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试论高职学院教师继续教育模式的建构

试论高职学院教师继续教育模式的建构

日期: 2009-1-1 1:49:10 浏览: 9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顾晓叶

    [摘要]文章就高职学院教师的继续教育问题,论述了社区模式、校本模式、教师中心模式和高校模式四种主要模式,提出以社区模式为主导、校本模式为主体、教师中心为重心、高校模式为辅助的高职教师继续教育模式体系。
    [关键词]高职学院  教师  继续教育模式
  
 
    在我国古代,由于社会分工的出现,职业也随之产生,相应的诸如师傅带徒弟、口耳相传等形式的职业技术教育也开始萌芽并不断发展。受18世纪60年代欧美产业革命的影响,在19世纪60年代出现了近代工业和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在洋务运动中开始兴办职业技术学校。1980年以后,我国许多地方出现了地方职业大学,高等职业教育也应运而生,而后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良好的态势。进入21世纪,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经济全球化、市场一体化、信息智能化等等,都给高职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学海网
高职教育要适应市场的变化,其核心的要素就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而师资队伍建设的关键,就是如何解决好教师继续教育的问题,为此,笔者提出了高职学院教师继续教育的模式。
    一、高职学院教师继续教育模式的建构
    (一)社区模式
    1.对社区模式的理解。社区的概念源于社会学,国内外学者对其有不同的理解。一般认为,社区是由工作或生活在某个特定区域内的群体与其周围环境所形成的相互依存的共同体,其外在表现形式是某个群体工作与生活的共同空间,以及以此为基础构建的具有约束力的价值规范。这种社区的概念既赋予了由地域联系起来的意义,又包含了由工作性质确定的行业范围,较只含地域的社区概念更全面、更有价值。高职学院教师继续教育的社区模式指以社区教育机构为依托,利用社区资源,对教师实施的针对相应岗位的实践能力的训练,提升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将产学研相结合的能力,增强社会参与能力和社会问题意识,丰富社会阅历的教育模式。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目标是以就业为导向,面向建设、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高技能型人才,因此,教师不仅要关注本专业的理论动态,而且要始终跟踪现场一线的有关岗位(群)的最新发展趋势。
    2.社区模式的合理性。(1)这种教师继续教育的模式符合职业教育的特点。高等职业教育在很多方面与普通高等院校有共同之处,但它有“针对性”,即直接针对社会职业岗位。它要求学生毕业时就已是合格的就业人员,能够履行岗位职责,承担本岗位的各项工作。同时,还要注重人才使用的时效性,学生一毕业就能上岗工作,基本上不需要适应期。这就要求教师走进社区,提高自身的思想和业务水平。(2)社区中存在大量的教育资源,这些资源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条件。由于生活方式和行业分工的原因,在共同生活或工作中,社区逐渐形成自己的特点,进而转化为社区内的传统,产生了“本土知识”。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他们的就业岗位就在社区内,他们应当了解本地的产业结构、经济情况、群体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感受。这就要求教师积极参与社区的各种活动,获得有利于教学的各种知识,增强社会的适应力,提高教育教学的能力。同时,教师们也可将自己的知识融人社区内,解决社区内的问题,为社会服务,提高了自身产学研相结合的能力。(3)终身教育理论和高等职业教育的组织形式特点必然会导致社区模式的产生。专家们对人的职业生活发展过程的研究表明,人的职业教育是通过出生后到成年期较长时间的学习和探索确定下来的,并非在青年期就能确定,不能在人生的早期终结;未来社会是一个学习型的社会,学习是人们生存的一种基本方式,终身学习是人们的必然选择。在这样一种理论下,高职院校的教师由于职业的特点,要继续学习,必然要走进社区,学习社区内新技术的变革、行业的转换、新的经济的增长点。这些教师继续教育的模式自然会走社区模式。(4)高等职业教育的组织形式有集合性和协作性的特点。所谓“集合性”就是将社区内的工业、农业、商业、家政等与高等职业院校有机地结合为一体,这样有利于学生选修学习课程,有利于学校设施和社区内设施的有效利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学校和社区整合的教育经济效益;协作性就是将社区内的各种资源与高职院相应的专业进行有效的合作,其途径有人力资源的相互交流,社区内的专业技术人员到学校任教,向师生传授社区内实践知识和新的工艺等;学校的教师到现场学习实践知识,进行产学研结合的研究,帮助社区解决技术难题,培训有关人员,学校和社区内的设备互相利用等等。基于以上特点,高职院校的教师必须走向社区,继续教育的模式必然导致社区模式的产生。
    3.社区模式的实施措施。(1)高职学院要制定教师队伍发展规划。规划中要总结过去队伍发展的成绩,分析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队伍建设的目标以及采取的措施等,其中要将社区模式的继续教育纳入到队伍发展规划中去,使全院教师知晓这种继续教育模式。(2)建立稳定的基地。高职学院要根据学校的专业,在社区内建立长期稳定的实习基地,要与实习基地签订协作协议,使双方互惠互利。(3)健全机构。高职学院和社区内要有相应的职能部门,配有专人负责教师到社区进行继续教育的工作。(4)要有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教师到社区进行继续教育要有制度约束,有教师继续教育的计划、继续教育的条例,将教师到社区学习与职称、晋升、工资津贴、聘用等结合起来,同时也要加大考核的力度。
