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中亚石油合作与中国能源安全战略

中亚石油合作与中国能源安全战略

日期: 2010-7-13 19:36:28 浏览: 26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佚名

内容提要 中国经济的和平发展战略越来越受到能源瓶颈的制约,能源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如何保证国家能源安全已经成为关系和平发展战略能否实现的战略性问题。中亚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中国加强同中亚国家的石油合作,可以解决中国石油短缺、对外依赖度高、进口单一的问题,是中国规避石油进口风险、提高能源安全水平的战略选择之一,对中国和平发展战略的实现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 中国 中亚能源合作和平发展战略
   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特别是对石油的需求日益增长。中国的经济发展越来越受到能源瓶颈的制约,能源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如何保证国家能源安全成为关系中国经济增长和现代化建设成败以及和平发展战略能否实现的战略性问题。中亚地处欧亚大陆的心脏地带,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同时,资源丰富,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因此,加强同中亚的能源合作对中国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一、中国能源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
   中国的能源结构长期以来是以煤炭为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持续高速的经济发展,以煤炭为主的消费格局给中国带来了能源效率低下和巨大的环境、生态压力,从而导致了中国对石油需求的快速增长,石油消费在一次能源消费中所占的比重出现了逐步上升趋势,从1990年16.6%上升到2003年的22.7%,据估计,到2010年后中国能源消费中石油的比重将进一步上升到30%以上。自1993年从石油净出口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以来,维护石油安全已成为中国能源安全中最突出问题。
   (一)中国国内的石油供应不能满足本国经济发展的需求
   首先,从地域分布上看,中国的石油主要分布在东部、西部和海域三大块,并且集中分布在几个大型叠合盆地中,具有明显的不均衡性。由于东部一些大型油田,例如黑龙江的大庆油田,山东的胜利油田等油田开采较早,石油产量都已进入中后期,在全国石油总产量中所占的比重不断下降。而中西部地区虽然石油储量较大,开发的潜力较大,但因为勘探程度不高、远离石油消费市场,所以短期内还不能成为一个大的供应源。中国海上原油的增长速度较快,但受技术、开发成本和气候条件等的影响,海洋石油的发展仍不稳定,同样不能在短期内解决我国缺油的问题。
   其次,从石油可开采量来看,我国人均石油资源拥有量仅为世界平均的17.1%,已探明石油储量占世界的1.7%,储采比(可开采时间)只有14.8年(世界储采比为40.6年)。截至2003年底,我国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234.2亿吨。我国可采石油资源量相对不足,迄今中国累计探明石油可采储量为65.0亿吨,其中已经采出39.7亿吨,剩余可采储量23.7亿吨,仅占世界剩余可采储量(1402.8亿吨)的1.8%,并且中国26.2%的石油资源分布在海上。并且,中国石油资源的存储条件比较恶劣,不利于开采。陆上有56%的石油埋深在2000-3500米之间,而西部石油资源埋深很多都超过3500米,而且资源量中非常规石油所占比例较大,这些都决定了中国石油资源开采难度大,成本高。
   第三,从经济发展来看,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石油的消费量愈来愈大,对能源特别是石油的需求呈逐年上升趋势。1993年我国成为成品油净进口国,1996年成为原油净进口国,2002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据专家预测。到2010年和2020年,中国石油需求量将会分别达到3.35—3.68亿吨和4.3—5.5亿吨,年缺口在2—3亿吨之间。国内石油资源储量不足,产品增加有限成为我国石油安全所面临的问题。
