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试析我国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

试析我国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

日期: 2008-12-28 20:40:05 浏览: 9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尚慧文 王志勇 高鹏

    [摘要]随着高职教育规模的扩大,数量和质量、外延和内涵发展的结构性矛盾逐渐显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注重质量提高、重视内涵建设已经成为高职教育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高职教育  内涵建设
  
 
    一、我国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新阶段的重点——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育质量
    随着高职教育规模的扩大,数量和质量、外延和内涵发展的结构性矛盾逐渐显现;社会对高职教育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投资也持续加大,而高等应用型技术人才素质和创新能力却不高,部分高职院校定位不明确,专业设置缺乏特色以及品牌意识没有得到应有的强化等等,这些都是高职教育长远发展的“软肋”。从这个意义上讲,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育质量已成为新时期高职教育发展和改革最本质、最核心的问题。
    进入21世纪以来,教育部先后下发了《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和《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等文件。

学海网
特别是《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和《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颁布,标志着我国高职教育发展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育质量的新阶段的正式到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十一五”期间要“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把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放在提高质量和优化结构上”。“随着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创新型国家对高技能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既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职业院校要深刻认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等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要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要求,适当控制高等职业院校招生增长幅度,相对稳定招生规模,切实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2006年,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启动了“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这项计划旨在建成一批我国乃至世界先进水平的高职院校,凝聚全社会重视高职教育的共识,优化高职教育的改革发展环境,提高高职教育的社会认可度,引领高职教育持续健康发展。这项计划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使示范院校在办学实力、教学质量、管理水平、办学效益和辐射能力等方面有较大提高,特别是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设高水平专兼结合专业教学团队、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和创建办学特色等方面取得明显进展。发挥示范院校的示范作用,带动高等职业教育加快改革与发展,逐步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善、质量优良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同时,教育部部长周济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视频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十一五’期间,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重点是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育质量。我们必须从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高度,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进一步深化改革,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使高等职业教育在促进我国从人口大国到人力资源大国,再进一步发展到人力资源强国的过程中,发挥更大、更好的作用。”
    二、我国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新阶段的特征——长期性、复杂性、多样性
    (一)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长期性
    第一,作为一种教育类型,高等职业教育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对其自身的规律、特点需要长时期的客观实践和理论探索才能逐步了解和把握。第二,不同发展水平、不同区域、不同产业门类的经济与社会环境需要不同水平、不同形式、不同功能的高等职业教育。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还处于大众化阶段初期,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模式必然不能完全借鉴某发达国家或某发达地区的模式。第三,在世界范围内,高等职业教育的规律还处在探索之中。发达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后职业教育的重心由中等职业教育逐步上移到高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成为发达国家实现高等教育普及化的重要途径,但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建设至今仍是其发展与改革的重点,从德国的“双元制”到美国的“学校一工作”模式、英国的基于工作的职业教育模式、澳大利亚的TAFE学院等,每个国家都在探索适合自己的高职教育发展模式。这个过程还在进行之中,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建设也将汇入这一长期改革与探索大潮之中。第四,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复杂性决定高职教育内涵建设必然是长期的。高技能人才的紧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大瓶颈。一方面,高技能人才紧缺另一方面,大批高职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现代高技能人才既要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又要有新精神,能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熟练应用专业技能,这是很高的要求,在短短的几年里实现这一目标是十分艰难的,因此,需要对其成长机制、过程管理、结果评价有一套科学而严密的制度,而制度建设必然是长期性工作。第五,内涵建设是一项重要的文化建设,建设有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文化,使全社会认同高等职业教育,不是视其为“淘汰教育”和“弱势教育”,这要通过高职教育的实践来提高其自身的社会地位,扩大社会影响,增加社会贡献,使高等职业教育深入人心。这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
    (二)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复杂性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发展战略上经历了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改革“实验”——特区建设和优先发展浦东、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在此基础上,走协调发展之路,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掀起了我国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历史新篇章。伴随着这一宏观进程,东、中、西部地区客观上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发展特征。伴随这一复杂历史进程而发展的高职教育,同样也呈现出了差异性、复杂性。因此,在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上必然也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与复杂性。
    第一,东部,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高职院校建设起步早,已完成资源整合与校区建设,规模大、面貌新、质量高、就业好,内涵建设的重心已从规范教育教学管理向开放办学、深层次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国际化发展和高职教育创新方面转移,内涵建设的重心是如何实现发展创新,在提升质量的同时也提升层次。
    第二,中部地区与东北地区高职院校正在进行资源整合或刚刚结束资源整合,建设发展与内涵建设并举。一方面,要加强教育教学的规范管理;另一方面,要开展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要解决生存与发展两个方面的问题。
    第三,西部地区高职院校还处在进一步扩大高职教育办学规模、改善办学条件阶段,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就业空间有限,如何提高高职教育的实效性,向东部地区输送高技能人才,提高就业率,是其内涵建设的重点。
    东、中、西部地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上存在层次、重心的差异,也存在内涵建设发展阶段、水平的差异,各自负有不同的历史使命和社会功能,这些情况决定新时期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具有复杂性特点。

