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以人为本创建和谐班级

以人为本创建和谐班级

日期: 2008-7-26 6:52:36 浏览: 136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济源四职高 崔小胜

摘要:创建一个和谐的校园,创建一个和谐的班级应是实现“和谐社会”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只有和谐的班级才能为所有的学生个性的张扬,“人”的成长提供平等、民主、团结的环境。本文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阐述:一、学生自己“管”自己;二、学生“管”学生;三、制度“管”学生;四、班主任“管”学生。
关键词:以人为本和谐班级
对教育来讲,创建一个和谐的校园,创建一个和谐的班级应是实现“和谐社会”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只有和谐的班级才能为所有的学生个性的张扬,“人”的成长提供平等、民主、团结的环境。
那么如何创建和谐的班级呢?我个人认为,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为我们提供了基本的理论支撑。人本主义教育是西方现代教育中比较重要的一种教育思想,也是一种强调以自我为核心,强调人的“自我实现”的教育理论。人本主义者追求的教育目标体现着个人本位论思想。这种思想与我们的教育改革所倡导的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教育目标十分契合,对我国的教育改革有重要作用。
在长期的班主任工作中,我认为班级管理既要“管”又要“理”,要“会管”、“巧管”、“精管”,依靠集体力量,以人为本,多“管”齐下,运用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创才能构建和谐的班集体。
一、学生自己“管”自己
有位教育家说过:“学生是班集体的细胞,只要每个细胞健康正常的发挥功能,则班集体就是一个充满生机、力量无穷的整体。”为此,在这一学年的班级管理中我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作用,自己“管”好自己,发挥出最大潜能,为班级做贡献。
1、让学生知道自己每天要做什么。
在班级管理中,将班级管理目标进行合理分解,建立班级管理网络。首先把班级管理的目标分解到班团支部、班委会,然后指导他们分别制订目标,分解到班小组、科代表等,最后将他们的工作目标和任务分解到学生个人,明确各自的目标和职责。
2、让要学生知道自己的事情如何做。
素质教育要求中学生全面发展,他们每天要做的事情很多,但很多学生并不知道自己具体要做什么,对此,要我把常规工作具体化,即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如在学习方面,具体做到:课前预习、上课认真听讲、课后及时复习,按时独立完成作业,认真考试等。不断提出新的目标和要求,促进班级健康、有序地向前发展。
二、学生“管”学生
班级的常规管理是制度化的管理,班级内部实施制度化管理必须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在管理中,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组建好班干部队伍。
建立一支高效负责的班干部队伍,是我们实现班级自主管理、建立良好班风的基础。开学初,在全班开展班干部的竞聘上岗,向同学们说明了自己的管理思路,最后经全班学生投票选举产生班委会、团支部、班小组、科代表等。在实施目标管理的过程中,对班干部要大胆使用,但不又缺严格要求,加强培养,使之真正成为班级的核心。
2、参与制订班级管理目标、计划和班纪班规。
班纪、班规的建立,健全和实施是班级管理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在班干部确立后,班主任与他们一起依据《学校的量化管理条例》制定班级管理目标、计划和班纪、班规。并且要求班干部既要明确班级管理目标,又要明确各自的目标、职责和要求,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人人有人管,人人管人。
在健全班、团干部队伍的同时,班主任还要与班干部们一道商讨组建了班级的监督小组来监督班干部、团干部及值日干部的行为。这样一方面避免了班、团干部的违纪,执“法”的偏差;另一方面还可提高其他同学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使班级形成一种人人有人管,人人管人的良性机制。
三、制度“管”学生
通过目标管理,建设一个团结和谐、奋发上进的和谐班集体,这是班级整体优化的前提。班级有无共同目标,这一目标能否调动班级成员为实现它而共同努力,是优秀班集体能否形成的关键所在。例如我在担任职高05(3)班班主任时就和学生共同制定了“永不言败,争创班级”的目标。然后围绕班级目标,推进制度化建设,实施制度化管理。
推行制度化建设,实施制度化管理,不仅是集体建设水平的标志,而且是班集体得以形成并向优秀班集体发展的有力保障。严格的组织、纪律能够产生良好的“群体压力”,这样便于班主任对班级工作进行科学的检查和管理,促使集体目标的早日实现,保障班级的有序发展。
四、班主任“管”学生
宽松和谐的班级氛围还要靠“班主任”来创设。建立起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作学生知识上的良师和生活上的益友,使他们共同参与班级管理,这样就可创造民主和谐的班级管理氛围。
在此环节中,主要从以下四方面来管理。
1、要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投资”。“亲其师,信其道”,感情上的沟通是实现师生之间思想沟通与碰撞的“纽带”。在担任05(3)班班主任时,学生家庭有重大的事情我都要登门探望。如班里一女生的父亲在意外事故身亡,听闻她有辍学的念头,我和任课教师就登门探望,劝慰鼓励她,使她重返校园。走进学生的心田,经常和学生聊天,关注他们的学习生活,这样的沟通,师生间的关系自然贴近了。
2、建设和谐的同学关系。在学生交往过程中,要求学生们用美好的眼光去观察,从而去发现自己身边美好的心灵。这样大家都生活在赏识之中,与他人交往时也更具亲和力。这样,自然而然就形成了一个宽松、和谐、友爱、信任、团结向上的班集体。全班同学共同过生日,虽只是一首歌,一句话,但同学们的感情距离却拉近了。特别是在元旦晚会大展示中,同学们表现出来的那种自立、集体精神使我深受感动。同学们与我班任课老师们一起分享着同唱《同一首歌》时的欢乐、愉快情景,此生难忘。
3、优化班级管理方式。班级管理既要“管”,又要“理”,我们提倡“管”的同时不忘“理”。“管”不应是班主任工作的全部,工作重点应放在“管”和“理”有机结合上。所谓“理”首先是要理解学生。尤其不要订立繁多的处罚条例,一旦违反即予处罚(重大违纪或经常性违纪除外),这种方式极易造成管理被动,增加管理难度。其次“理”还指理顺关系、沟通思想。正如大禹治水的成功在“疏”而非“堵”一样,关系顺了大家一起动手,班级才能和谐发展,学生才能得到全面发展。
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以人为本,少参与,多指导,在苦干的同时,更要“巧干”,学会“偷懒”,做一位“能干”“精干”的班主任,这样班级才能和谐发展。总之,人本主义尊重教育的过程中所有“人”的因素,创建和谐班级需要我们每一个成员,包括班主任、科任教师以及学生共同努力才能实现。
参考文献:
《以“人本”为理念创建和谐班级》/李荣《班主任之友》06年第2期
《论“以人为本”和“育人为本”的教育观》/孙喜亭
《一肩挑两头方法要对头—如何处理科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李军《班主任之友》05年第7期
《构建班级管理的网络平台》/朱瑞春《班主任之友》05年第11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