   (二)中国对进口石油依存度很高,进口渠道单一,为中国石油的安全问题带来了隐患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对国际石油市场依存度越来越高。从中国从1993年成为石油的净进口国以后,对国外石油资源的依赖程度日益扩大,对外依存度从1994年的1.9%增加到2006年的47.3%,数量由290万吨上升到2006年的8236万吨。据美国能源部预测,2010年和2020年,中国对外石油依存度分别高达50%和60%;而国际能源机构(IEA)预测的数字更高,根据IEA《2003年世界能源展望》报告预测,2010年、2020年、2030年我国的进口依存度将分别上升到6l%、76.9%和82%。如果2030—2040年经济持续增长,我国原油产量仅剩下1亿吨,需要进口5亿吨,对外依存度将达到87%。尽管目前各种预测数据存在差异,但都表明未来中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发展趋势令人担忧。
   中国石油除了存在依存度高这一问题外,还存在进口渠道比较单一的问题。
   中国的石油,有46.1%从中东进口,占中国进口石油总额的一半,非洲约为31.1%,欧洲中亚约为13.7%。可见中国对中东地区石油依赖性过大,造成我国石油供应的风险也很大。
   由于中东地区是世界第一大产油区,中东石油已探明现有可采储量为939亿吨,占世界1400亿吨的66%,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是世界市场上石油的主要供应者。所以中东地区历来是世界强国竞相角逐的舞台,特别是美国对于这一区域的争夺。中东地区政局不稳,社会动荡,几次中东战争给了美国进驻该地区的机会。一方面,美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在该地区排斥中国的势力,钳制中国的发展。另一方面,中东是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局势动荡的主要地区,往往受到宗教、民族、边界和其他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伊拉克战争结束后中东和平进程并未加快,而恐怖主义威胁有增无减,以暴制暴恐成恶性循环。因此,也给中国的石油供应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从运输来看,石油进口的运输渠道单一,从中东、非洲、东南亚等地进口石油主要采取海上集中运输。其具体路线为:中东: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马六甲海峡—台湾海峡—中国。非洲:北非—地中海—马六甲海峡—台湾海峡—中国。东南亚:马六甲海峡—台湾海峡—中国。从上述3条运输线路可以看出,中国原油运输的4/5左右通过马六甲海峡,可以说马六甲海峡是中国石油进口的咽喉,并且该海峡狭窄而拥挤,海盗猖獗。再加上其海上石油运输的重要地位更是成为恐怖分子袭击的主要新目标,这条航线还一直处于美国海军的控制之下。另外,中国没有足够的国内运输能力,目前国内油轮承担的运输量不足1/5,其余全部依靠外轮。一旦出现政治风险,一些大国很可能对承担中国原油运输任务的外国运输公司进行经济制裁,这就等于封锁了中国的运输通道。
   由以上可知,中国目前的境外石油供应存在着很大的隐患,对中国的石油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威胁。对中东石油的单一的过度依赖,石油运输渠道的单一和运力不足严重地威胁着中国石油安全,加大了中国石油安全的风险。
   (三)国际石油价格的大幅度波动难以避免,是中国石油安全中的重要经济风险
   油价的频繁波动或是持续上涨会给石油进口国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根据世界银行统计,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每桶上升10美元,全球GDP将降低0.3个百分点,同时会加剧全球CPI物价指数上升。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石油对外依存度越来越大,油价的频繁波动会对准备不足的中国带来巨大的冲击。有可能构成对中国能源安全的严重威胁。最近几年来,因中东地区的政治不稳定,国际市场油价一路飙升,国内油价也一直居高不下,给中国带来不小的负面影响。随着中国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发展,这一问题会日显突出,将直接影响到中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
   二、中国同中亚能源合作的战略意义
   (一)中亚丰富的油气资源为中国与中亚能源合作建立了良好的基础