学海网
   (三)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多样性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二十多年来,在办学主体上,既有省、市二级政府主办的高职教育,又有行业、企业主办的高职教育;既有中外合作主办的高职教育,又有一批民办高职教育。在办学基础上,有些是普通本科办二级高职学院,更多的是通过“三改一补”方式在职工大学、成人高校和普通中专基础上建设的高职学院,相当一批高职院校是整合几所甚至十余所成人高校、中职学校资源组建而成的,还有一批原来的高等专科学校转向办高职教育,一批社会力量投资兴办民办高职学院。这些高职学院建成的时间不是整齐划一的,多数是在2000年以后成立的。区域上分布全国各地,全国大部分地市已至少有一所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门类上从综合到专科,第一、二、三产业均有,可分成19个专业大类。规模上大到三四万人,小到千余人。层次上有本科层次高职院校、本专科并举的高职院校,更多的是专科层次高职院校。功能上有只服务本区域的高职院校,也有跨区域、跨国界服务的高职院校。如此丰富、多样性的高职教育构成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自身的突出特色。这种多样化决定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也必须是多样性的。
    第一,行业办学的高职院校内涵建设重点是更深层次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全面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发挥行业、企业办学优势,使之全面参与到专业建设、实训建设的过程中,实现师资、教学内容、技能训练与生产实际岗位的零距离。
    第二,政府主办的高职院校在保障稳定办学经费支持的前提下,改革体制与机制,通过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干部制度、人事制度、分配制度提高院校建设与管理水平,进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第三,民办和社会力量办学高职院校要迅速扩大规模,同时,加强办学条件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发挥民办院校运转灵活的体制、机制优势,紧跟市场,办出特色,提高生存能力,扩大市场空间。同时,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成为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示范。
    第四,建院时间短的高职院校应尽快争取通过国家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水平工作合格评估,建校时间长的院校应争取通过改革和发展建成国家或地方示范性高职院校。我国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多样性特征是根深蒂固的,这也正是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生命力所在。
    正是由于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和多样性,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任务必然是十分艰巨的,既不能采取一种模式、一个样板,又不能在短时间内一蹴而就,更不能泯灭不同地区、不同高职院校的各自特色。同时,新阶段也必须遵循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律,依据我国国情进行建设。新阶段高职教育发展必须以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从深化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人手,深入探索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特殊规律,在理论与实践的良性互动中,不断推动有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走向世界,在建设和谐社会中更好地发挥其历史作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EB/OL].https://www.1aw—lib.com/1aw/law—Viewl.asp?id=71269,2000—01—17.
[2]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EB/OI].https://www.cnr.cn/jy/zhmx/zyjy/bjxx/pjwj/200711/t20071112—504627113.html,2007—11—12.
[3]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EB/OL].http://www.gov.cn/zwgk/2005—11/09/content一94296.htm,2005—1l一09.
[4]教育部和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EB/OL].https://www.lawbase.com.cn/LAWDATA/LawArti—cle.asp?ArticleNo=343629.2006—11—13.
[5]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EB/OL].https://www.1aw—lib.com/law/law—view.asp?id=188153,2006—11—16.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EB/OL].https://news.sina.eom.cn/c/2006—03—16/16158457479s.html,2006—03—16.

学海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