠,而且职业倦怠也会影响其与家庭成员的人际关系,如警察对子女管教的少,造成子女学习不好,甚至有的逃学或辍学;由于工作繁忙不能按时回家,甚至几天找不到丈夫,引起失妻吵架、闹离婚,从而导致家庭冲突的现象随之增加。由于警察长期受到工作的巨大压力,造成他们的生理、心理耗竭,因此疲惫不堪的感觉经常困扰着他们,易引发各种生理、心理上的疾病。这在相当程度上为个体带来了生理及心理上的疾患。有的民警感到难以继续忍受这种病痛的折磨,有的警察无端的向家人发脾气,内心极度冲突、动摇抱怨、绝望,有的可能会主动离职甚至自杀,以求解脱。
  (三)警察职业危机
  陷入职业倦怠的警察,对工作内容厌倦、自信不足、因环境缺乏变化而感到无聊。成就感下降,因而对自己的工作“冷处理”。这就势必使其工作表现不积极,工作绩效差,长此以往,则易导致职业危机。警察作为社会稳定的忠诚卫(下转第38页)(上接第36页)士,他们的职业倦怠会使人力资源遭到损失,制造更严重的社会问题,增加社会对医药和社会支持性服务系统如心理咨询、精神科医疗等的依赖。同时,警察人力资源的流失也将对政治、经济产生不良的影响,因为警察人力资源的流失势必影响到社会稳定,而这又势必对政治、经济产生消极的作用。
  四、缓解警察职业倦怠的对策
  (一)警察要正确认识职业倦怠
  作为警察个体,当发现自己有职业倦怠的征兆时,应勇于面对现实,正确认识职业倦怠的症状,反思自己的压力来源,主动寻求帮助,设法加以化解。
       (二)建立社会支持网络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际关系变得越来越疏离。在此情况下,为了缓解警察的职业倦怠,更需要建立一个社会支持网络。研究显示,支持系统可使个体减轻压力,缓和倦怠感的产生。建立社会支持网络,首要的是对警察职业形成良好的公共信任氛围。对警察这一职业建立合理期望也是非常重要的。民警都是真实的人,而非圣贤,他们的能力也是有限的,因此,全社会应对警察抱有合理期望,以减少警察的压力。同时,社会有关部门应建立起预防系统,以帮助认定那些表现出职业倦怠症状的警察。鉴定职业倦怠是制止其毁坏警察职业与家庭的一种积极性策略。认定的方法之一是检查一下高危险警察的出勤记录。如果警龄达十五年以上的警察缺勤率高于其他警龄的警察,那么他们就应当引起即刻的关注。
       (三)加强公安队伍建设,建立良性支援机制
  首先,要改革公安队伍现行的管理体制,赋予警察更多的业务自主权,并且为警察提供更多参与公安决策的机会。这将有助于激发警察的工作热情与动力,从而使警察具有更强的责任感与归属感。其次,要建立赏罚严明的激励机制,以区别警察的工作表现,体现竞争精神。若对警察的工作表现笼统而论之,则易使警察陷于平庸、懈怠。再次,入警达到一定年限(十五年左右)的警察,应尽可能早地接受如何应对情绪紧张的培训。这项工作应当引起公安机关领导与社会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最后,要针对当前绝大多数民警存在的因付出与收人不成比例而引发的心理失衡现象,有步骤地合理增加警察的工作收人,使他们获得相应的物质回报。最后,要建立合理的警察休息制,避免警察长期超负荷工作。
学海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