   中亚地处欧亚大陆的心脏地带,战略地位重要,同时,中亚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据能源专家估计,即使不把里海石油计算在内,中亚也是仅次于中东和西伯利亚的世界第三大石油储积区。中亚大部分的油气资源蕴藏在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和邻近里海水域。据美国能源署的估计,哈萨克斯坦的石油储量可以达到130亿吨,天然气6万亿立方米;土库曼斯坦的石油储量为63亿吨,天然气15.5亿立方米;乌兹别克斯坦的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分别有3亿吨和2万亿立方米。各机构对里海油气储量却众说纷纭。国际原子能机构1998年发表的题为《里海地区的油气资源:中亚及外高加索地区的供应潜力》的报告,称该地区已探明的石油储量约150—450亿桶,尚未探明的石油储量估计为700—1500亿桶;已探明的天然气储量在6.7—9.2万亿立方米之间,尚未探明的天然气储量大约为8万亿立方米;该地区已探明的油气储量分别占世界总储量的4%和6%。据美国能源部2002年的统计,里海石油的探明储量为100亿桶,可能的储量还有2330亿桶,天然气储量约有170兆立方英尺,它可能成为“第二个波斯湾”。英国权威石油咨询机构伍德麦肯锡公司2002年调查结果,认为该地区的石油和天然气可能储量和探明储量之和为758亿桶。尽管各方对该地区能源储量的评估不一,该地区的石油储量仍然超过北海石油储量和美国的石油储量,是一个相当重要的石油产区。2001年,该地区的石油产量已达146万桶/日。在中亚五国中,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油气储量较少,但是它们是重要的油气路桥国。
   中亚里海地区的油气资源不但丰富,而且人口稀少,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较低,能源需求不大,因而出口潜力巨大。哈萨克斯坦石油产量的90%、土库曼斯坦油气生产的90%供出口,石油出口在阿塞拜疆的外贸总额中的比重也高达70%。显而易见,在当今世界其他供油基地储量减少或生产能力下降而世界油气需求不断攀升的情况下,这个地区油气资源对于国际经济的重要战略意义更加凸显。
   (二)中国与中亚能源合作是中国能源战略的必然选择
   中亚—里海地区的油气资源丰富并且出口潜力巨大,获取这一地区的油气资源可以增加中国能源安全的系数,保证能源供应来源的地缘多样化、降低运输成本,获得稳定而丰富的能源供应,也能加强与俄罗斯、中亚地区的经济联系。因此,加强与中亚的能源合作是中国能源战略的必然选择。
   首先,中国同中亚的能源合作可以大大弥补中国石油短缺的问题。随着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石油产量增长速度有限,我国现在面临的石油缺口在不断扩大。而中亚地区石油资源丰富,并且从成本核算角度考察,中亚的石油开发、生产成本低廉,其石油成本为7美元/桶左右,而中国为13.3美元/桶,单位投入低产出高。因此,加强同中亚的能源合作可以弥补我国石油缺口。
   其次,中国同中亚的能源合作有利于保证中国石油来源的多样化。如前所述,中国对中东石油的依赖性太高,虽然中东地区无论是从产能还是从资源基础来看中东都理应成为中国的重要外来源,但中东一直是动荡不安的多事之地,中国对中东日益增加的依赖将不利于中国石油安全。除中东外,虽然中国也从非洲、亚太地区进口石油,但是非洲战乱频繁而亚太地区石油需求旺盛,我们知道,以往中国主要的石油贸易伙伴是东南亚的印尼和马来西亚等国。但这种情况已不可能维持下去,一是亚太油源贫乏,现已日益衰竭;二是亚太本身的石油消费量近年迅速增长,成为世界石油消费增长最迅速的地区。十年间该地区能源产量在世界生产总量中只增长了0.5%,但其消费总量却从19.9%猛升到26.9%,增长了7个百分点,其增速远远高于世界其他地区,成为世界石油消费第一增长大户。据估计,印尼和马来西亚在21世纪也将成为石油净进口国。这样,非洲和亚太地区都很难缓解中国对中东石油的依赖,因此,加强同中亚的能源合作有利于保证中国石油来源多样化。
   第三,中国同中亚的能源合作有利于中国获得稳定的石油供应源。虽然中国加强了与中东、委内瑞拉、尼日利亚的石油合作,但从国家石油安全的长期利益看,这些石油来源都有一个致命缺陷,即都需要长距离的海洋运输,大多要经过一些重要的海上通道,如霍尔木兹海峡、马六甲海峡等。这对尚未拥有一支强大海军足以保卫这一远洋运输线的中国来说,很有可能成为影响我国石油安全的大问题。而中国和中亚是近邻,从地缘政治的角度看,中亚石油不需要远洋海运就可以到达中国,石油运输安全系数最高,是中国目前惟一确保石油安全供应的来源。并且中亚是连接俄罗斯和中东的重要枢纽,参与中亚石油开发,不仅有利于发展与俄、中东的关系,而且在中亚、俄、中东诸能源地域连接以后,可以通过中亚从俄、中东获取长期、稳定的能源供应。
   第四,中国同中亚的能源合作有利于保护中国石油资源。从长远来看,中国石油储产量能否大幅增加,就在于西部油田。然而开采西部油田难度大、成本高,在经济上不合算,为了保证国家长期能源安全,在西部增加储量而不增加产量,使之成为中国的能源后备基地,比现在大规模开采,更具有战略价值。这既符合比较成本理论,又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并且利用中亚石油还可以使之与中国逐渐西移的沿海经济力量密切配合,对中国西北地区形成“两面夹击”之势,从而有利于“东稳西进”中“西进”战略的实现及全国石油均衡发展。