    (二)校本模式
    1.对校本模式的理解。校本模式就是指教师以任职学校为基地,以本校教师为对象,利用任职学校教育资源,以实际情景中经常性的问题和教学经验为主要学习内容的教育模式。校本相对于校外而言,指以任职学校为本,体现出对学校内在价值的尊重,表现为对校内各种教育资源的利用。校本模式是解决实际问题为指向的继续教育模式,它能够促进教师在岗学习,鼓励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研究,充分利用教师现有的经验,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而不是以理论研究和科学研究为主要内容的学习。
    2.校本模式的合理性,校本模式的合理性首先体现能够以实际需要为目的,使教师所学到的教学技能理论和教学实际有效结合,其针对性、实效性强,培训的成果能够直接应用到教学中去,提高教学的效果。其次,校本模式可以贯穿于教师的整个教育教学工作中,伴随着教育教学而进行,具有可持续性的特点,可以实现长期性和经常性。再次,这种模式具有灵活性。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取适合自己特点的内容、学习的方式,灵活地完成学习任务。最后,这种模式可以节约各种成本。此种模式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同时又是在职学习,不影响正常的工作,这样既节约了培训的费用,又有效缓解了脱产学习带来的高教育成本的问题。
    3.校本模式的实施措施。首先,应制订校本模式的计划。要根据学校教学资源的特点和教师队伍发展的规划,有目的、有计划地确定校本模式的运作方式。第二,考虑教育发展的要求,确定培训的内容。由于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知识的不断更新,新的理论、新的理念在不断发生变化,教师不断在教育教学中产生新的问题、新的困惑,特别在师德教育、教学理论、实践教学、现代教育技术、教育研究能力、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为此,校本模式培训要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设计好教学内容。第三,校本模式应采取灵活的形式。在校本模式中教师既是教育者又是受教育者,要积极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使教师积极主动参与。培训可以采用培训班、讲座、研讨会等形式,请校内的专家或校外学者来开展讲座,依据学习内容来确定培训时间,把集中学习与自学结合起来。第四,校本模式中要分层进行教育。根据教师成长的规律,将教师分成若干阶段进行教育,如新教师,要从教学基本功开始培训,使他们能够迅速站稳讲台;对中青年教师,要把他们培养成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对缺乏实践经验的教师,要将他1门送到生产一线锻炼,提高其实践动手能力等。
    (三)教师中心模式
    1.对教师中心模式的理解。教师中心模式是指有专门的教师继续教育机构,旨在提高教师教学技能为主的继续教育模式。此种模式最早在20世纪60年代的英国出现,其职能为定期举办各种讲座和研讨班,主要解决教师教学难题和带有普遍性的教学问题,其特点为有专门的教师继续教育机构。这种模式依托专门机构,以普遍性的教学问题与典型案例为核心,讲授教学知识和相关的知识技能问题;同时,以实践中产生的问题为基础,将形成的问题以集合模块的方式进行组合,进一步提炼出规律性的知识和经验,强调理论和实践中的桥梁作用。
学海网
    2.教师中心模式的合理性。教师中心模式的合理性首先表现为教师继续教育的决策权掌握在教师手中。因为教师在工作中形成了教育教学的各种问题,只有教师本人最清楚个人在教学方面最需要什么,而不是由教育培训机构决定教师需要哪方面的培训。其次,教师中心模式是针对教师工作中更为复杂的问题来进行培训。在校本模式中主要立足于任职学校,针对教师本人在教学中经常出现的问题,通过个人努力,并在学校教师群体的帮助下获得解决。教师中心模式的问题与校本模式问题有些雷同,但在学校群体的努力下难以解决,需要在教师中心模式的教育中解决。它是教师专业化的基本途径,为教师搭建平台,解决教师在教学中出现的自己和学校难以解决的问题。第三,不同学校的教师共同学习,互相借鉴,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取长补短。例如,某校教师示范性地向其他学校教师展示有个人特色的教学方法,让大家共同探讨,实现资源共享。第四,教师中心模式不仅探讨一些具有共性的问题,而且还传授有关专业知识,促进实践问题向理论转化,形成一般性的规则,便于学习者掌握,提高继续教育者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创新能力的提高。
    3.教师中心模式的实施措施。教师中心模式旨在提高在职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开展教师课堂设计、教学问题的研究、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教学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专业程度。为此,教师中心模式的继续教育应当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通过与教师协商,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使得教学工作有针对性,同时也根据教师的需要不断地调整和改进计划。(2)活动中要分析问题,并在一定的范围内组织相应的活动。(3)强调提高课堂教学能力。(4)对教师提出的各种教学需要,要有相应的答复。(5)提供理想的环境便于教师学习。(6)培养教师的职业荣誉感。(7)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教学计划制订和专业课程建设。