   第五,中亚经济发展及政治稳定对中国西北地区起到积极作用。中国和中亚国家有陆地边界3700多公里,中国西北地区生活着哈萨克族、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塔吉克族、土库曼族等与中亚各国跨境而居住的少数民族。其中不少民族信仰伊斯兰教,而且他们大部分讲突厥语。冷战结束后,伊斯兰世界宣扬的“回归伊斯兰传统”,土耳其鼓吹的“突厥语国家联盟”,激活了中亚地区沉积多年的民族主义、泛伊斯兰主义和泛突厥主义,并发展成为极端主义、民族分裂主义和恐怖主义,这三股势力在中国新疆地区得到了民族分裂分子的响应,他们力图在中国新疆建立“东突厥斯坦共和国”,最终融入到伊斯兰世界。如果中亚变成伊斯兰世界的一部分,这不仅对中国境内的民族分裂分子是一大鼓舞,而且使中国西部直接面临着伊斯兰极端势力的威胁,成为影响中国西北边境地区安全、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重大隐患。从政治、安全角度来看,中亚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对中国影响意义重大。中国保持同中亚国家的友好关系,双方可以联合共同打击“三股势力”,有利于维护中国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还可以形成一条从里海、帕米尔高原到西部边界的安全地带,使中国的战略基地能背靠亚洲内陆,东向太平洋,增强中国与俄罗斯、印度进行回旋的余地,以及平衡美国和北约对中国的压力。
   三、中国中亚能源合作的现状和几点建议
   (一)中国中亚能源合作的现状
   中国与中亚油气合作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合作的领域主要在油气田开发、管道建设、设备应和技术劳务服务等方面,并取得了初步成果。
   在油气田开发方面,中国主要和该地区的哈萨克斯坦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合作。1997年,中国和哈萨克斯坦两国政府签署油气合作协议,规定由中国承包阿克纠宾斯克油田和乌津油田,同时修建从乌津到阿拉山口的长达3000公里的输油管道。1997年6月,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与哈萨克斯坦签订了购买阿克纠宾斯克油气股份公司6.03%股权的协议。此后,该公司又购买了哈国乌津油田51%的股份。2003年6月,中国又与哈方签订了购买阿克纠宾斯克油气股份公司25%股份的协议。至此,中国控制了阿克纠宾斯克油气股份公司85%的股份。在中国接管阿克纠宾斯克油气公司后,该公司原油产量由1997年的280万吨增长到的600万吨并赢利2.7亿美元。2003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先后从沙特阿拉伯一家公司和美国谢夫隆德士古公司手中分别购买了哈萨克斯坦的北布扎奇油田35%和65%的股权,完全控制了这一油田。该油田可采储量约为3—5亿桶,潜在储量可达10亿桶。每年将向中国供油2000万吨,将来达到5000万吨。此外,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还于2004年12月购买了哈萨克斯坦里海田吉兹地区油田50%的股份。2005年10月,中石油旗下的中油国际公司全资购买哈萨克斯坦石油公司,促使中哈油气合作更上一层楼。
   在管道建设方面,2002年初,中哈原油管道项目首段肯基亚克—阿特劳段开工建设,管道长448公里,初期年输油能力600万吨,逐步达到年输油能力1500万吨,已于2003年3月28日正式投入运营。中哈双方合作建成肯基亚克—阿特劳段输油管道,为哈中输油管道的实施奠定了进一步合作的基础。三个月后,中石油与哈国家油气股份公司签署肯基亚克—独山子输油管道建设协议,确定分两期工程进行。该管道起点为哈境内的肯基亚克,途经阿塔苏、中哈边界的阿拉山口,终点为我国新疆的独山子。线路全长2584公里,其中哈境内长度2332公里,中国境内252公里。管道全线设计输油能力2000万吨/年。一期工程建设阿塔苏—独山子段,长度1240公里,输油能力为100万吨/年;二期工程建设肯基亚克—阿塔苏段,长度1344公里,计划于2010年底全部建成,全线输油能力2000万吨/年。目前二期工程尚在建设中,一期工程已建成竣工。2005年11月14日,中哈石油管道在新疆阿拉山口实现了近1000公里大口径输油管道跨国对接,12月16日开始注油。2006年5月25日,中哈输油管道中阿塔苏—独山子段建成输油,从而使中国能够首次以管道方式从境外进口原油。中哈管道输送便捷,不仅可以降低物流成本,而且可以大大提高输送的安全系数。土库曼斯坦也希望能够将输气管线由该国通过中亚邻国修到中国的东海岸,预计该天然气管道,长63公里,投资10亿美元以上,年输送能力为200至300亿立方米。目前,两国已经完成了对该管线计划的初步可行性研究,对该项目的准备工作也己进入完成阶段。如果这条管线能够实施,将与中国的“西气东输”工程对接,从而可以使该工程能够获得更为可靠而充足的气源保证。
   在工程建设和设备出口方面,中亚的工程承包和设备需求市场的潜力很大。目前,哈萨克斯坦、吐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等国油气工业技术服务的需求量很大,工业设备也有待于更新改造。中国公司已经在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两国开展了一些包括修复油井在内的小型的工程承包和技术服务项目。实践证明,中国的技术设备效果很好,在该地区的市场前景很广。
   可见,中国与中亚国家的能源合作基本上还处于起步阶段,规模还很小,除了哈萨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参与开发外,与其他国家的合作还尚未展开。中国与中亚国家在地缘上、人文上、经济互补性上以及政治环境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中国与中亚国家能源合作的潜力还很大,还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加强中国与中亚能源合作的建议
   首先,要积极发展同中亚国家的经济贸易关系,为能源合作创造条件。冷战后,中国与中亚五国的经贸关系平稳发展,经贸合作也取得了比较快的进展,2006年中国与中亚五国的贸易额突破120亿美元,尤其是中哈两国作为上海合作组织内经济增长最快的两个国家,在过去几年中的经济合作取得了迅猛的发展,双边贸易额在2006年已达到83亿美元,占中国与中亚五国贸易总额的69%。中国要大力发展和中亚国家之间的经贸往来,进一步推进、发展和中亚国家的友好互助关系,提高中国在中亚地区的国际地位,从而为能源合作创造条件,巩固中国的石油利益。
   其次,应积极发挥上海合作组织在能源合作方面的作用。上海合作组织的前身是由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组成的“上海五国”会晤机制。2001年6月,乌兹别克斯坦以完全平等的身份加入“上海五国”,并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上海合作组织正式成立。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以来,建立了稳定的合作机制。中国要积极发挥上海合作组织的作用,充分地利用上海合作组织的安全机制,加强同中亚地区的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关系,尤其是能源合作,使之成为维护中亚和平、发展和稳定的重要力量,从而维护中国的能源安全。
   第三,积极鼓励中国企业走出去,参与中亚的能源开发,修建中亚通向中国的石油管道,以获得更稳定的海外能源供应基地。中亚诸国都是内陆国家,急需出海口,而中国是中亚向东通往世界市场和出海口的必经之路,而且输油管线的东向方案符合他们独立自主的油气运输战略要求。所以中亚国家对中国参与本地的能源开发持积极态度。中国—哈萨克斯坦石油管道经过两国的努力,于2006年5月25日起正式对中国输油,这历史性地标志着中国首次实现以管道方式从境外进口原油,是中国谋求石油进口来源多样化的一大进展,有利于中国的能源安全。因此,中国应积极鼓励中国企业参与中亚的能源开发,加大与中亚国家的能源合作。
   参考文献:
   许勤华:从中哈石油管道看中国与中亚的能源合作,《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05年第4期。
   孙壮志:中亚的“大国之争”与地区安全问题,《东欧中亚研究》,1998年第6期。
   张澜涛:论石油利益与“入世”后我国的石油安全,《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2年第5期。.
   孙凌云:中亚国家的能源开发与政策,《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04年第10期。
   李飞:对我国石油安全战略的几点思考,《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3年第6期。
   贾文瑞,徐育等:21世纪中国能源、环境与石油工业发展,《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年版,第102页。
   韩萌:国际油价飙升下的中国能源战略举措,《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
   管清友、何帆:中国的能源安全与国际能源合作,《世界经济与政治》,2007年第11期。
   [英]麦金德:《历史的地理枢纽》,林尔蔚、陈江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Ian Rutledge, Addicted to Oil: America’s Relentless Drive for Energy Security, London: I. B. Tauris, 2005.
   US Senate , “Statement of the Honorable Kyle McSlarrow”, Deputy Secretary of Energy, Before the Senate Foreign Relations Committee, Subcommittee on International Economic Policy ,Global Energy Security, April 8,2003.

返回顶部