    (四)高校模式
    1.对高校模式的理解。高校模式是指以高等院校为基地,利用高校中的资源对在职教师进行理论和研究为主的教育模式。其形式有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包括课程进修、访问学者、项目合作等等。实施的手段除了传统方式外,还可以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现代化的通讯手段来实施远距离教育。
    2.高校模式的合理性。高校模式的继续教育可以使教师掌握最新的学科动态,提高专业水平和技能;掌握教育理论新动向,对教学理论进行深层次探讨,使知识得以不断更新,眼界和思路得以不断拓展。另外,高校在长期的教学、科研和为社会服务的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育人环境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高校中有着丰富的学习资源,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3.高校模式的实施措施。首先,要制定教师继续教育的规划。学校要按计划选派教师到高校攻读学位、进行课程进修或进行科学研究等。其次,高校模式主要培养骨干教师,应强调学习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突出与学习者特点符合的学科。骨干教师的教学时间一般较长,教学技能较为成熟,教学经验较为丰富,他们不仅需要教学技能的进一步提高,更需要增强理论素养,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学科最新前沿动态,增强科学研究
 能力等。此外,高校模式能够使教师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学习如何找到使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途径,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行业提供技术服务。
    二、四种教师继续教育模式之间的内在联系
    上述四种教师继续教育的模式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有机整体,它们之间既相互联系,又有所区别。对于不同性质的学校,它们的联系方式、地位和作用各不相同。对高职院校来说,以社区模式为主导是指通过社区的教育资源,使教师扩充社会经验,增强社会体验和问题意识,丰富社会情感,掌握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岗位需求,以及这些岗位上最新的工艺、技术、管理理念和规范等,使教师能针对社区的要求加强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有针对性地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技能型人才。以校本模式为主体是指最大限度地发挥学校的资源利用率,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不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累经验,提高教学质量。另外,通过其他继续教育模式获得的知识和经验,在校本模式中能够互相促进,有机融合,发挥继续教育带来的价值。以教师模式为重心是指高职院校的教师多为从学校到学校或从现场引进的工程技术人员,其对教育理论、教育技能等方面的知识较为缺乏,需要通过培训,提高这方面的能力,特别对带有社区或行业特征的典型教育问题,要在教师模式的培训中进行研讨,从而提高他们分析问题的理论水平、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科研意识等。以高校模式为辅助是指教师通过高校模式的教育,提升学科知识的深度,提高理论水平和科研水平,改善自身的知识结构,能对其他模式的培训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四种模式是—个整体,它们各有侧重,互相联系,其最终目的是教师能够通过教育教学活动,不仅将学生培养成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建设者,而且能够引导学生全面发展,为其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总之,高职学院教师继续教育模式的建构以及各种继续教育模式之间的关系,是以高职教育的目的和高职教育的特点为前提的。我们相信,通过上述模式的继续教育,高职学院师资的水平将快速提高,队伍的建设得以加快,培养人才的质量定会得到保障。
 
[参考文献]
    [1]纪芝信主编.职业技术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
    [2]叶春生主编.高等职业教育的探索与实践[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1998.
    [3]俞克新主编.高等职业教育理论探索与教改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4]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迈向21世纪的中国高等职业教育[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
    [5]时伟.当代教师继续教育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
学海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